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面面观丨断交七年终握手言和 中国为解决中东诸多问题提供新机遇
3月10日周五,是中东很多国家的休息日,其中就包括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但当地时间下午时分来自东方的一则新闻让当地的社交媒体突然热闹起来。
当天,中国、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三国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安排互派大使,并探讨加强双边关系。消息瞬间冲上热搜。
2016年1月,沙特以从事恐怖主义活动罪名处死一批囚犯,其中包括一名知名什叶派宗教人士,由此引发伊朗民众抗议并冲击沙特驻伊朗使领馆,两国自此断交。近两年来,双方关系逐渐转暖,2021年至2022年期间,两国官员通过伊拉克和阿曼进行了多轮对话,以期改善双边关系。
当事双方:达成复交是“历史性成果” 赞赏中方发挥的建设性作用
联合声明发表后,沙特和伊朗两国高官迅速做出表态。
沙特国务大臣、国家安全顾问穆萨伊德·艾班在签署协议后向外界表示,沙方非常高兴就恢复外交关系等问题与伊朗达成协议,双方在过去的一周中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而协议的签署为中东国家间的关系“翻开新的一页”。他同时对中国在斡旋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表示高度赞赏。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本次在中国举行的会谈是“坦诚、透明、全面和建设性的”。他表示,在消除误解之余展望两国关系未来,这份协议必将促进地区稳定和安全发展。
此外,沙姆哈尼提到,伊朗赞赏中国在支持国家间关系发展方面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这对于解决挑战、促进和平稳定以及增加国际合作能力建设十分必要。
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社交媒体表示,伊朗政府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同邻国的关系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伊朗政府发言人贾赫罗米则表示,中东地区的安全和经济建设依靠的是地区国家,而不是外国势力的干涉,而伊朗和沙特在中国达成的历史性协议有助于改善地区关系。
中东各国:沙特和伊朗在中国达成的协议对中东意义重大
中沙伊联合声明发布后,获得地区国家的广泛支持,多国政要表达对联合声明和沙伊复交的祝贺与欢迎。
作为此前沙特与伊朗会谈的主办国,伊拉克和阿曼均对中沙伊联合声明表示欢迎。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当天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此举有助于加强中东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同时有利于全球各国人民。
阿联酋总统的外交顾问在欢迎沙伊两国恢复外交关系决定的同时,强调阿方重视中国在中东事务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则指出,卡方希望该协议将成为建立该地区稳定与安全的一步,为两国关系提供积极前景。
埃及、黎巴嫩等国外交部及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也都表示,沙特和伊朗之间的协议将对下一阶段中东国家间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媒体方面,伊朗官方伊通社在10日发表的评论文章中写道:“该协议一方面显示出美国在该地区的控制力量的削弱,另一方面则体现中国在恢复伊朗与沙特关系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文章同时指出,这一协议签署的时间节点,是在美国和以色列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对伊朗实施压迫的环境下达成的,这清晰地表明美国基于在地区制造分裂和分歧,以削弱伊朗实力的图谋已经失败。
沙特阿拉比亚电视台则引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的话报道称,沙伊两国代表团在北京举行会谈并达成一致是“和平的胜利”,而中国“将继续根据各国的愿望,为妥善处理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沙特广播电视局新闻频道的晚间政论节目更以“美国没有做到的事情,为什么中国做到了?”为主题,邀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参与节目的深度讨论。
沙特与伊朗握手意味着什么?
长久以来,沙特与伊朗在一些问题上处于对立,包括但不限于叙利亚危机、黎巴嫩局势、也门内战和伊拉克问题等。在诸多专家学者看来,这些问题的根源并不在沙特与伊朗两国自身,而是域外势力长期在这一地区制造的冲突和分歧,而沙伊两国关系的改善可能从很大程度上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把钥匙”。
在接受总台记者的采访时,伊朗分析人士穆加达姆表示,该份声明彰显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国际影响力以及中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他指出,该声明是“历史性的起点”,对于伊朗、沙特乃至整个中东地区都意义非凡。接下来,各方应本着务实合作的原则,继续为改善两国关系、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做出贡献。
沙特著名政治学者、戴穆玛智库主席图尔基·古卜兰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强调,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了包括政治干预、军事入侵和经济制裁在内的“硬”手段,强力介入中东事务。伊拉克战争、叙利亚战争、巴以冲突、对伊朗和叙利亚等的制裁都是例证。其结果是加剧了中东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地区冲突,给中东带来的是国家衰败、经济困难、民生艰难和难民危机,而此次中国斡旋沙伊关系成功则证明,其秉持的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理念获得了中东国家的认同。
伊朗中东问题专家哈尼扎德则表示,三国联合声明是恢复伊朗沙特关系的重要战略步骤,两国恢复外交关系,重新开设大使馆,这些举措对于缓解中东地区紧张局势非常有效,“我们正在目睹该地区的新事态发展和积极动向,这将使整个地区受益。”
种种迹象表明,沙特与伊朗在北京举行对话并达成一致,是“全球安全倡议”的一次成功实践,折射出中东国家整体“向东看”的战略政策,体现中国和中东国家之间正在增强战略互信。
监制丨穆莉
制片人丨李超
记者丨李健南 李超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
- 山西一“西电东送”500千伏线路工程全线架通
- 畅谈|这就是中国茶
- 邂逅传统文化起源 儿童剧《山海经·杏林传说》在京上演
- 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估值业务
- 售价28.98万元起,方程豹汽车首款车型豹5正式上市11月内启动交付
- 专家代表齐聚山东德州 共研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
- 云南交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查处非法改装货车34080辆
- 商务部:正研究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等措施
-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良渚)将在“良渚论坛”期间开馆
- 徐展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作品一展“行者”风采
- 男童被武术教练殴打致死案一审宣判:两人获刑无期,一人获缓刑
- 发展量子通信为何要上天?
- 孙芳真:用国际设计语言更新城市与世界“对话”
- 金立群:“一带一路”倡议是合作倡议而非单独项目,需要共同合作
- 2023年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0.2% 官方称好于预期
- 6000余枚俄罗斯历史邮票亮相杭州 方寸之间见证历史
- 三峡升船机累计通过船舶3万艘次
-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国民经济恢复向好
- 俄乌局势进展:乌总统访顿涅茨克 俄称打击乌无人机生产设施
- 热门推荐
-
- 文化中国行丨上班还是上学?游客:“上朝”
- 美国洛杉矶野火肆虐:山头被浓烟笼罩、灰烬如雪片飘落
- 湖南省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报告:三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创年内新高
- 以色列讨论下一步加沙行动计划 燃料耗尽致加沙通讯中断
- 从治疗到“智”疗 湖北大健康产业处处见“新”
- 新增5个万吨级泊位 海南马村港三期项目开工
- 哈铁暑运运送旅客2014万人 增幅2.3%
- 报告:2022年国人每晚平均睡眠7.40小时,整体睡眠状况有所改善
- 听,长三角奏响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 重庆将举行超300场消费活动 助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 “我说的不是段子是生活” 北京地铁东四站引导员别样问候语走红网络
- 俄乌局势进展:乌军方称在多个方向发起反攻 瓦格纳停止行进转头返回营地
- 有老花眼问题者人数众多 专家:科学、合适诊疗可改善视觉质量
- 美国“移民卡车”惨剧发生两年后,一名关键嫌疑人被捕
- 加拿大一小型客机失事致6死 遇难乘客为力拓旗下钻石矿员工
- 年内8家“袖珍”IPO公司登陆港交所 超低比例首发频现为哪般
- 长影老艺术家追忆“刘三姐”:一生为人民歌唱
- (新春走基层)“非遗集市”亮相上海浦东 年轻人传承“浓浓年味”
- “欧洲历史性的一天” 欧洲阿丽亚娜6型运载火箭首次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