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就下单 近八成受访者感到有沉溺网购情况
没事总想逛网店不知不觉就下单
近八成受访者感到有沉溺网购情况
如今,逛网店、收快递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乐事。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感慨,现在没事就想逛网店,一逛逛半天,不知不觉就下了单,“未发货”“待收货”列表总有数据……久而久之,造成了东西常常买,买的物品利用率低还占据空间的窘迫局面,成了生活在网购围城的人。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9.6%的受访者感到自己有沉溺网购的情况,女性受访者较男性受访者更为严重。总是忍不住“买买买”,55.2%的受访者直言是有活动“不买亏了”的心理作祟,45.4%的受访者将其作为工作生活压力下排解情绪的出口。
“我平均一天能‘云’逛街3个小时,也不是总有东西要买,就当打发时间了”
在上海旅游服务行业工作的姜芸蕾介绍,淘宝和微店是现在自己最爱打开的两个手机App,平时没事了就想进去翻翻看,有喜欢的物品就会加入购物车,“我平均一天能‘云’逛街3个小时,也不是总有东西要买,就当打发时间了。”她坦言,一天不看就有点心痒痒。
24岁的陕西姑娘吴燕在一家事业单位任职。因为刚工作不久,她感觉自己特别有购买欲。“没事我就想进购物网站瞅瞅,本来没有什么明确的购买需求,结果逛着逛着看到价格实惠的,就会想着买来备着也未尝不可,就买了。”她说家里现在有许多小发卡、小卡包等物件,都是这么来的。
没事总想逛逛网店,不知不觉就下了单,调查显示,79.6%的受访者感到自己有沉溺网购的情况,其中26.0%的受访者直言“很严重”。进一步分析发现,女性(81.7%)较男性(75.9%)有这一感觉的比例更高;在不同代际上,90后(82.6%)感觉自己沉溺网购的比例最高,其次是00后(81.5%)。
在青岛媒体行业工作的辛婷分析,冲动型消费往往是一瞬间上头作出的行为,如果这一时刻跟着情绪去购物,大概率会后悔,带来心理负担,“虽然单看每一单基本上都不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影响,但日积月累下来会造成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对一个人的时间利用、兴趣关注、思维模式,以及情绪变化,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跳出网购围城,把握好消费的度,87.3%的受访者认为要警惕冲动下单。
总是忍不住在网上“买买买”,55.2%受访者直言是有活动“不买亏了”的心理作祟
姜芸蕾分析,网络时代,逛网店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最常见方式。线上购物比线下更便捷,加上网上购物有各种促销打折活动,吸引了大家有事没事就去逛一逛。而且现在各类应用基本都有购物功能,甚至在使用的过程中就会遇到植入的销售广告,多多少少都能勾起人们的购买欲。“一些商家的销售手段很高,让你有一种‘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感觉,成功地营造了‘不买就亏大了’的氛围,消费者很容易中招儿。”
对于商家的营销策略,辛婷也深有同感。“我睡眠不太好,在网上看到商家在售卖乳胶枕,宣传产品如何优秀、独特,越看就越觉得现在自己的枕头差劲极了,想买这个所谓‘真正好原料’的乳胶枕。我一咬牙花了500多元买了一个回来,但枕了一阵子也没感到有什么区别。”
吴燕关注了一些穿搭博主,经常看她们发了什么服饰搭配,自己也想去买来试试看,而且留言的很多网友也都在热烈讨论和积极购买,进一步激发了自己的购买欲望。“现在的社交网站能精准地实现用户细分和集合吸纳,我感觉自己近来热衷服饰消费受此的影响就很大。”
刘淼是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观察自己和周围同学的消费日常,她感觉刚上大学的学生,在消费上更易缺乏理性,自我控制力较弱。“大家在上大学之前基本都不太能有自己主导消费的机会,也没有较多的能自主支配的时间和金钱。一进入大学,能自我支配花销的新世界大门突然打开了,就容易出现一些不良消费的行为。”
为什么总是忍不住在网上“买买买”?55.2%的受访者直言是有活动“不买亏了”的心理在作祟,48.5%的受访者感到直播容易让人冲动消费,45.4%的受访者将其作为工作生活压力下排解情绪的出口,42.9%的受访者坦言无聊空虚,打发时间,39.4%的受访者表示能获得即时的快乐,33.4%的受访者直指物欲膨胀,心态浮躁。
购买欲爆棚不断下单,45.4%受访者感到变“宅”了影响社交
姜芸蕾说,经常“买买买”让她的钱包有些吃不消,“目前我的经济实力还无法支撑我现在持续性的下单消费。经常是买时挺痛快,还信用卡时很痛苦。”她开始意识到,没有计划地消费是件挺麻烦的事。“现在网络消费平台变着招儿地吸引大家去消费,而且支付手段非常多样化,即便手里没太多钱,各种平台也会有分期或部分预付的方式。如果沉溺网购,可能就会出现拆东墙补西墙,一个窟窿填完又出现下一个窟窿的窘境。必须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吴燕对此也十分认同。她说,网购成瘾首先带来的就是经济上的入不敷出,养成超前消费的习惯。“更大的影响是,当我只想‘买买买’的时候,就已不再关注物品是否是需要的、是否适合自己,而是就想花钱。结果买回来的东西基本用不到,浪费时间、金钱,占用空间。” 在吴燕看来,沉溺网购是不健康的消费行为,会加剧精神上的空虚感和虚无感,还挺伤害眼睛。
购买欲爆棚,不断下单会带来哪些影响?60.0%的受访者直言消费不节制,或导致超前消费/借贷消费,51.9%的受访者直言易囤积商品,买不实用、用不到的东西,45.4%的受访者觉得变“宅”了,影响社交,38.6%的受访者坦言越买越想买,内心愈加空虚。
南开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心理学系教授张阔表示,不断“买买买”,虽然短期内能够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但从长远来看,有可能导致自我物化,对物质过度追求,甚至产生财务风险,进而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和其他方面,如亲情、工作表现等。“为了避免陷入消费主义陷阱,我们在生活中需要更多地重视非物质价值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如健康、友谊、亲情和工作成就等方面。”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14.6%,90后占46.6%,80后占29.4%,70后占7.4%,60后占1.8%,其他占0.3%。男性占36.1%,女性占63.9%。
(孙丽萍对此文亦有贡献,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吴燕、辛婷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原创手绘 | 给所有孩子的“自救必修课”
- 国家外汇管理局:截至2023年末,我国对外资产规模9.6万亿美元
- 山东多地加快发展数字农业 打造智慧农田新模式
- 郑栅洁谈中国发展红利:将提供无限可能的市场机遇
- 中国与东盟18支队伍竞逐“机甲大师”机器人挑战赛
- 菲律宾通胀抑制零售业复苏
- 中柬签署扫雷合作谅解备忘录
- 手机爆改“饭卡”,学生偷玩手机又有奇招?
- 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杭州何以“韧性宜居”?
- 冬季学校流行性疾病防控怎么做 ,教育部强调六方面重点要求
- 差异化收费能解决“医院停车难”吗?
- 上海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已超过300万人
- 探访南昌非遗匠心馆 传统非遗碰撞出新火花
- 联合国:苏丹武装冲突已致超4000人死亡
- 我国自主研发“空中出租车”成功试飞 跻身全球第一方阵!
- 甲辰龙年“太山新春第一联”高悬龙泉山门
- 央行行长潘功胜: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 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 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有哪些特色活动?文旅部介绍
- 北京国际儿童电影展金花奖最佳长片《海洋传奇》上映
- 台湾学子甘肃天水寻根问祖 大地湾伏羲庙文创受热捧
- 热门推荐
-
- 中国首位唢呐博士出圈 “民族风也可以很高雅”
- 中国—中亚应急管理合作机制成立
- 不取消亚洲行了?白宫:拜登将按计划出席G7广岛峰会
- 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带藏乡学子“游”太空:有梦想,美好东西都能创造
- 穿越两千多年时光:把长城“搬进”博物馆,需要几步?
- 形成全方位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天罗地网
- 移民船在意大利发生海难至少59人遇难 包括12名儿童
- 今年首次超级月亮将于8月2日凌晨上演
- 香港法院向中国恒大发出清盘令
- 22件中轴邮品作品突围 助力中轴线文化传播
- “近观枫桥”网络主题活动湖南行启动
- 中新健康|妇产科专家:婚前和孕前筛查是预防地贫的关键步骤
- 东西问|彭洁明:金庸小说中隐含哪些中国传统处世道义与人生智慧?
- 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展会全部进境展品已运抵广西南宁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教师必须成为知识生产者
- 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奇获白玉兰戏剧奖特殊贡献奖
- 粤西要道阳信高速大旺垌2号隧道主体施工完成
- 全国性旅游文创平台上海揭幕 助力加速产业升级
- 用人单位不买工伤保险要担责
- 高考选理科人数下降 提升科学素养要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