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忻州:擦亮“中国杂粮之都”金色招牌 走好“特”“优”农业发展之路
中新网太原11月19日电 (吴琼 杨静)“杂粮是山西忻州最具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山西省忻州市副市长孟宏斌19日说,忻州全面实施“特”“优”战略,把杂粮作为特色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日,在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孟宏斌表示,忻州市将持续擦亮“中国杂粮之都”金字招牌,蹚出“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忻州路径”。
忻州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是黄河入晋第一市,为天然的优质杂粮黄金产区,有“中国杂粮之都”美誉。近年来,忻州市全链条推动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谷子、藜麦、红芸豆等为主的杂粮产品享誉全国,以“神池月饼”“代州黄酒”为代表的特优产品正加速崛起。
推进规模化发展方面,忻州布局打造谷子、甜糯玉米、马铃薯等杂粮特优产业基地,忻州市杂粮总面积在300万亩以上,总产量60万吨以上,规模稳居山西之首。培育龙头企业方面,忻州市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2家,省级杂粮产业化联合体5个,开发130余款杂粮产品,年销售收入达50亿元。
同时,忻州制定发布地方农业标准72项,实现主要杂粮作物生产有标可依、产品有标可检,打造“国字号”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8个,创建供应深圳农产品基地24个,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602个、基地202万亩;颁布《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成立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中心,与山西农业大学共建杂粮研究院,组建杂粮产品质检中心,着力打造“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
此外,品牌打造方面,忻州市突出打造“忻州杂粮”“忻州糯玉米”市域公用品牌和“五台斋选”“芦芽山珍”等13个县域公用品牌,全市共培育产品品牌150余个,形成“中国杂粮之都”“中国红芸豆之乡”等“一都八乡”品牌矩阵。
孟宏斌介绍,下一步,忻州市将聚焦“拳头”产品和“链主”企业,打造杂粮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把“小杂粮”做成“大产业”;建立完善忻州杂粮生产、加工等系列标准,加快杂粮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适应现代消费需求,研发加工功能性、即食性杂粮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做强国家级忻州杂粮市场和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形成以忻州为核心、辐射全国的“一站式”杂粮集散交易平台。(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伊北新书《娃儿》描绘普通人的波澜壮阔和细水长流
- 8月中国物流业扩张态势延续 供需现积极变化
- 高尔夫球手莫莉娅、阿瑞雅获泰国“公共外交奖”
- 青海:“在那遥远的地方”跨越沧桑 打造新IP撬动“河清海晏”
- 新疆皮山农场:加强园艺管理让枣树高质量生长
- 前三季度山东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1%
- 东西问丨蒋志龙:“古滇国”考古重大发现揭开了什么谜团?
- 作业帮与团中央联手喊你来给新学期加油
- 传统水果致力标准化品牌化
- 七旬老人洗浴中心意外去世,谁之责?
- 直击黄山市汛情:“只要人在,就可以了嘛!”
- 多款应急救援设备亮相羊城 普及应急安全知识
- “新中坚力量”眼中的小鹏X9:务实有主张 品质由心选
- 开唱!《美美与共》和美之歌今晚CCTV-1首播
- 第十四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启幕
- 产经观察:细看深中通道“全球之最”
- 多方反对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 福岛居民:不想在担心中惶惶度日
- (乡村行·看振兴)湖北峡江小镇打响“民宿牌” 留住“过路客”
- 广交会观察:外贸“新三样”出口增势有望延续
- 北京明年将建10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 热门推荐
-
- “茅台王子杯”第八届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总决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
- 武汉专家开发AI模型助力胰腺癌诊断
- 巴勒斯坦官员称加沙停火谈判已完成90%
- 浙江经济观察:共享两轮“样板城市”带来多少启示?
- 《世界投资报告2023》: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将继续呈下降趋势
-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开始审理特朗普参选总统资格上诉案
- AWE 2024海思创新推出5+2智能终端解决方案,引领智慧新体验
- 重庆市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大赛落幕 签约金额近2亿元
- 合肥博物馆建设按下“快进键” 打造市民身边的文化地标
- 云南省阜外医院已免费救助逾6000名困境心血管病患者
- 佐科谢幕:自梭罗来,到梭罗去
- 河南推进文物活化利用 打造世界级大遗址走廊
- 丹麦国王更新皇家徽章 外媒:警告特朗普“购岛”言论
- 存款利率一降再降,跨城存款“特种兵”急寻利率高地
- 湘黔跨省联动护蓝天碧水 湖南侗乡绘就幸福民生画卷
- “2024年度中华慈孝人物”名单揭晓 “免费午餐”项目等入选
- “密件风波”听证会结束 特朗普出庭全程沉默
- 共有超115万件新品展出!第136届广交会今日闭幕
- 西藏今年实现“藏电外送”17.91亿千瓦时
- 安徽桐城礼让风 六尺巷中见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