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节申遗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寄托了中国人的人伦情感、家国情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的春节文化将更好走向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我国申遗工作捷报频传。截至目前,我国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新时代中华文化生机勃发、气象万千,向世界展示着东方文明古国的充沛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
寄托家国情怀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春节是新的开始,预示着新的希望。”
按照中国传统历法,正月初一是春节,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在春节前后,围绕着辞旧迎新、吉祥平安、团圆和谐的共同主题,人们开展一系列活动,欢庆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过程俗称“过年”。
春节前后,人们清扫房屋、张贴春联、吃年夜饭、祭祖、拜年;年集、社火、庙会、灯会,记录下欢乐与温暖。
在数千年的繁衍生息中,中国人学习与自然沟通相处的方法,并用节日的形式传承至今。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萧放介绍,在历史发展中,我国各地衍生出丰富多彩的过年习俗,每个人参与其中,既过辞旧迎新的“时间之年”,更过向上向善的“文化之年”。
“福”是春节的符号。祝福、祈福、接福、纳福……一个“福”字,承载着中国人朴素的生活理想。
一岁一瑞兽。生肖文化是春节文化的重要元素,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特的风景。
“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
“虎是百兽之王,是力量、勇敢、无畏的象征”;
“吉兔呈祥,象征中华大地愈发安宁祥和、生意盎然、朝气蓬勃”;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
…………
辞旧迎新、万家团圆、欢乐祥和的喜庆日子,凝聚着国泰民安的共同期盼。
山东德州陵城区糜镇朱家坊村民李守焕最期待除夕,一家老小50余人,四世同堂。儿子拉二胡、吹笛子,重孙女跳舞、唱歌,自编自导自演的家庭春晚,笑声满堂。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追求和合共生
春节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当地时间11月17日,在赴里约热内卢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巴西《圣保罗页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国春节等传统节日、中医药等传统文化为越来越多的巴西人民所熟知”。
就在今年春节,巴西伊瓜苏市,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为伊瓜苏大瀑布增添不少喜庆。街道上,锣鼓铿锵,当地青年组成的舞龙队引来阵阵喝彩。
对于世界来说,春节是风景独特、美丽生动的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勤劳团结的中国人民在这里,日新月异的中国也在这里。
近年来,每逢春节,许多国家和地区便同时进入“春节时间”——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日本东京塔、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等地标披上“红装”,大大小小的商家挂上灯笼、售卖年货,中国戏曲、舞蹈、音乐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国家的政要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向中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
“不论是春节的丰富内涵,还是形式多样的过节习俗,放眼世界,春节文化正被不同肤色、语言的人们知晓和喜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朱刚说。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面对共同挑战,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春节文化中蕴含的以和为贵、和合共生,引发共鸣共情。
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中国春节日益走向世界,世界也张开双臂拥抱中国春节。
“欢乐春节”系列活动的足迹遍布世界。从美国纽约到日本东京,从西班牙马德里到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通过参与舞龙舞狮、画年画、逛庙会等活动,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体会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
今年2月1日,沙特阿拉伯智慧宫中文教育学院吉达学院张灯结彩,一些爱好中文的小朋友在这里体验春节。
“春节都有哪些习俗?”
“要包饺子”“全家一起拍照”“孩子会收到红包”……在争先恐后的童言中,东方节日是实实在在的快乐。
瑞士日内瓦万国宫高悬起大红灯笼,新加坡“春到河畔”的巨龙灯饰熠熠生辉,马来西亚马六甲的百余少年共舞长龙……徐徐铺展的春节图景,映照出不同文明美美与共,各国人民相知相亲。
促进文明互鉴
春节承载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以文化人,更能凝聚人心;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
每年春节,秘鲁中华通惠总局醒狮团都会在唐人街表演,秘鲁民众争相看一看、摸一摸,希望沾上喜气与幸运。作为醒狮团的一员,秘鲁青年阿尔弗雷多今年10月来到中国,“更深入地学习舞狮技艺,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呈现冬去春来、欣欣向荣的诗意美。“中国式浪漫”惊艳全场,世界也从节气的徐徐变化中领略古老的东方智慧。
各国人民的处境和命运千差万别,但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为改变命运的不屈奋斗是一致的,也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
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此,新西兰奥克兰埃普索姆图书馆的馆长罗兹·亚娜连续两年参加“茶和天下·雅集”活动,她表示:“雅致的文化很精彩。中国茶我非常喜欢。”
品茶,听古琴,赏中华戏曲,尝传统美食……藏在非遗里的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以从容姿态走向世界。以申遗为契机,架起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桥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珠算、二十四节气、藏医药浴法、太极拳、送王船、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春节相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野马分鬃、白鹤亮翅……英国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上,总有一群身穿中式练功服的当地民众,伴着舒缓的音乐,动静之间,感悟东方韵味。“太极拳刚柔并济,通过学习太极拳,我对中国古老的文化有了了解,也对自己有了新认知。”市民罗伯特说。
越来越多的中国非遗跨越山海,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文化在文明百花园中盛放,让世界看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本报记者 郑海鸥 李卓尔
《人民日报》(2024年12月06日 第 01 版)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走进中国乡村)山西岢岚:让会养羊变“慧”养羊
- “三绝 三宝 三匾” 领略三千年晋祠魅力
- “跨度”与“高度”见证桥梁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贵州符号
- 吉林精准再现传世文献《昭明文选》
- 如何评价肖战版《潇洒走一回》? 乐评人这样说……
- 山西临汾山火明火已灭 进入火场清理阶段
- 百年首图 “精神粮仓”
- 凯文·凯利:AI不会替代人类,目前还没有任何人因为AI而失去工作
- 2021年至今,西藏大骨节病患者成功手术治疗791人
- “深海一号”二期综合处理平台安装进程过半
- 蔡威题材电视剧《激战苍穹》福建宁德开机
- 日本一艘渔船起火沉没 船上载有8人
- 林芝市森林消防支队组织开展野外驻训
- (身边的变化)“一双鞋”的二次创业路
- 上半年外汇市场呈现较强韧性 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 岳黔山返乡写生:水墨丹青梦 自有“黔山”情
- 女子称遭推拿师猥亵:诊所负责人称是点按膻中穴,警方已介入
- 暖胃又暖人!“爱心驿站”为户外劳动者筑起“幸福港湾”
- 《仰观与俯察:孙机先生的治学之道》新书首发
- (经济观察)一线城市全面落地“认房不认贷” 楼市有望走出下行区间
- 热门推荐
-
- 贼喊捉贼!美国难改“监听帝国”本色
- 咖啡香中品上海 2022上海咖啡文化周将举办
- 东京至苏黎世一航班紧急备降阿斯塔纳 21个航班延误
- 权威访谈丨如何看待全面消费走势?商务部部长回应热点
- 加沙地带持续遭袭 以军称有望“彻底结束”与黎真主党的作战
- 中国发展未来产业 部署六大方向
- 西藏制定34项举措优化融资领域营商环境
- 庆立军、叶慧青任中粮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 四川乐西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大凉山2号隧道全线贯通
- 迎接党的二十大重点纪录片创作播出推进会召开
- 骑电动车不走“正道”该吃罚单
- 出行遭遇“谜之尴尬” 怎么破?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医科?(新视野)
- 提升资本市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包容性
- 莫让“网红路牌”指错方向
- 1-8月物流运行数据公布 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4%
- 药品网络禁售清单将再添两大类 强化监管避免药品滥用
- 十年禁渔看长江|禁渔管理区域近乎“半个上海”,怎么管?
- 《哥,你好》中秋上映:用喜剧呈现两个时代的温情碰撞
- 印度拟修改部分教科书,用“巴拉特”替代“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