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除虫服务行业就业缺口达百万人 行业前景被看好
上门杀虫订单较3年前增长28倍,家庭除虫服务行业就业缺口达百万人
有害生物来袭,除虫师申请“出战”
本报记者 裴龙翔
阅读提示
除虫师实际为有害生物防制员,早在2007年便被列入国家职业技能目录,职业定义为“从事预防和控制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类生活和工作、造成经济损失的有害生物的人员”。
近年来,在消费升级趋势下,市场不断细分,除虫服务也快速走进家庭消费,越来越多具备职业技能的年轻人找到了就业新路径。
看似平平无奇的家里,或许已是有害生物的“天下”。“一扫一簸箕,一户上万只。”作为除虫师,何勇和冯盛“北灭蟑螂、南征白蚁”,刚刚经历了白蚁最密集的夏季。
据统计,2022年国内有害生物防治市场规模约在350亿元左右,每年增长率不低于25%。除虫服务也快速走进家庭消费,新的消费业态涌现,带动职业除虫师成为就业新选择。何勇和冯盛就是敢于试水职业“蓝海”的劳动者。
年轻劳动者“试水”上门除虫
何勇做过汽车美容,进过工厂,连续换了好几份工作都不喜欢。冯盛的经历也类似,还不满25岁的他在工地干过钢结构加工、电焊,都没找到自己想长期从事的职业。
进入“虫虫拜拜”3年,冯盛觉得这份工作时间更自由。在他看来,入行最大的门槛其实是克服自己对虫子的恐惧。“从小在乡下和虫子接触多了,这对我不算什么,但是我们团队有200多位除虫师,目前还没见到过胆子足够大的女孩子加入。”
在入行前,何勇曾觉得除虫并不是件难事:“随手一拍就行了嘛。”上门除虫在他眼里也是一项针对“胆小鬼”的享受型服务。如今,他改变了想法:“害虫可能威胁人的身心健康,除虫师是来解决问题的。”
干了两年多,何勇还发现了这份工作的“隐藏”属性,这不但是个跟虫打交道的职业,更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他每天会去不同的家庭遇见不同的人:“跟小伙子聊电竞,跟老大爷聊历史。”每段交流都让他有新感悟。
以美团数据为例,截至今年6月底,平台上已涌现数千家提供“上门杀虫”服务的专业商户,商户数量较2020年增加了12倍,同期订单量增加近28倍。其中,30岁及以下的从业者占比达到38%,越来越多具备职业技能的年轻人找到了就业新路径。
为更多家庭解决虫害问题
前段时间,何勇应邀到上海城区一个老房子里消杀。老房子多为木质结构,里面松软潮湿,适合白蚁居住。由于白蚁侵蚀,这户人家每年都要换门框。
“除虫师来之前,我们已经打了很多药,但没法深入到木头里面。”屋主王先生说,只要药没喷对位置,白蚁巢穴就会转移。何勇观察了一下,发现他家里木质结构很多,还有护墙板,如果要通过喷药的方式消杀,可能得“拆家”。最终,何勇在屋内设置了不少“诱饵站”,吸引外出觅食的工蚁将“好吃但微毒”的食物带回蚁穴。经过一两个月的“麻痹”,整个巢穴的白蚁都会自己灭掉自己。
在北方,冯盛发现黄胸散(白蚁的一种)和蟑螂危害更多家庭。他不仅看到过梁柱被蛀靠墙砖支持的情况,还遇到过业主抱怨,一到晚上成群结队的大蟑螂在厨房横行无忌。“有的人在下楼时,毫无防备地一脚踩在被蛀空的楼梯上,险些摔伤。”
每年5月到7月是上海白蚁高发期。白蚁会啃食木头,危害建筑物的地板、门框等。以往,不少居民会自行购买杀虫药,更换家具。今年夏天,白蚁数量比往年更多,部分消费者开始求助专业杀虫团队,带动家庭虫害治理市场快速发展。
“不少人会上网搜杀虫药,却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逐渐失去信心。我们根据虫子的生物特性、房屋本身的结构,因地制宜实施杀虫计划,不但要保证清除干净,还要把知识、经验教给客户,彻底除掉害虫。”何勇说。
焦震已经在PCO(有害生物防治)行业深耕十几年。据他介绍,国内的有害生物防制员多为企业、政府工作,家庭市场仅占3%,国外这一数字是40%。近几年,家庭除虫团队日益增多,他正是看到了这一趋势加入其中。
行业前景被看好
如今被许多网友视为害虫克星的除虫师,专业名称是有害生物防制员,早在2007年便被列入国家职业技能目录。
焦震表示,PCO行业在国内还很新,成为职业除虫师之前,多数人都没有相关经验。他的团队招人主要看服务意识,其次是学习态度,上岗前会有一个月的职业培训,根据工程师的专业技能、上门次数等,还会安排不同等级的职业等级考试。
“上海每个区都有防疫站,这可能是很多人接触杀虫行业的第一步。”何勇在工作中发现了企业和家庭对除虫的不同要求,上海有200多家杀虫公司,其中多数是给餐厅、医院、政府等定期提供消杀服务。他们对于商业单和家庭单都会接,前者的要求是“控制密度”,后者的要求是“一次清除”。
原先,消费者主要通过社区介绍、网上搜索电话等方式,寻找专业的除虫团队。近几年,在市场需求推动下,“手机上叫个除虫师杀虫”正成为众多家庭的新选择。据焦震透露,目前团队有一半订单来自线上平台,计划推出价格更亲民的产品,激发租房一族的消费需求。团队也会根据网友询问、评价等信息,筛出需求量最大的城市招募除虫师。
行业的前景也被越来越看好。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会理事王新艳认为,随着全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除虫服务已经是一个刚需市场。尤其是近年来家庭消费市场崛起,除螨虫、除红火蚁等细分需求不断出现,行业规模每年增长率将不低于25%。有机构测算,国内家庭除虫服务行业的就业缺口达百万人。
何勇和冯盛也看好行业的未来:“市场潜力巨大,将有力吸引更多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工人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邮政快递业下沉布局 “土特产”走向全国大市场
- “儿童大器官移植中心”上海成立 造福更多终末期器官衰竭患儿
- 中俄两大界江进入20天秋季禁渔期
- 获70项国家专利!来看140座桥梁“撑起”的高铁线→
- 花5块钱租个账号随便打游戏
- 缩短度假“半径” 都市青年于闹市拓宽“远方”版图
- 文化中国行丨拥有百年藏书楼 隔空排水地漏 这个古镇不“浔”常
- 海南屯昌4名儿童落水溺亡
- 江西彭泽“人防+技防” 织牢防溺水“安全网”
- 各地增植补绿 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 中国社会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南开大学举行
- 大雾致上海港国际航船出入境受阻
- 浙江文旅观察:除了现代戏,越剧还能怎么“新”?
- 山西创新消费帮扶模式 助力乡村振兴
- 樟木口岸恢复客运功能
- 吉林高速服务区里“鱼香四溢”:游客乐享“开江鱼”
- 浙江制造业观察:传统产业老树如何发新枝?
- (新春走基层)安徽南陵:十余支百岁灯巡游展演闹新春
- 全球近百名顶尖电竞选手参与 2024上海电竞大师赛开赛
- 中新真探:吃秋葵能壮阳吗?
- 热门推荐
-
- 如何避免“指鼠为鸭”之类事件重演?
- 甘肃省兰州市一牛肉面馆发生火灾造成人员伤亡
- 《金手指》定档12月30日 梁朝伟刘德华再度合作
- 机械化率达100%!新疆棉花种植进度条:■■■■□
- 解决自动驾驶“最后一公里”难题 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常熟开赛
- “逮捕表决”被否,文在寅“接班人”逃过一劫
- 粤北韶关遭遇暴雨 发布洪水预警
- 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无人机“飞手”缺口达100万
- 多国音乐家访杭州良渚:文明“碰撞”迸发音乐“火花”
- 2024湖南(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开幕
- 遇见福建:客家祖地点燃“夜经济”
- 浙江杭州至澳大利亚墨尔本客运航线首航
- 海南上半年对东盟外贸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 中国驻日使馆发言人就东京电力公司启动福岛核污染水受害者赔偿事答记者问
- 阿塞拜疆表彰参与空难救援的哈萨克斯坦公民
- 柬埔寨青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迎新发展机遇
- 近90米高、薄壁空心、抗震!这座太行山区“第一高墩”如何建造的?
- 美方证实以色列防长推迟访美 原因为何?
- 杭州千岛湖赴穗开推介会 拓展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市场
- 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整治“换钱党”等违法犯罪专项工作部署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