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尊重”是中国对阿富汗问题立场的关键
王世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所副所长
4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布《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以下简称《立场》)。这是中国政府首次系统性阐明和发布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官方立场。《立场》内涵丰富,涵盖了阿富汗政治、经济、安全、难民、禁毒等诸多领域;反对域外势力干预渗透阿富汗,呼吁增进涉阿富汗问题国际地区协调;认为阿富汗应成为各方合作的平台,而不是地缘博弈的场所。《立场》开宗明义提到的“三个尊重”“三个从不”是理解中国对阿富汗问题立场的关键所在,既点出了阿富汗问题延宕至今的症结,也提供了未来解决阿富汗问题的不二法门。
从长线看,阿富汗历史上多次成为大国博弈的角力场,这是阿富汗命运多舛的历史根源。阿富汗地处“亚洲心脏”,地理位置重要,其本土政权又往往孱弱,频繁被外来强权觊觎,屡遭战火之灾。
19世纪,英国侵占印度次大陆大部分地区后,企图控制阿富汗,以此作为阻止俄国向印度洋扩张而确保印度领地安全的屏障。为此,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英国三次发动入侵阿富汗的战争。阿富汗军民英勇抵抗,给英国侵略者沉重打击,导致英国始终无法完全控制阿富汗。但在时间跨度超过半个世纪的三次战争中,阿富汗民众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人员和财产损失极为严重。
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的苏联企图以阿富汗为南下基地,服务与美国争霸的全球战略,直接出兵阿富汗。阿富汗游击队和民众再次奋勇抵抗,导致苏联在阿富汗鏖战十年之后不得不无奈撤出。战争给当地民众带来深重灾难,130多万人丧生,500多万人流亡国外沦为难民。
从短线看,过去20年,美国全方位干涉阿富汗内部事务,主导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领域的重建,同样没能解决阿富汗问题。
在政治上,美国试图在阿富汗移植西方式的议会民主政体以及“大中央,小地方”的国家治理框架,但遭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尤其是该治理框架与阿富汗异常强大的“弱中央,强地方”传统政治治理模式激烈对立,在实际操作中不仅处处掣肘,还引发了不少新的矛盾和冲突。
在安全上,美国在阿富汗鏖战二十年,不仅没有实现所谓反恐目标,还导致阿富汗“越反越恐”。“基地”组织等原有国际和地区恐怖组织仍然在阿富汗境内活动,更出现了“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等新的恐怖组织,导致阿富汗安全形势更加动荡不安。
正因为如此,地区国家普遍认为,过去20多年,域外势力对阿富汗进行军事干涉和“民主改造”,给阿富汗带来了巨大损失和痛苦,负面影响在未来很多年都难以消除。
通过对阿富汗问题的历史梳理,就不难理解中国有关阿富汗问题的“三个尊重”“三个从不”系列原则是何等重要。首先,中方尊重阿富汗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阿富汗人民作出的自主选择,尊重阿富汗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作为阿富汗的友好邻邦和从未伤害过阿富汗的大国,中国过去几十年来始终密切关注阿富汗形势的演变。“三个尊重”意味着中国尊重阿富汗国家和民族主权权利,尊重在没有重大外力介入情况下、阿富汗人民自主推动的内部变化,也尊重阿富汗人民自主探寻的发展道路。
其次,中方从不干涉阿富汗内政,从不在阿富汗谋求私利,从不寻求所谓势力范围。这一表态明显针对的是“粗暴干涉阿富汗内政、在阿富汗谋求私利和寻求势力范围的个别国家”。正是因为依然有上述个别国家仍然从事损害阿富汗国家利益的行径,地区国家才呼吁,外部世界应该从帮助阿富汗实现长治久安出发,个别国家不应再次企图将军事设施部署到阿富汗及其周边地区,不应在反恐问题上搞“双重标准”,不应通过“支恐纵恐”来实现其地缘政治图谋。
与此前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一样,《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彰显了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在全球和地区热点问题上积极有为、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上述立场文件也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全球安全倡议的具体落实,以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未来,中国势必出台更多的中国立场和中国方案,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消弭国际冲突根源,推动国际社会携手为动荡变化的时代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发展。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凌成兴被查
- 探访安徽巢湖“美容师” 义务守护巢湖水清岸绿
- 积石山县水源地完成第四期水质监测 结果均达标
- 世界多国青少年上海开启传统文化、海派文化探索之旅
- 两部门:开展“网络去NAT”专项工作 进一步深化IPv6部署应用
- 文旅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正式公布
- 台商在江西:向“新”而行共享发展新机遇
- 从春节申遗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乡土文化“出圈” “东方毕加索”丹青巧绘新生活
- 宁夏彭阳农产品出村进城 刮起绿色有机“旋风”
- 就南非要求以色列停止进攻加沙 国际法院将作出裁决
- 青海省气象台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
- 饲养异宠 这些法律风险要防范
- 周济:人工智能是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关键
- 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将举办 搭建非遗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 2月9日起 中国和新加坡互免签证
- 16万公里铁路,托举起流动的中国
- 天津市:播种面积增加8000亩 26.2万亩春小麦开始播种
- 韩国医学院教授将开会决定是否参与医协集体停诊行动
- 新时代文艺创作深刻体现文化强国战略
- 热门推荐
-
- 文化中国行丨欢迎“回家”!这些新晋世界遗产地准备好了
- 一列装有危险品火车在美国北达科他州脱轨并起火
- 警企携手 平安共建,中国平安助力第十六届深圳警营开放日活动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福建篇】福建厦门:垃圾分类有新招
- 内河游轮兴起 暑期热度飙升
- 整治面包车超员违法 皖苏浙豫鄂赣6省联合行动
- 培养更多优秀的博物馆讲解人才(评论员观察)
- 重庆潼南欲打造“中国第一柠檬出口基地”
- 青年助力,国风服饰更潮流
- 多地出台中小学校园手机管理“禁令” 一些商家却在销售“藏手机神器”
- 王萍萍:前三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稳定
- 河北两座特高压变电站扩建工程同时开工
- 京城周三又将迎来暴晒天气
- 《Z时代在中国》导演许帏钰 把镜头对准一群有梦想的年轻人
- 第四届广东省森林文化周启动 绿美广东主题曲首发
- 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作用(和音)
- 台风“潭美”将为华南沿海及南部海域带来强风雨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外媒关注: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速快
- 哈萨克斯坦今年一季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76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