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9·11”恐袭22周年:美国国内恐怖主义盛行,暴力极端分子成新威胁
中国日报网9月12日电 (党超峰)当地时间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22年过去了,美国面临的威胁已经从对外国恐怖分子的担忧转变为对国内恐怖主义的担忧。
据新加坡亚洲新闻台(CNA)11日刊文称,自2020年以来,美国联邦调查局对涉国内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案件调查数量增加了一倍多。司法部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内反恐部门,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形势。
“9·11”恐怖袭击改变了美国公共安全的面貌。就在世贸中心双子塔倒塌11天后,国土安全办公室任命了第一任主任,而纽约警察局在悲剧发生后成立了反恐局。
曼哈顿的非营利组织“监控技术监督项目”通讯主任威廉·欧文指责当局对纽约的穆斯林、阿拉伯人、南亚人以及他们的家庭、学校、礼拜场所进行监控。
该组织倡导保护隐私,反对地方和州一级的过度监控。
纽约约翰·杰伊刑事司法学院政治学副教授彼得·罗曼纽克称,很难衡量所有这些先发制人或预防措施的确切效果。
文章表示,据分析人士称,“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的几年里,美国人对威胁的看法逐渐发生了变化。虽然国际恐怖主义仍然令人担忧,但国内恐怖主义也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
美国国土安全部警告称,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内暴力极端分子和团体成为美国新的威胁。
罗曼纽克表示:“现在是右翼极端主义运动比较活跃的时期,他们可以更加公开、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试图赢得拥护,甚至采取具体行动。”
自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大厦遇袭以来,已有1100多人被捕。“骄傲男孩”是一个自封的准军事组织,在国会大厦骚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上个月,该组织的两名高级成员因参与其中而被判处重刑。
非盈利组织“仇恨之后的生活 “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里卡兹称:‘骄傲男孩’不会因为他们的领导人将入狱服刑而消失,会有其他人填补这个角色”。”他们要做的就是利用这些判决进一步表明政府反对他们,并说政府正试图阻止他们夺回这个国家。”
文章在末尾称,尽管仇恨和愤怒在美国并不新鲜,但一些分析人士担心,这种情绪正越来越多地演变为暴力。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科技赋能考古 河南公布一批科技考古成果
- 盘活资源抱团发展 兰州榆中探索强村富民“新密码”
- 一季度义乌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逾三成
- 长三角端午节:粽子“馅宽体瘦” 煮黄酒流行
- 台湾花莲县发生4.5级地震 福建沿海有明显震感
- 对“震楼器”也要来个溯源治理
- 暑运客流稳中有增 “流动的中国”彰显活力
- 能源大省山西奋力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 湖南祁阳创新模式让老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
- 央行: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5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5061亿元
- 法国总统马克龙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
- 尹锡悦出发前往法院接受拘留令必要性审查
- 美国华盛顿州多车相撞 致4死4伤
- 数贸会观察:深化“丝路电商”国际合作 共享发展新机遇
- 13国20名青年走进宁夏 感知中国发展脉络
- 突降暴雨 数万“火人节”游客被困美国黑岩沙漠
- 入关日期竟早于生产日期,溯源码还能信吗?
- 分众传媒携手胡润发布《2023分众传媒·胡润品牌榜》
- 中国造房车出口忙 “海外仓”销售模式受青睐
- 中国大熊猫“星秋”“怡兰”抵达阿德莱德安家
- 热门推荐
-
- 授信金额162亿元!广东房地产“白名单”项目加快推进→
- 赏百年木棉红 广州启动首届木棉生活节影像大赛
- 河南医保中医药药品保障目录扩容:397种配方颗粒等纳入医保支付
- 数博会“数字经济创新与繁荣”高端对话举行
- 陕西省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海南保亭通报“25名徒步人员被困”:1人死亡,2人受伤
- 中新健康|广西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 新发职业病得到有效控制
- 重庆大学团队采集哈尼古歌 以声景视角传扬哈尼文化
- 翻译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重要推手
- 出版业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
- 跳绳减脂好 还需讲科学
- 一颗红枣,何以成新疆昆玉市的名片?
- 中国电影家协会发文悼念黄婉秋
- 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在泰国曼谷举行
- 中企承建 泰国千吨重塔器吊装成功
- 赛迪研究院发布11项重大研究课题成果
- 山东启动百项文旅活动 烘热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
- 山西太原组建11支普查队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举行开工仪式
- 法国总理阿塔尔请辞获准 现政府仍继续处理日常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