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枪支暴力 每25名美国幼儿园儿童中就有一人活不到40岁
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哈辛托县的克利夫兰小镇上月底发生一起大规模枪击事件,造成5人死亡。
行凶后一直在逃的38岁男子弗朗西斯科·奥罗佩萨日前刚刚落网。
虽然大规模枪击事件在当今美国已见怪不怪,但本案令人发指之处在于,凶手奥罗佩萨只是因为被邻居抱怨他在院子里练习射击影响了孩子睡觉,就直接闯进邻居家残忍枪杀了5人。
更令人发指的是,受害者里有一名8岁儿童,另外3名被送医的伤者也是儿童。
枪击:美国孩子的头号杀手
看似偶然的枪杀儿童行为,在今天的美国却越来越带有必然性,因为用作杀人武器的枪支无处不在,而杀人的理由也越来越简单。
“一名16岁的优等生因敲错门而被枪杀;
一名年轻女子开车时不小心走错路而被枪杀;
两名高中女生因为其中一人不小心上错车而被枪杀;
一名6岁女孩到邻居家院子里捡不小心滚进去的球时被开枪打伤。
这些全部发生在一周之内,发生在美利坚合众国。”
有美国媒体这样总结。
在美国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里,导致未成年人夭折的因素一直是疾病。
在美国成为汽车王国后,车祸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成为孩子的头号杀手。
而随着美国枪支的泛滥,从2020年起,枪击超过车祸,成为美国儿童和青少年的第一大死因。
儿童和青少年涉枪死亡人数的增加,在近年来美国总体涉枪死亡人数的增加中尤其突出。
据皮尤研究中心最新统计,受新冠疫情及其衍生因素影响,2021年美国共有48830人死于各类枪支暴力事件,是有记录以来的年涉枪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比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增加了23%。
而2021年死于枪击的美国儿童和青少年人数却比2019年增加了50%。
研究显示,美国是同类国家中唯一一个枪击成为儿童和青少年主要死因的国家。
而在所有其他可比国家中,枪击都没有排进儿童和青少年致死原因的前五位。
在其他类似国家,每年每10万名儿童中仅有0.3人死于枪击。而美国的这一数字是其他国家的18倍多。
美国未成年人的超高涉枪死亡率正在降低该国的总体预期寿命。
有报告指出,每25名美国幼儿园儿童中就有一人因枪支暴力而无法度过40岁生日。
“他们只是枪击案中的统计数字”
即使面对同样的枪支暴力威胁,美国的孩子们也会有不同的命运。
据《纽约时报》报道,尽管枪击直到近年才成为美国儿童和青少年的主要死因,但至少在近20年里一直是非洲裔孩子的头号杀手。
以枪支暴力最为猖獗的2021年为例,仅占美国未成年人总数15%左右的非洲裔孩子,几乎占到了所有涉枪死亡未成年人数的一半,是白人孩子的五倍。
原因很简单:非洲裔和拉丁裔比白人更有可能生活在高度贫困的社区,自然也更有可能接近集中在这些社区的枪支暴力事件。
更令人绝望的是,有美媒指出,美国政客和舆论对未成年人涉枪死亡的关注只有在以白人为主的学校发生校园枪击案后才会出现,而少数族裔社区遇害的孩子只不过是枪击案中的统计数字而已。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美国有42%的拉丁裔父母和32%的非洲裔父母表示,他们“极度”或“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被枪杀;而有这种担忧的白人父母比例仅为12%。
许多美国公共卫生专家认为,枪支暴力已经变成了一场大流行病,渗透到了美国的每一座城市、每一个社区。但如何治好这个病,却永远没有答案。
有美媒直言,美国在保护儿童和青少年免受枪支暴力伤害方面的表现“糟糕透顶”。
反枪支暴力倡导者、芝加哥大学学生埃尔南德斯的一番话代表了很多美国人的真实心境:“每次看到有人把手伸进背包,我都会感到恐慌”,“我甚至在思考长大后是否会要孩子,因为我不想让我的孩子过上随时可能会被枪杀的日子,这是我生活中每一天都会经受的实实在在的恐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春节聚餐多 怎样吃更健康?专家建议→
- 全国助残日:走出去,拥抱世界
- 上海记录到野生鸟类527种 2023年新增9种
- 遇见福建:看演出品文化 永定土楼游人如织
- 2022中国·北京电视剧盛典开幕 亮点有哪些?
- 山西垣曲交警回应“一道路立杆上摄像头密集”:不存在过度抓拍
- 暴晒的矿泉水喝了会致癌?多虑了
- 多家科技企业机构加入《人本智能发展与治理倡议》
- 甘肃武都以“椒”为媒会四方宾朋:一缕麻香“沁”产业活力
- 城市与高校双向赋能 山西晋中大力实施“双融双创”
- 台风“贝碧嘉”登陆上海 江浙沪皖有强风雨
- 汇聚珍贵文献 溯源中华文脉
- 【绘梦丝路|扬帆篇 】聆听时代涛声,蔚蓝“海丝”联结世界
- 进入关键节点 全球气候治理需要全球合作
- 大连国际机场今年出入境客流量突破百万人次
- 画出青年人的朝气与力量
- 三亚市日本企业孵化中心揭牌成立
- 首个以电代油自备应急电源 完成示范演练
- 2024(第二届)电子产业供应链生态大会在东莞举行
- 中国大市场 世界大机遇丨多国媒体:进博会推动世界共享中国新机遇
- 热门推荐
-
- 旅比大熊猫幼仔“天宝”“宝弟”“宝妹”将于年内接返回国
- 中国多家央企赴吉林投资 签约金额逾1783亿元
- 蛋雕技艺在大学课堂焕新生:小众非遗亦受“Z世代”追捧
- 多地开启“高温”模式 警惕“高温病” 医生支招→
- (乡村行·看振兴)武夷山国家公园边上的古村落:生态好了、游客多了、村民富了
- 别让一氧化碳中毒成“季节性伤害”
- 各地多措并举强化秋粮作物田间管理
- 7月1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乡村行·看振兴)来自“张骞故里”的柑桔:产销两旺 飘香丝路
-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集中亮相 大部分文物系首次展出
- 辛选开启“818电商节” 单场销量超1000万单
-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庆典晩会在东京举办
- 中国石油大学:董某某与其在校研究生导师无任何亲属关系
- 甘肃金昌热电材料助应用“洞见未来”
- 国家地震应急响应升至二级 救灾应急响应升至三级
- 云南普洱警方打掉一贩毒团伙 缴毒53公斤
- 安徽水路货运量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
- 小孩面前,夫妻应该注意啥?
- (上海自贸区十年)引领高水平金融开放 “自贸源头”涌动全球“活水”
- 浙江启动人文乡村摄影马拉松 用镜头捕捉乡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