(乡村行·看振兴)赤峰林西县改良4200亩盐碱地 农民摇身变蟹民
中新网赤峰4月26日电 题:赤峰林西县改良4200亩盐碱地农民摇身变蟹民
作者 奥蓝 杨玉婷
“开始撒蟹苗喽!”清晨5点,天刚刚亮,随着饲养员刘彬的一声呼唤,河蟹养殖基地迎来了新“住户”。工人们正将精选的优质蟹苗搬运至蟹池边进行有序投放,伴随阵阵水声,一个个小巧可爱的河蟹宝宝跃入水中,开启了新的旅行。
朝气踏春来,万物生长中。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官地镇河蟹投放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一幅水上“春耕图”在杨家营子村蟹池中徐徐展开。
林西县地处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带,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带。2019年,为改善弃荒多年的盐碱地,林西县官地镇组织村干部前往辽宁省盘山县河蟹养殖基地进行学习。当年,杨家营子村建成135亩蟹池,投放蟹苗1100斤进行试养,收获3000斤,实现销售收入12万元,村集体增收8万元。
2020年,杨家营子村与龙头山村跨村扩建螃蟹养殖基地600亩,年产泉水蟹一万公斤,杨家营子村集体增收34万元,龙头山村集体增收21万元。
“刚开始养殖的时候真是忐忑,害怕小河蟹们不适应这里的气候和水质。”刘彬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今年已是他在这里饲养河蟹的第6个年头,从春天到秋天,从小蟹苗到成蟹,他对每个流程都了然于心。
刘彬告诉记者,随着一年又一年的学习和探索,现在他已经能熟练掌握养殖技能了。“什么时候饲喂高蛋白饲料、什么时候转喂玉米豆粕等,我们自己就可以操作了!”
“这批蟹苗是从辽宁省盘锦市远道运送而来,都是精挑细选的优质蟹苗。本次共投放蟹苗3000斤,月底再投放1000斤,预计9月下旬就成熟啦。”杨家营子村位于查干沐沦河沿河,村里土地盐碱化严重,曾出现大量闲置。如今,杨家营子村党总支书记赵文海看着一袋袋充满新生力量的小蟹苗,满怀希望。
“周边沿河像这样盐碱化严重的村子一共有5个,涉及居民约1000户,盐碱化土地24000亩。”官地镇副镇长王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当地一共治理了盐碱化土地4200亩。
“看着曾经的盐碱地变为如今的增收致富田,老百姓别提心里有多开心了。”赵文海表示说。“这是我们水产养殖从无到有的飞跃,闲置盐碱土地资源也变废为宝了。”(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代表:会费大国长期欠费是造成联合国流动性危机主要原因
- 中企承建的孟加拉国首个新能源项目投产
- “中国法布雷病智慧诊疗项目”上海启动 提升早诊和规范化治疗水平
- 签约超300亿元 天津携手多地共推文旅高质量发展
- “柬中铁杆友谊超越时空”
- 上海多方携手打造室外吸烟点标准规范
- 俄罗斯举行战略威慑力量演训 普京称无意卷入新军备竞赛
- 【文化中国行】构建大保护格局,让文化遗产惠及民众
- 浙江乡野“沿途游”成假期新选择
- 农业银行加快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实施
- 5月中国皮卡销量处近5年高位 出口持续增长
- 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开幕 将展示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十年成效
- 山西夏县辕村发现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遗址
- 美媒:已有9名美国公民在巴以冲突中丧生
- 上海德比战假票险些流入市场 徐汇警方迅速侦破假票诈骗案
- 台青赴桂林体验山水和民族风情 桂林山水“活”进脑海
- 2025年江苏“新三样”从长江入海口太仓发运全球
- “挂号不就诊”,三甲医院1800多名病人去哪儿了
- 数千亿元“真金白银”支持“两新”政策落实 让消费者和经营主体真正享受红利
- 驶向更绿色更智能的未来,中外专家热议智慧出行
- 热门推荐
-
- 150余位专家学者莅临第二届汉文化论坛 纵论“两汉文化与中华文明”
- 东盟秘书长和东盟成员国常驻代表受邀试乘雅万高铁
- 首位华裔奥斯卡影后杨紫琼:开启60岁的精彩人生
- 中国农民丰收节:供销合作社系统内外联合助力农产品生产流通
- 抖音电商上线2023创作者故事,意在寻找哪些“同行者”?
- 历史院某课堂讲授内容不当?兰州大学回应
- 美学者分析:过去20年,美国外交为什么如此失败?
- 中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投运
- 中新健康 | 热性惊厥是否影响儿童脑发育?中国专家提出新观点
- 国家文物局:春节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达7358万人次
- 国家气象预警信息接收机全面入驻城市工作正式启动
- 三代女法官剪影:正义桂冠上“最美的花”
- 白金汉宫: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确诊癌症
- 旅游“急刹车”后:北海疫情单日再创新高,总感染人数破2000
- 通讯:中国漫瀚调亮相巴黎记
- 意大利海岸警卫队在南部海域救起1000多名移民
- 浙江莲都“千万工程”特写:统战力量如何促进乡村振兴
- 美监管机构发布SpaceX星舰爆炸调查报告 碎片或落在濒危物种栖息地
-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9周年:累计调水超606亿立方米 直接受益人口超1.08亿
- 行业“大咖”山西大同“献计”特色轻工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