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敲钟人9到90岁都能报名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可心】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的加冕仪式将于5月6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按照传统,英国所有能响的钟都将在这一天敲响。据报道,因为钟的数量多于能敲钟的人,英国日前还招募了一批敲钟志愿者,为加冕仪式进行紧急培训。据悉,要在英国当敲钟人,要进行至少10个小时的培训,而年龄要求相对宽松,只要身体健康,从9岁到90岁都能报名。
学敲钟,年龄不是问题
钟声对英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大到国王加冕这种国家大事,小到社区活动,都离不开钟声。敲钟人在英国曾是一份古老的职业。17世纪初期英国就有了敲钟人协会条例这样的行业管理办法。而当今的敲钟人则多是出于个人爱好的志愿者。如今,英国有一个全国性的敲钟人委员会,有独属于敲钟人的杂志和期刊,还有全国范围的敲钟比赛。最受欢迎和关注的赛事是敲钟团体赛,每年举办一届。
据英国媒体报道,目前国王加冕仪式的一大挑战,就是没有足够的敲钟人。据介绍,英国各地一共拥有大大小小约3.8万口钟,而全英受过培训的敲钟人只有约3万名。加冕典礼时如果人手依然欠缺,有些敲钟人恐怕就要奔跑赶场了。为此,英国还紧急招募了一批志愿者进行敲钟培训。
据敲钟人委员会介绍,总体来说从9岁到90岁身体健康的英国人,不论男女都可以申请加入敲钟人的队伍。敲钟需要的是技巧,而非蛮力,良好的耐力和敏捷的思维也是敲钟人必备的素质。当然,根据要敲响的钟的不同,各地招募敲钟人的条件也略有不同。有些大型的钟要敲得响、敲得好,对敲钟人的身高和力量还是有些要求的。比如有的敲钟人招募通知上就标明,申请者身高需达到5英尺(约1.5米)以上。据悉,培训一个合格的敲钟人,至少需要10个小时的时间。而如果要学习多人配合能够敲出曲调的钟声,则要学习更长时间,敲钟团队中的人还需经常合练以保持默契。
靠钟声可以识别老乡
2020年英国正式退出欧盟的时候,英国人再次敲响了伦敦地标“大本钟”。据报道,为了在这一关键时刻敲响大本钟,英国人甚至紧急众筹了50万英镑作为大本钟的修缮保养费用。由此也可以看出,在英国人心目中,所谓的“仪式感”离不开钟声。
相传,敲钟在英国已经有至少1000多年的历史。在英国人的生活中,钟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者不同的地方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古时候,钟声还曾作为警报,提醒人们拿起武器打退来犯的敌人。工业革命时期,钟声曾充当闹钟,召唤睡梦中的人们起床……
对英国人来说,有的地方甚至可以靠钟声来辨别老乡,因为钟声可以代表同一个社区的身份认同。据记载,大约自17世纪开始,英国各地的钟声变得不再单一,不同的钟可以组合出不同的音调甚至是乐曲。自那时起,钟声的频率和曲调也逐渐丰富起来。后来,听着同一种特殊调子的钟声出生并长大的人,竟然成为一些英国人对老乡的判断标准。比如英语中有一个词叫“考克尼”(Cockney),原本指的是伦敦东部老城区听着相同的钟声出生的人,后来引申为土生土长的老伦敦人。
从二战到奥运,伴随重要时刻
钟声在英国人心中是象征着自由与和平的声音。二战期间,为避免人们听到钟声误以为是敌人侵袭的警报声,英国全国禁止敲钟。直到1943年,英国人终于又一次听到了代表着希望和胜利的钟声,这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坚持斗争直到取得最后胜利的信心。
2012年伦敦举办奥运会的时候,英国人发起全民敲钟为奥运揭幕的活动。当地时间7月27日上午8点12分至8点15分,包括大本钟在内,英国每个角落的钟都被同时敲响,时间持续整整3分钟。地域上,从北部设得兰群岛,到西南的锡利群岛,包括北爱尔兰及苏格兰的钟声都同时响起。英国在世界各地的大使馆的钟,所有能敲响的钟都参与进来,甚至包含了老百姓家中的门铃以及自行车铃铛等,所有英语称之为“Bell”(钟,铃)的物品,都响了起来。奥运会的时候,大本钟连续敲响了42次。
而在1952年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的葬礼上,大本钟被连续敲响56次,据介绍这是为了纪念国王享年56岁。近年,在伊丽莎白王太后以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葬礼上,大本钟的纪念钟声都曾响起。
环球时报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国际计算机音乐大会展现人机交互在音乐方面最前沿探索
- 越剧发源地立法保护传统戏曲 系中国首部越剧地方性法规
- 不明原因儿童肝炎,查明了吗?
- 百余款“桂字号”名特优产品在北京亮相
- 警企携手 平安共建,中国平安助力第十六届深圳警营开放日活动
- 98岁美国前总统卡特接受临终关怀 与家人共度最后时光
- 深化中巴媒体合作 促进人民相知相亲
- 鄱阳湖夏候鸟“集结” 开始陆续南迁
- 孩子春节压岁钱家长该如何打理
- 内蒙古文博会成交总额破9000万元
- 四川首个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在成都揭牌
- 高盛将美国经济衰退概率提高至35%:银行危机致使不确定性增加
- (两会声音)四川民族地区女代表履职“心事”:来自乡土 共创热土
- 青海加西公路在建特长隧道发生塌方 有人员被困
- 丰富“电影+”文化产品 “京演1号厅·剧汇暑期欢乐季”开启
- 沈阳植物园“然·爱”生活艺术节启幕 艺术驻地装置成为最大亮点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宁波!
- 武警挺进门头沟失联村
- 金光隧道正式通车 广州更好形成“黄金岛链”
- 福暖中国丨孕妇旅途劳累在列车上早产 众人合力接生“春运宝宝”
- 热门推荐
-
- 韩媒:韩政府就岸田文雄向靖国神社献祭品深表遗憾
- 史业今生未许休——我的父亲阎宗临
- 中国最深超大直径盾构工作井建成
-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李红波:我希望学生向阳发展 努力向上
- 福建平潭迈入邮轮旅游新时代 打造对台邮轮始发港
- 邹训精个展“勢”开幕,呈现对“笔墨当随时代”的探索
- 出于国防考虑 芬兰计划开设更多射击场
- 中新教育丨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 四川将探索制发“师德师风提示卡”
- 全国爱耳日 :6问6答带你了解如何“爱耳”
- 中外音乐家对话良渚文明:袅袅音符连接世界唤起共情
- 文化中国行丨热爱恒温18℃的你 滴滴清纯的济南泉水
- 浙江义乌新一轮国贸改革有何不同?“深化”成为关键词
- 这款冰箱贴为何一“冠”难求?来看主创团队揭秘
- 文旅局长“卷上天” 对行业发展有何启示?
- 福岛核污染水第五次排海结束 排放量约为7800吨
- 国家统计局:2024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8万吨 同比增长2.5%
- 合同“空窗期”离职能索赔二倍工资吗
- 家庭除虫服务行业就业缺口达百万人 行业前景被看好
- 导演费振翔:“吃力不讨好”的事总得有人做
- (身边的变化)追光逐绿 福建高速“碳”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