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艺创作深刻体现文化强国战略
【文化评析】
作者:李遇春(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21世纪的中国开辟了一条振奋人心、举世瞩目的文化强国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十年来,新时代中国文艺的格局、境界和气象令人耳目一新,激发了许多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活力。除了民众耳熟能详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以及电视剧《觉醒年代》《人世间》《山海情》,在传统的“纯文学”创作中也不断涌现出新的现实主义文学精品力作。
近年来在中国作协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的引领下,不仅出现了《乡村国是》《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这样唱响主旋律的报告文学,而且还涌现了一批深受读者好评的长篇小说。主旋律长篇小说获得了专业评论家和大众读者的双重关注,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力量。不仅如此,以《人世间》和《千里江山图》为代表的新时代长篇小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再次将文学从学院派的象牙塔内重新拉回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
这批日益受到读者关注的现实主义长篇力作,讲述新时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中国故事、战争年代中国革命历史故事、新中国工业建设与改革故事。这些长篇小说的集中涌现展示了新时代文学十年积累的硕果。它们集中代表了新时代文学人民美学的新崛起。如在现实农村题材的作品中,作家积极深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活中,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们与农民同甘苦共命运,不再守在书斋里以虚构故事为乐,而是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作家必须具备的高尚人民情怀。在涉及革命历史题材时,新时代作家也不再致力于解构或戏说宏大历史,而是选择站在人民史观的立场上忠实地再现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壮举。这些作品为中国当代文学赢得了大众读者的支持和喜爱。这批长篇小说不仅上承新中国“红色经典”长篇小说的文脉,而且也是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传统的弘扬与发展,对于新时代文学创作实绩而言意义重大。
新时代中国文艺家在创作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了各种文艺形式的艺术丰收。具体而言,在书写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宏大题材时,新时代中国文艺家不再剥离人物与时代、事件与历史的关系,而是把人物或事件置放在大时代大历史中予以审美观照,深刻揭示出党和人民在近百年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主体性,让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魅力在文艺作品中熠熠生辉。同时,新时代文艺家着力在文艺创作中凸显中华民族文化美德与美学精华,诸如民本思想、民族气节、爱国情怀、仁爱之心、刚健精神等。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新时代文艺必将攀登上新的艺术高峰,为文化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大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5日 03版)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式现代化能为世界带来何种机遇?
- 近现代大师书画,为何不准出境?
- 哈马斯高级官员:已实现目标,愿与以方展开停火谈判
- 浙江:350余万人次博物馆里过年 文创销售火热
- 安徽:罕见“双绒三羊”三胞胎顺利降生
- 西藏布达拉宫等多处景点暂停对外开放
- 以美食为媒 三亚联动迪拜开拓国际客源市场
- 新编历史剧《江海风流》于福州上演
- 外媒:几内亚发生严重球迷冲突 数十人死亡
-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提醒:在韩中国公民注意加强安全防范
- “冬去春来”处处洋溢融融暖意 活力无限的中国升腾“烟火气”
- “我在图书馆里修古籍”:“Z世代”古籍修复师的青春选择
- 纵火、喷液体、扔石块:澳大利亚墨尔本爆发抗议,大规模警力出动
- 天津新港北集装箱中心站第二线束轨道工程顺利贯通
- 体验式乡村文旅节目《乐游新乡村》:激发美丽乡村新活力
- 老挝政府与中农钾肥签署工业园项目备忘录
- “疆电外送”点亮“万家灯火”
- “岭南笑星”黄俊英经典作品展演暨传承之夜上演
- 高市早苗宣布参选日本自民党总裁 系第二次挑战
- 向海泉州丨中新网评:千年多元古城,融通古今繁荣
- 热门推荐
-
- 国铁西安局开行“采椒专列”300余名采椒工免费乘坐
- 国铁集团郑州局假期发送旅客600.5万人次 刷新日发送客流历史纪录
- 广西556名消防员在贵港角逐“消防尖兵”
- 浙江民间文化观察:74个“湖州节”何以历久弥新?
- 亮相成都大会,优酷《上河图》《异人之下》主创共话“技术+艺术”
- 湖南公益慢火车上开集市 十年助农“带货”逾千万斤
- 特朗普发文:特鲁多知道这一点,所以他辞职了
- “95后”“守宝人”:用“匠心”演绎“化腐朽为神奇”
- 京津冀新质生产力转化联盟在河北保定成立
- 已有280家企业确定参展第五届江西赣州服博会
- 世界肝炎日宣传大会召开 探索创新模式消除肝炎危害
- 海关总署:对实现全年外贸“质升量稳”有信心、有底气
- “达康书记”后再演现象级大剧定海神针 吴刚:对“徐忠”不满足
- 马东铁三分部正线工程T梁架设完成 A、B段实现主线贯通
-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希望欧洲企业继续走在对华合作前沿
- 广西积极对接RCEP新规则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稳步提升
- “尼好,戏剧!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将在山东尼山举办
- “马西斯风暴”影响法国多个地区 已造成一人丧生
- 圆明园正调查黑天鹅“芳芳”死因,前一天它还在“勇斗”偷钓者
- 业内人士:低碳发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