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深度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中新网长沙9月16日电 (记者 白祖偕 傅煜)实现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是题中应有之义。拥有全球第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享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智能制造之城”等美誉的湖南省会长沙,正致力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力争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塑造发展新优势。
“双向奔赴”背后的长沙底气
在2023互联网岳麓峰会开幕式上,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宣布,湖南正谋划将长沙打造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今年8月,《中共长沙市委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正式发布,亮出长沙奔跑新征程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科技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制胜法宝”,相较北上广深等科创实力雄厚的城市,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有何优势?底气在哪?
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长沙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七大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蜚声海内外,成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与此同时,超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炭/炭复合新材料等一批世界级科研成果,“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全球最长臂架泵车、“京华号”盾构机等一批“国之重器”在此密集诞生。长沙已形成梯度分明、目标明确、衔接紧密的技术攻关体系,近年突破关键核心技术323项,其中领跑全球的技术(产品)24项,产业链自主可控技术(产品)40项。
产业实力与研发能力“双向奔赴”的背后,是澎湃不息的创新活水。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58所高等院校,中电四十八所等99家独立科研机构,成为驱动产业跃升的“创新之源”;藏身于这座城市的2300多家各类创新平台,成为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而今,瞄准世界一流的岳麓山实验室、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验室)四大平台,种业、制造业、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精准医学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正加快培育,将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提供重要支撑。其中,湘江实验室首批已入驻19个院士专家团队,布局了50个科研攻关项目;岳麓山实验室已在水稻、油菜、生猪等多领域取得一批领先全国乃至世界的重大科学技术成果。
数据显示,2022年长沙常住人口增量高达18.13万人,居全国之首。“全国主要大城市最低房价收入比”“全国名列前茅的基础教育、医疗水平”等成为许多年轻人留下的理由。在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郭四军看来,除了较好的产业基础,房价低、教育优、配套好等均是长沙加快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优势所在。
七大工程助力“无缝链接”全球资源
对于“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这个全新命题,被赋予更高层次期待的长沙将如何“作答”?
最新出台的《实施意见》和《若干政策》目标明确、路径清晰,着眼“功能布局基于全球、研发任务源自全球、研发资源来自全球、研发成果用于全球”,提出将重点实施研发企业(中心)集聚、战略平台支撑、创新能级提升、产业集群赋能、成果转化增效等“七大工程”,以及20条“真金白银”的配套政策措施。
“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长沙市商务局局长郑平表示,长沙将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宽阔的视野和务实的举措,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地链接全球创新资源,以更高水平的开放融通,加快推进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
在链接全球研发项目方面,对于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在长落地,长沙将按“一事一议”给予最高10亿元支持,并按每年研发投入增量部分的10%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对于新建外资研发中心和保税研发中心,按投资的10%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200万元支持,并按每年研发投入增量部分的10%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等。
与此同时,长沙将从加大引进高端海外人才力度、持续完善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广泛链接国际人才资源。如对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获得者和院士等一流创新人才和团队,最高给予1亿元综合资助。大力引进境内外高端教育、医疗资源,加快推进海归小镇、外国人来华“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等,营造海外人才近悦远来的引才环境;通过积极引进国际高端智库、先进检验检测平台、技术研发平台、成果转化交易机构来长设立分支机构,每年给予经费支持等,深度链接世界创新生态。
郑平透露,下阶段将聚焦生物医药、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吸引外商在长依法投资设立研发中心、开放创新平台等,支持其吸引国际化人才和资源,开展技术开发、产品研发等活动。同时,对目前已有的外资企业加强走访,做到以存量拓增量,支持在长外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扩能升级,吸引国际化人才和资源。
营商“软”环境赋能科创“硬”实力
全球新能源巨头巴斯夫将锂电材料亚洲研发总部、正极材料中国区行政总部设立在长沙;索恩格、万兴科技等在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舍弗勒在长沙设立大中华区第二研发中心;松井新材料、湘北威尔曼、威胜集团、维胜科技、广汽三菱、博世汽车等在长沙成立外资研发中心……而今,大批研发中心在长沙相继落地已然成势。
“长沙速度”“环境优越”,这是许多落户长沙的企业代表和高端人才口中的高频词。索恩格汽车部件(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孙国忠坦言,索恩格之所以选择深耕长沙,不仅是看中了长沙快捷的交通路网、蓬勃的经济增长潜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人才储备,也源于各级政府针对战略产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精准施策。
去年底,投资超过2.5亿元的万兴创意科技大厦投入运营,公司全球运营总部暨创意软件全球研发中心正式落户。长沙万兴科技董事长吴太兵表示,长沙互联网发展的良好氛围和支持政策,是他下定决心开启“拓长沙、谋全球”战略布局的根本原因。
一句句真诚的评价,折射出长沙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努力与成效。“把最好的地块留给科研机构,最好的风景留给科研人员。”长沙的决策层多次在公开场合作出类似“硬核”承诺,以最优环境、最大诚意招引和对待人才。
发展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继入围“中国十佳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连续三年获评“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之最具潜力城市”后,今年,长沙又收获“2023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最佳城市”的殊荣。不断优化的营商“软”环境,正为长沙的科创“硬”实力持续赋能。
“力争到2025年,长沙各类创新平台达到2600家,整体创新能力迈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到2030年,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初步建成。”随着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号角吹响,一江两岸创新潮涌的长沙正朝着这一目标阔步前行,用实干与革新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数字化如何赋能非遗传承?专家:须理性构建文化为“内核”的专业体系
- 肯尼亚一卡车“失控”撞向附近车辆人群 已致50余人死
- 河南三门峡渑池一路段发生多车连撞事故 致1死6伤
- 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森林消防中队为入林企业开展防火专业培训
- 蜻蜓FM率先完成鸿蒙原生应用Beta版本开发,鸿蒙生态音频领域再扩圈
- 微短剧行业发展论坛在蓉召开 让“微而精、短而美”引领发展
- 查处违法违规机构3615家 市场监管总局严打检验检测机构弄虚作假
- 晶科能源全球副总裁:光伏将是可持续发展主要能源
- 中国京菜美食文化节启幕 解锁京味儿N种可能
- 万吨级江海直达船舶首次直航重庆
- 母乳喂养:家事亦国事
- 以军确认在加沙找到6名被扣押人员遗体 哈马斯回应
- 新疆阿勒泰暴雪致部分游客滞留 景区提供免费食宿
- 陕西发现柳公权晚年撰书墓志
- (经济观察)汽车产业进入换道周期 东风如何提挡升级?
- 山东荣成一在建冷链仓库发生火灾 造成9人失联
- 网球运动员成都与武术大师过招 感受中国功夫魅力
- 警方通报山西10岁男孩失联后身亡:2名嫌疑人被抓获
- 900余人参与 天津工业生物所举办2023年公众科学日活动
- 浙大吴飞:网络直播打赏、PK助力青年文艺人才培养
- 热门推荐
-
- “炸弹气旋”袭击美国西北部致2人死亡 并造成大面积停电
- 校园枪声何时休?美数据库:今年美国基础教育阶段校园枪击已发生323起
- 亚太国家期盼与中国打造下一个“黄金三十年”
- 华为推出鸿蒙4 将接入AI大模型
- 五省书画名家山西原平挥毫泼墨 “书画之乡”弘扬传统文化
- 山东省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 深山种“仙草”,安徽旌德何以“芝”繁“业”茂
- 俄乌局势进展:多方就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宫表态 乌媒称俄军密集打击基辅
- 剑桥学者孟睿思:西方对中国抱有“证实偏差” 缺乏真正理解
- (乡村行·看振兴)“定州缂丝”发源地:千年非遗绽放异彩
- 新疆托克逊县“牛奶西瓜”上市
- 国家能源局:持续夯实能源保障基础 增加战略储备和调节能力
- 台湾6月PMI回升 制造业厂商仍面临“去库存”压力
- 菜鸟速递引发市场关注 内部人士进一步详解品质快递
- 君乐宝携手8位院士、学者 成立营养专家委员会并召开首次研讨会
- “逆向考研”是理性还是妥协
- 安徽黄山:微短剧+文旅“种草”徽州故事
- 日本人口数量连续12年减少
- 行业大咖齐聚沈阳新能源大会 为“储能之都”聚势赋能
- 宁夏中宁:辣椒映红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