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守护眼健康仍需重视
中新网8月31日电 《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当前,在国家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全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仍需提升全社会正确认知,近视防控要从娃娃抓起,亟需关口前移。
爱尔眼科视光研究所与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联合发布的《白皮书》对英国、越南和中国三国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与视觉环境进行对比。
基于此前启动的“全球近视眼大数据多中心研究”项目,利用云夹,《白皮书》采集了中国、越南、英国三国6-9岁低年级学生的相关有效数据,并从阅读环境光照、用眼距离、持续近距离用眼占比及次数和高危近距离作业几个维度,对比分析了三国学生在校与在家的用眼行为与视觉环境。
阅读环境光照是影响近视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白皮书》显示,在校上课期间,中国低年级学生的采光环境为最佳,达到了1687lux,但中国学生晚上在家做作业时的采光环境较差,英国为最佳。
《白皮书》显示,在校上课期间,中国低年级学生的采光环境为最佳,但中国学生晚上在家做作业时的采光环境较差(入眼光照58lux),英国为最佳。
数据对比中,在周末白天,随着“双减”政策实施,中国学生课业压力变小,户外活动多,采光是最好的;周末夜晚,英国家庭注重家庭灯光,采光最好。
“持续近距离用眼是近视眼的高危因素。”世界卫生组织(WHO)屈光不正防控全球专家组成员、国际近视眼研究学会(IMI)中国大使蓝卫忠教授分析,三国学生在平均用眼距离方面,“在校”和“在家”都达到了70厘米以上的标准线,但周末在家平均用眼距离略低于在校期间。在连续用眼占比及次数方面,中国学生在60厘米内用眼至少连续半小时,即使是在周末,平均一天近距离用眼总时长也超过4小时。
此外,《白皮书》显示,2021年9-12月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同比呈下降趋势,而全国各地近视矫正率逐步提升,说明有专家、学校、教师、家长、孩子、医疗卫生机构、媒体等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同防同控、群防群控的近视防控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蓝卫忠指出,从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情况来看,近视高发的年龄段已从8-12岁提前至6-10岁,近视眼主要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从环境因素考虑,孩子用眼时间过长、所看物体过小、看书环境光线过明或过暗以及用眼姿势不正确,都可能诱发孩子近视。加上家长对孩子近视的认识不足,导致孩子的近视率在逐年递增。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临床视光与眼保健学组委员林江提醒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从出生到6岁,孩子的眼轴变化是最快的。这个时期,家长尤其要控制孩子的近距离用眼。如果眼轴增长过快,‘远视储备‘会被过早透支,孩子就会近视,且以每年50度左右的频率增长,一直到18岁停止发育为止。学龄前是预防近视的关键期,家长一定要抓紧时间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
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成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副组长杨智宽教授强调,近视防控一定要分为“防”和“控”这两项工作。他提醒家长更多的关注孩子眼健康,并且注意孩子不良的用眼习惯,一旦发现孩子有眼睛相关的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诊检查视力,及早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记录孩子屈光发育情况,1年至少2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体育与卫生教育处副处长、一级调研员樊泽民指出,本次研究成果是落实《“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的体现,对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家庭和学校做好儿童青少年防控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疫情防控新常态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带来了挑战,他呼吁家校协作改善儿童青少年用眼环境与生活习惯,共同守护孩子的眼健康。 (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乡村行·看振兴)一条高速公路,串起江汉平原好“丰”景
- 一季度开局良好 汽车产销创2019年以来新高
- 央行发布2023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 冰雪旅游热力十足 2023-2024冰雪季游客有望超4亿人次
- 12月9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上周五上升0.11个点
- 浙江区域观察 两届“民营企业家节”带来了什么?
- 城市电话亭有了“新角色”
- 成都:运用数字人民币发放农民工工资 保障农民工权益
- 如何让更多游客知道天水不光有麻辣烫?
- 独居老人生病不怕没人管
- 问客、人机交互师…… 生成式AI创造新职业
- 台风“安比”已减弱为台风级 未来对我国海域无影响
- 防止有害文具损害学生健康
- 高温天气,这样健身更健康
- 深化“赶考路” 主题 约四百幅书画作品汇集“从香山走来”艺术大展
- 加拿大“篮球小将”杭州体验拔火罐
- 国家税务总局:今年1-8月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6%
- (第六届进博会)业界精英、专家、官员上海共同探寻零碳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
- 王跃文推出最新长篇小说《家山》
- 洪森出任柬埔寨第五届参议院主席
- 热门推荐
-
- 不要被“零添加”轻易忽悠
- 全面梳理新中国科技发展脉络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史纲》出版
- 卖手机壁纸轻松月入10万?商家:少之又少
- 徐悲鸿的“马”群“奔腾”在中国美术馆
- 苏丹多地武装冲突升级 呈扩大和激化趋势
- 看戏换花赛肥鸡 海南岛花样闹元宵
- 阶段性“减”助电影市场更长远“增”
- 王春法代表:办好展览、做好服务、讲好故事 让“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 “远离全球合作的又一步” 多方强烈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 较强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
- 中非数字经济合作空间大 蚂蚁集团井贤栋:将继续推进科技和人才合作
- 15分钟从廊坊到大兴机场!环京多地接入高铁网
- 【文化中国行】到博物馆,听文物讲中秋故事
- 诗与思之舞 杨庆祥《另一个世界的入口》出版
- 国家开发银行累计发放4915亿元共建“一带一路”专项贷款
- 中新国际观察 | 巴勒斯坦总统访华释放三重信号
- 滴滴捐赠物资驰援日喀则灾区 公益救援队行动中
- “出圈”的泾川,硬核文物见证民族宗教交融史的显赫身世
- 特朗普团队指英国工党“干涉选举” 斯塔默淡化争执
- (走进中国乡村)探访太行山中“生态谷”:村村有特色 沟沟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