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面面观丨断交七年终握手言和 中国为解决中东诸多问题提供新机遇
3月10日周五,是中东很多国家的休息日,其中就包括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但当地时间下午时分来自东方的一则新闻让当地的社交媒体突然热闹起来。
当天,中国、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三国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安排互派大使,并探讨加强双边关系。消息瞬间冲上热搜。
2016年1月,沙特以从事恐怖主义活动罪名处死一批囚犯,其中包括一名知名什叶派宗教人士,由此引发伊朗民众抗议并冲击沙特驻伊朗使领馆,两国自此断交。近两年来,双方关系逐渐转暖,2021年至2022年期间,两国官员通过伊拉克和阿曼进行了多轮对话,以期改善双边关系。
当事双方:达成复交是“历史性成果” 赞赏中方发挥的建设性作用
联合声明发表后,沙特和伊朗两国高官迅速做出表态。
沙特国务大臣、国家安全顾问穆萨伊德·艾班在签署协议后向外界表示,沙方非常高兴就恢复外交关系等问题与伊朗达成协议,双方在过去的一周中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而协议的签署为中东国家间的关系“翻开新的一页”。他同时对中国在斡旋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表示高度赞赏。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本次在中国举行的会谈是“坦诚、透明、全面和建设性的”。他表示,在消除误解之余展望两国关系未来,这份协议必将促进地区稳定和安全发展。
此外,沙姆哈尼提到,伊朗赞赏中国在支持国家间关系发展方面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这对于解决挑战、促进和平稳定以及增加国际合作能力建设十分必要。
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社交媒体表示,伊朗政府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同邻国的关系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伊朗政府发言人贾赫罗米则表示,中东地区的安全和经济建设依靠的是地区国家,而不是外国势力的干涉,而伊朗和沙特在中国达成的历史性协议有助于改善地区关系。
中东各国:沙特和伊朗在中国达成的协议对中东意义重大
中沙伊联合声明发布后,获得地区国家的广泛支持,多国政要表达对联合声明和沙伊复交的祝贺与欢迎。
作为此前沙特与伊朗会谈的主办国,伊拉克和阿曼均对中沙伊联合声明表示欢迎。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当天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此举有助于加强中东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同时有利于全球各国人民。
阿联酋总统的外交顾问在欢迎沙伊两国恢复外交关系决定的同时,强调阿方重视中国在中东事务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则指出,卡方希望该协议将成为建立该地区稳定与安全的一步,为两国关系提供积极前景。
埃及、黎巴嫩等国外交部及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也都表示,沙特和伊朗之间的协议将对下一阶段中东国家间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媒体方面,伊朗官方伊通社在10日发表的评论文章中写道:“该协议一方面显示出美国在该地区的控制力量的削弱,另一方面则体现中国在恢复伊朗与沙特关系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文章同时指出,这一协议签署的时间节点,是在美国和以色列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对伊朗实施压迫的环境下达成的,这清晰地表明美国基于在地区制造分裂和分歧,以削弱伊朗实力的图谋已经失败。
沙特阿拉比亚电视台则引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的话报道称,沙伊两国代表团在北京举行会谈并达成一致是“和平的胜利”,而中国“将继续根据各国的愿望,为妥善处理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沙特广播电视局新闻频道的晚间政论节目更以“美国没有做到的事情,为什么中国做到了?”为主题,邀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参与节目的深度讨论。
沙特与伊朗握手意味着什么?
长久以来,沙特与伊朗在一些问题上处于对立,包括但不限于叙利亚危机、黎巴嫩局势、也门内战和伊拉克问题等。在诸多专家学者看来,这些问题的根源并不在沙特与伊朗两国自身,而是域外势力长期在这一地区制造的冲突和分歧,而沙伊两国关系的改善可能从很大程度上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把钥匙”。
在接受总台记者的采访时,伊朗分析人士穆加达姆表示,该份声明彰显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国际影响力以及中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他指出,该声明是“历史性的起点”,对于伊朗、沙特乃至整个中东地区都意义非凡。接下来,各方应本着务实合作的原则,继续为改善两国关系、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做出贡献。
沙特著名政治学者、戴穆玛智库主席图尔基·古卜兰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强调,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了包括政治干预、军事入侵和经济制裁在内的“硬”手段,强力介入中东事务。伊拉克战争、叙利亚战争、巴以冲突、对伊朗和叙利亚等的制裁都是例证。其结果是加剧了中东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地区冲突,给中东带来的是国家衰败、经济困难、民生艰难和难民危机,而此次中国斡旋沙伊关系成功则证明,其秉持的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理念获得了中东国家的认同。
伊朗中东问题专家哈尼扎德则表示,三国联合声明是恢复伊朗沙特关系的重要战略步骤,两国恢复外交关系,重新开设大使馆,这些举措对于缓解中东地区紧张局势非常有效,“我们正在目睹该地区的新事态发展和积极动向,这将使整个地区受益。”
种种迹象表明,沙特与伊朗在北京举行对话并达成一致,是“全球安全倡议”的一次成功实践,折射出中东国家整体“向东看”的战略政策,体现中国和中东国家之间正在增强战略互信。
监制丨穆莉
制片人丨李超
记者丨李健南 李超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专业电竞 悦享操控”iQOO 11S正式发布 售价3799元起
- 江西本轮降雨集中期结束 仍需加强灾害易发区监测巡查
- 哈中人士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两国合作追求重要目标
-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稀贵金属冶金专家陈景逝世
- 朱昌耀:用二胡韵律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 中国美术馆展出智利和匈牙利艺术家作品
- 北京人艺纪念于是之逝世十周年:“于无声处,千古是之”
- 年轻人“断亲”,板子不能只打一方
- 安哥拉罗安达东南净水厂顺利移交
- 看得见婚姻的房间
- 海口冼夫人文化节:海内外民众缅怀“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
- “最美乡村”行:婺源觅“乡愁”
- 涉案发票总额354亿 杭州警方破获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
- 韩媒:韩涉第一夫人贪腐和士兵殉职独检法案获国会通过
- 政学企代表齐聚北京 共论医学装备人工智能和医用机器人发展应用
- 普京谈新任期挑战:必须完成这个任务!
- 江西多地开展农业保险查勘 让广大农户吃下“定心丸”
- 国家发改委:发挥好最低工资等机制作用,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 天山胜利隧道全线贯通 压注工法新型TBM创工程奇迹
- 2023年全国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广西站)在南宁启动
- 热门推荐
-
- 青海首例“5G+机器人”远程操作髌骨内侧支持带重建术成功实施
-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利好360等厂商
-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专利”?9大误区,带你一次看懂
- 农民唱主角“农味”十足 广西开展逾百场庆丰收活动
- 天津开展首批高校技术转移官培训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 广西中医药蛇伤疗法“漂洋过海” 冀与东盟共建蛇伤数据库
- 伦敦达尔文墓遭环保抗议者喷漆
- 我国消费市场回升向好 服务消费较快增长
- 2024年山西省全民阅读活动启动
- 第三届福州市“左海撷英”书法作品展开展 展出100余件优秀作品
- 愿景集团董事长陶红兵: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之间存在“温差” 但已“吹起了暖风”
- 陈斌华:希望给两岸人民呈现更加立体多元、层次丰富的宁夏
- “东山岛国际儿童诗歌海滩计划”启幕
- “去程列车停运 退返程票被收费”这样合理吗?
- 山东法院创新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方式 护航涉案未成年人成长
- 俄军进行战略威慑力量演习并发射三枚洲际导弹 普京发声
- 国际热评:世界都在跳这个舞,这波文化输出没想到!
- 大庆油田采油二厂60年:“油+气+新能源” 能源总当量持续向上增长
- (文化中国行)走进宁夏古长城:历史与现实交汇续写新传奇
- 上海求解城市更新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