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进博会)业界精英、专家、官员上海共同探寻零碳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
中新网上海11月9日电(记者 陈静)打造零碳城市有哪些有效路径?记者9日获悉,在“2023(第四届)国际碳中和与绿色投资大会暨第二届零碳中国城市峰会”上,业界、专家们各抒己见。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提出具体措施:把节能放在最突出位置、以数字技术赋能科技创新、挖掘绿色金融和绿色交易的潜力和激发国际交流互鉴的活力。
在吴吟看来,城市是人类群居生活的最先进形式,打造零碳城市应成为多方共识。他指出,节能与提高能效不同,后者是相对减少能耗,前者则是从根源上不消耗资源。吴吟认为,应该引导资金流向绿色工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节能减污降碳重点项目,积极培育绿色交易市场,以降低全社会成本,并表示,应该把数字技术融入零碳技术研发全过程。吴吟希望参考和借鉴发达国家在零碳城市建设方面的优秀案例,加强在技术、项目、投资、市场化改革、政策制定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零碳城市发展模式。
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董事长、党委书记何勇健直言,零碳城市建设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可概括为低碳化、智能化、市场化。他指出,低碳化要求城市进行清洁能源转型,从高碳、低碳到“零碳”。城市要做好分布式、智能化转型方案,除常规新能源外,还要积极利用地下热能、垃圾、生物质能等,打出“组合拳”。智能化则要求城市能源与交通等其他领域结合,利用数字技术这个城市“大脑”,让能源“血液”畅通流动。市场化则要求在零碳城市建设中发挥市场力量,健全绿色补偿机制和保障机制。
香港大学荣誉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杰出讲座教授陈清泉直言,“双碳”战略是指引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向,构建零碳城市是必然要求,要从能源供应端、能源消费端、人为固碳端“三端发力”,推动四网(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人文网)四流(能源流、信息流、物质流、价值流)融合。在陈清泉看来,加快新能源供给,深度促进节能降耗;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三产比例;推广绿色建筑,提高建筑节能标准,使用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推动绿色交通发展,发展绿色运输体系和智慧交通;建设空天地碳中和立体监测体系等都是建设零碳城市的可行措施。
据悉,本次峰会是第六届进博会的高规格配套活动,由中国投资协会主办,海内外专家、业界精英等围绕零碳城市发展,以“共筑绿色家园,共享零碳城市”为主题,多种形式分享零碳城市建设经验,为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申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波在发言中勾勒出零碳城市建设的“画像”,即:风光储氢碳与“大电网”互相配合的智慧能源网络。他说,风光技术已比较成熟,营利性可见,氢储技术则有待创新突破和降本增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氢科学技术研究会会长丁文江提出了“金氢”概念,这种氢不但不产生二氧化碳,反而消耗二氧化碳,制氢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负数。金氢已在放大试验中,若大规模推广,将有利于“双碳”战略的推进与落实。
在峰会上,江苏省常熟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晓红介绍了常熟在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探索。据悉,在打造零碳城市的过程中,常熟设立智能改造专项资金,推动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个千亿级支柱产业实现转型升级;重点布局氢能、光伏、锂电三大方向,大力引进相关新能源龙头企业,基本形成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的完整产业链条。
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处处长王小玲在峰会上介绍了北京未来科学城(能源谷)的低碳创新情况。北京未来科学城位于昌平区东南部,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枢纽型主平台之一,努力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王小玲介绍,在绿色生态示范区建设方面,北京未来科学城100%建筑为绿色建筑,类建设项目采用可再生能源并完成了能源智能监测平台搭建。王小玲表示,未来科学城将努力突破先进能源关键技术,集聚能源领域标杆项目,加快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先行区。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光伏事业部总裁陈星宇介绍了“农业+新能源”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另一方面打造光伏新能源产业链,大力建设光伏电站,推动能源转型。陈星宇表示,“双碳”政策不断细化,企业作为降碳主体应身体力行、不断创新。
在圆桌对话中,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汪义达坦言,零碳城市有着广阔的发展机遇,政策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均越来越好,但同时也面临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需继续加强、资金缺口、关键技术待突破等挑战。他希望零碳城市建设能配套以绿色金融的支持,政府资金、银行信贷、债券要长期参与。(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梅花奖得主林燕云携潮剧《绣虎》抵京
- 低位企稳背后 中国楼市迎重大转变
- 江苏徐州鼓楼:“龙”非遗进社区 非遗艺术送祝福
- 中国首次实现二氧化碳长距离密相管输
- 俄农业部长:本农业年度俄粮食出口已超3000万吨
- “万千气象看四川”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 印尼写作嘉年华活动在雅加达启动
- 【我们的中国故事】文斯·凯博:探索与中国的合作潜力
- 波司登捐赠1000万元御寒物资 驰援西藏地震灾区
- 连续强降雨致村庄被淹人员被困 江西新干县紧急开展救援
- 从复苏走向繁荣的旅游业
- 中国首个开源桌面操作系统“开放麒麟1.0”亮相
- 香港电影金曲“春城”昆明奏响 谱写滇港文化交流新乐章
- 新疆油田力保冬季天然气稳定供应
- 安徽出台30条措施力促个体工商户持续健康发展
- “一山一拳”打造一座城的高能级文旅
- 总台记者探访丨“美国梦”碎 何以为家 那些困在美墨边境的人们
- 印度列车脱轨相撞事故已造成至少288人遇难
- 国庆假期,为何博物馆那么“热”?
- 央行:统筹好金融开放和安全
- 热门推荐
-
- 美联储等监管机构发现美四大银行“生前遗嘱”存在缺陷
- 第三届长三角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
- “95后”小伙变身“和事佬”:“年轻人更懂年轻人”
- 直击洪水肆虐后的侨乡梅州:灾后恢复有序展开
- 平潭澳前客运滚装码头升级 开展出入境通关测试
- 报告:2024年个人手机银行用户使用比例已达88%
- 兰州中川机场暑运“成绩单”:旅客吞吐量超366万人次 较去年同比增长两倍以上
- 蛋白质对免疫系统有多重要?老人尤其要注意
- 应对现代生物学挑战,陈薇提出“表征生物学”概念
- 港股重上2万点 半导体股走高
- 开票即售罄频频上演!演出经济快速回暖
- 2024湖湘文化盛典在京举行 助力湖湘文化传承推广
- 海外留学,如何理性选择、避免盲从
- (两会声音)浙商话“三力”:把握时势积蓄动能“再出发”
- 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周启幕 聚焦引领高品质生活
- 多部门细化落实明年重点任务 打出有力有效政策组合拳
- 20万尾鱼苗游进京杭大运河 “恢复性司法”保护水生态
- 一站集成式数智服务平台“企业集享云”在上海正式发布上线
- 春运返程火车票今日开抢!出行要注意这些信息
- 中国(山西)—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经贸、投资合作交流会在太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