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说】美国枪支顽疾“内外遭嫌”:本国民众深受枪支暴力阴影困扰,多个盟友发赴美旅行警告
中国日报网6月28日电 美国媒体Cleveland.com26日刊文称,即便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现在也对美国日益恶化的枪支暴力十分“嫌弃”,纷纷向本国赴美旅客发出警告,小心当地不断增加的枪支暴力。
文章称,枪支暴力是美国独有的问题,因为这里有太多的枪,这也是美国枪支问题比其他地方都严重的原因。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正在做出回应。
美国媒体Cleveland.com文章截图
文章援引《新闻周刊》(Newsweek)此前的报道指出,美国的枪支暴力危机严峻,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美国盟友都发布了前往美国的警告。加拿大的旅行警告指出,许多美国人都知道这一点,那就是,在美国,“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是有风险的”。
枪支暴力令赴美旅客面临危险,对于美国民众来说更是如此,他们不仅要承受伤亡带来的身体上的伤害,更遭受着心理上的折磨。
“这是我们想要的美国吗?”文章指出,“从越来越多的可怕的大规模枪击事件,到枪支暴力成为(美国)儿童死亡的头号原因,再到不足以成为新闻头条的社区暴力,普通美国人不应每天都忍受如此多的暴力。人们受够了!”
美国“内幕”新闻网(Insider)27日报道称,许多美国人即使身处枪支犯罪很少的国家,在听到诸如喷花筒等发出的声音时,也会以为自己听到的是枪声。
美国“内幕”新闻网报道截图
报道称,不少美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类似的经历,他们表示自己因为在美国的生活而对枪支暴力产生了恐惧、多疑甚至妄想。
这个话题最初源于一位网友今年3月分享的视频。他的朋友在法国巴黎参加派对时突然听到了“枪声”,在视频中可以看到,他的朋友在喷花筒“嘭”地响起的一瞬间发出了尖叫并退缩,几分钟之后才平静下来。
成千上万看过视频的美国网友都表示,这段视频和自己很有共鸣,由于担心公共场所发生的枪击事件和枪支暴力,他们一直对突然发出的很大声的声响感到恐惧。
一位网友曾经是美国公立学校的老师,但“任何很大的声响都会让我开启“逃跑、躲藏、战斗”的模式”。另一位网友讲述了去年与母亲在英国伦敦的经历,他甚至把汽车压过道路上物体所发出的声音误认为枪声。
“我的呼吸变得沉重,身体不住地颤抖,心跳也加快了。我简直是以求生的模式抓着我母亲,飞快地跑过广场逃走了。”他回忆道。
当旅行结束回到美国之后,他听到离家不远的地方真的有枪声响起,但这时他却一点儿都不感到震惊。他解释说,在伦敦时他没有想到会听到类似枪响的声音,但在美国,听到枪声在正常不过。他还表示,很多美国人都遭遇过枪支暴力,也承受着对此的恐惧。
还有一位美国网友在赴日旅行期间和亲友到影院看电影,她的一位朋友在听到片前预告中颇为逼真的枪声时本能地屈身躲避,而她的丈夫则开始四处张望寻找出口。“那时我意识到,美国的枪支暴力简直是难以想象地失控了。”她说。
报道称,根据美国“枪支暴力档案”(Gun Violence Archive)的数据,2023年到目前为止,美国至少发生了328起大规模枪击事件。并且,枪支现在也是导致美国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报道提到,枪支暴力对美国文化的影响已经成为社交媒体上热度很高的话题。不少美国人都表示,离开美国让他们意识到,由于担心其他人有枪,他们对于新环境中遇到的陌生人有着强烈的怀疑和不信任感。
(编译:高琳琳 编辑:妮思娜)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身边的变化)闽北以“文化康养研学”为主题 打造林业文化特色精品旅游
- RCEP生效2年 山西逾10亿元货物出口享惠
- 广西“三月三” 春天的青年社交盛会
- 2024年哈金融机构从流通中收缴超2000张假币
- 北京·密云鱼王美食文化节开幕 打造区域标志性品牌活动
- 西藏民众享受雪顿节藏戏时光
- 全国夏粮旺季收购进展总体顺利
- 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 国家网信办曝光一批典型案例
- 今年前两月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5794.4亿元
- 湖北五峰山体滑坡灾害仍有7人失联
- (乡村行·看振兴)驻村第一书记罗旺彬又留任了 还舍不得离开
- “客味”防疫宣传入脑入心
- 央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预计平均降幅大约在0.5个百分点左右
- “科创投融助力平台”上海成立 打造闭环助力提升创业成功率
- 居民膳食将更加注重营养健康
- 国际公路运输河南集结中心揭牌
-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沈赟解读2023年8月份 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
- 中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守护眼健康仍需重视
- 山东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 广西柑橘等品牌获中国贸促会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助拓海外市场
- 热门推荐
-
- 上半年北京提速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优化消费空间布局
- 暑假能不能跟孩子好好相处?
- 重庆将“点线面”推动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境内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持续恢复向好
- 湖南新晃一货车侧翻与客车相撞:16人受伤 无人员死亡
- 马来西亚“乒乓姑娘”邓薏琳:希望成为中华文化的“火炬手”
- 基金费率改革带来了什么
- 新西兰国家党有望组建联合政府
- (经济观察)“一带一路”服务贸易合作面临新机遇
- 武汉加强网约房管理 今年已“网”住逃犯173人
- 员工离职,名下“百万粉丝”账号归谁?
- 商务部:前11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1.2%
- 年内可转债市场持续扩容 存量规模超8600亿元
- 四川成都:串联双机场的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开通初期运营
- 古希腊“众神”首次亮相安徽
- 江苏启动淮河以南地区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印尼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举办交流分享会
- 花季女孩罹患颅内巨大畸胎瘤 上海专家挑战极限大脑深处“驱魔”
- 羊城“变身”科技的海洋 专家学者现身科普讲坛传递科技之声
- 海南今年将适度优化调整现行房地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