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谋求AI监管领域主导权
欧盟谋求AI监管领域主导权(环球热点)
欧盟近来在人工智能(AI)监管领域频频发力,相继发起人工智能伦理讨论、推进人工智能立法并主动寻求对外拓展。欧盟谋求AI监管领域主导权的目标能实现吗?
争取制定全球标准
路透社日前报道称,欧盟正在开展“游说闪电战”,希望说服亚洲国家“承认欧盟在AI监管领域的领先地位”,使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成为AI监管领域的全球标准。目前,欧盟及成员国已派出官员与印度、日本、韩国、新加坡和菲律宾等至少10个亚洲国家就AI监管问题进行了商谈。
6月14日,欧洲议会以压倒性多数的投票结果通过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草案。该法案对AI系统进行风险分类,限制深度伪造,并对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出了更高透明度的要求。
“欧盟在推进AI立法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欧盟正在争取制定全球标准,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设置‘护栏’。”《纽约时报》称。
负责该法案工作的欧洲议会意大利议员布兰多·贝尼菲也表示,欧盟立法者将为世界其他地区构建“负责任的AI”“设定路径”。
欧盟此前就已开始在AI监管领域进行布局。2019年4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人工智能伦理准则,列出了评价“可信赖人工智能”的7项标准。2020年2月,欧盟出台《人工智能白皮书》,提供多种政策选项,促进AI在欧盟的运用。2021年4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人工智能法案》草案,此后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就此进行了多轮讨论和修订,并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出现后对原草案内容进行了调整。2022年9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人工智能责任指令》提案,拟就AI造成的损害设定赔偿规则。
德新社报道称,按照欧盟立法程序,接下来,欧洲议会、欧盟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将开展三方会谈,确定《人工智能法案》的最终条款。
展现数字治理领域雄心
分析指出,欧盟在AI监管领域的主动出击,展现了欧盟在数字治理领域的雄心。
“欧盟希望其监管规则成为‘黄金标准’,希望科技巨头采纳欧盟的新规则作为其全球运营框架。”英国《卫报》称。
《华盛顿邮报》称,欧盟的举措巩固了其作为科技监管领域全球领导者的地位。新立法将增加欧盟针对硅谷公司的监管工具。“如果法案通过,欧盟的规则可能会影响世界各地的政策制定者。”
“无论是前期发起对AI伦理的讨论,还是通过立法推进规则制定,欧盟在AI监管领域的行动都较为领先。”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成玉表示,欧盟一直希望扮演全球“规范性力量”的角色,在制定欧盟内部规则后,通过多边渠道,将自身规则推广为全球标准,形成“布鲁塞尔效应”。在AI监管领域,欧盟也希望延续这一做法,在欧盟内部率先巩固AI监管体系,并通过与伙伴国家合作,将欧盟规则向全球推广,谋求AI监管领域的主导权。
“欧盟在数字规则方面的一系列主动出击,与欧盟增强‘数字主权’、追求战略自主的理念一脉相承。”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严少华表示,欧盟正在推进的《人工智能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的AI监管法案,也是继《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数字服务法案》和《数字市场法案》之后,欧盟在数字监管领域推出的另一部重磅法案。欧盟希望复制《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在塑造全球隐私保护规则方面的成功经验,把AI监管的欧盟标准提升为全球标准,引领AI监管领域的全球规则制定。
欧盟的目标还在于弥补自身劣势。
严少华表示,目前,欧盟在全球AI相关技术和产业方面缺乏比较优势,因此,欧盟试图在AI监管领域发挥“规范性力量”,抢占制定监管规则的优先权。
“欧盟已经意识到自身在AI领域先发优势不足,因此,希望拿出强有力的监管方案,在规则标准上打造优势。”杨成玉说。
能否实现“布鲁塞尔效应”
在AI监管领域,欧盟能否实现其期待的“布鲁塞尔效应”?
“当前,世界各国日益重视AI引发的风险,对AI进行监管的共识在增强,这种国际环境有利于欧盟推进AI监管立法。而且,欧盟内部的多样性使欧盟内部规则有转化为全球标准的潜质,欧盟自身在技术监管和全球规则的塑造方面也有大量成功经验。此外,由于科技界不希望多种监管标准并行,欧盟一旦率先批准《人工智能法案》,企业料将积极游说和推动其他监管规则与之趋同,这反过来又会加强欧盟在AI监管领域的话语权。”严少华说。
“AI监管领域尚未形成通行的国际标准,欧盟擅长进行议程设置和标准制定,这有利于其抢占国际规则制高点。”杨成玉说。
不过,挑战也不少。欧盟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维持创新和监管间的平衡。
据欧洲新闻电视台报道,斯坦福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包括谷歌PaLM2和OpenAI公司GPT—4在内的大多数人工智能模型都不符合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要求。该法案可能给科技企业施加更多合规义务。“科技企业认为,监管过度可能给AI戴上‘枷锁’。”英国《金融时报》称,近期,西门子、空客、雷诺、喜力等超过150家知名企业的高管联合给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和欧盟成员国致公开信,表达担忧:“欧盟拟议的规则将对AI模型进行严格监管,这会给参与AI开发的企业带来更高成本和过重负担,从而危及欧洲竞争力和欧盟推崇的技术主权。”
合作伙伴的态度也是未知数。路透社报道称,针对欧盟日前发出的AI监管合作邀请,不少亚洲国家“反应冷淡”,新加坡和菲律宾方面表示将会“观望”,日本方面则表示更倾向于宽松的规定。
技术和产业方面的相对劣势也可能削弱欧盟AI监管的“后劲”。“目前,欧盟在AI基础研发、数字市场等方面的竞争力相对不足。在与AI发展密切相关的芯片领域,欧盟也缺乏相应的先进制造能力。这都可能对欧盟在AI监管领域的长远布局构成挑战。”杨成玉说。
据欧盟发布的《2030数字指南针:欧洲数字十年之路》报告,全球数字技术大都在欧盟以外的地区开发,90%的欧盟数据由美国企业管理,只有不到4%的科技企业来自欧盟,而欧盟地区制造的芯片只占欧盟市场的10%。
“AI发展日新月异,AI监管规则也需要与时俱进。欧盟需要在AI领域进行大量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目前看来,欧盟的准备并不充足。”严少华说。
林子涵
(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新健康|专家析医学人文内涵: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
- 苏丹国家公共卫生实验室被控制 世卫组织担忧生物安全
- 工业互联网支撑数实融合
- 痛风患者年轻化 防治关键管住嘴
- 1至5月云南电子行业增势强劲 增加值增长46.1%
- 考试“搭子”相约开车赴考,途中出车祸致人重伤
- 合肥“90”后小伙送上“生命火种” 捐献306毫升混悬液造血干细胞
- “寻年味 话年俗” 这里活动精彩纷呈
- “就地过年”怎么过?当地游、泡酒店受追捧
- 《电力市场监管办法》自6月1日起施行
- 辽宁省进入投资黄金期 固定资产投资居全国第一梯队
- 春季踏青应做好哪些准备?来听消防员专业解答→
- HarmonyOS NEXT Beta版尝鲜用户招募即日开启!支持Pura 70系列等15款设备
- 中国发展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 深耕科技创新 拓展成长空间(深度观察)
- 第二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启幕 辽宁近百人组团亮相大湾区
- 中国航空工业多款航空装备首次亮相巴黎航展
- 《三天过完十六岁》新书首发式举办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郭文标:应加快完善海上救助体系
- (上海战疫录)“恢复”和“发展”并举 上海出台支持旅游业“恢复发展新12条”
- 热门推荐
-
- 350亿元!财政部将发行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
- 中国进出口银行设立200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用于虹桥枢纽建设
- 夏天来了 甲亢病人为什么会扎堆?
- 广西乡村“兵教师”圆梦三尺讲台 不断擦亮军人本色
- 团圆年|我们的文化中国年:拜年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永新:探索稻蛙种养新模式 走上增收致富新路子
- 福州市第12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初心很简单,就是想救人
- 空气炸锅卖全球 慈溪小家电谋划下一个“销冠”
- 中国—东盟开启“数智”产业合作新赛道
- 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去世
- 厄瓜多尔一监狱发生暴力事件 已致至少15死14伤
- 四个方法巧烹饪,最大程度保留蔬菜营养
- 头发DNA揭示贝多芬可能死因
- 用影像对话世界——写在2023多彩贵州·第十六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开幕之际
- 第六届黄公望主题两岸文创设计大赛启动
- 作家走“丝路” 文学“驼铃”何以动人?
- 中华世纪坛中秋诗会精彩上演
- 六月天宇繁星“逐月” 端午夜寻“飞龙在天”
- 黑龙江佳木斯市一商贸城发生火灾 未造成人员伤亡
- 他为何获颁意大利之星骑士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