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广西站)在南宁启动
图为启动会现场。 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厅供图
中新网南宁7月12日电 (张广权)7月12日,2023年全国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广西站)启动会在南宁举行。
本次启动会以“绿色建材进万家美好生活共创建”为主题,邀请了广西绿色建材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绿色建材认证、生产、应用、流通等领域的商协会代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等项目代表,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媒体等500余人齐聚一堂,共谋绿色建材产业与乡村振兴、新型建筑业协同发展大计。
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六部门组织,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市场监督管理局、乡村振兴局以及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技术委员会共同主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邢涛表示,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是推动建材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迫切需要。2023年是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的深入推动年,希望各方按照今年活动方的主体要求,广泛宣传绿色建材,积极培育扩大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进一步提高建材市场绿色消费水平,为加快推进中国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永超在会上表示,近年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部委的支持下,广西持续推动工业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建材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2022年广西非金属矿建筑材料加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807家,实现产值1801亿元人民币。目前,广西已经打造形成包括水泥及水泥制品、绿色高端玻璃、建筑卫生陶瓷、新型墙体材料等8条重点产业链,拥有了华润水泥、信义玻璃、欧神诺陶瓷、西牛皮防水材料等一批龙头企业。2022年广西的木材产量达到4700万立方米、位居全国第一,人造板产量超过5600万立方米。
“广西将以本次绿色建材下乡活动为契机,扩大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推广和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推动广西绿色建材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实现绿色建材产业与乡村振兴、新型建筑业的联动发展。”王永超说。
启动会上,主办方发布了广西首批绿色建材产品清单和企业名录,介绍了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情况,绿色建材有关商协会及企业宣读了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倡议书。活动当天,主办方还为西牛皮防水科技有限公司、南宁浮法玻璃有限责任公司、广西丰林木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32家企业授予“广西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推广企业”称号。
在启动会期间,广西同步举办为期2天的绿色建材产品展销会。(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闻周刊丨青稞成熟美如画 他们一路见证丰收喜悦
- 划重点 血脂化验单这样看
- 王毅就飞艇事件向美方表明立场
-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 台风影响持续 海口三港预计停运至10月21日
- 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举行离任招待会
- 关键时刻普京亲自撰写国情咨文,对美国放大招!
- 陕西600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782亿元
- 前9个月山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16.6亿元
- 深化中巴媒体合作 促进人民相知相亲
- 四川金川坠河失联驻村第一书记何小青遗体被找到
- 哈萨克斯坦一旅店发生火灾 致13人死亡
- 首届广西来华留学生中国民歌大赛在广西南宁举行
- 成都快速公交突破13亿乘次 总长度已达460余公里
- 乐华娱乐叩开港交所大门,王一博扛了多少KPI?
- 中德智能制造融合创新合作交流会在郑州举行
- 韩国车企突围经济放缓“泥沼”
- 国家医保局通报江苏省无锡虹桥医院飞行检查情况
- 湖南新田爱心大巴跨省接务工人员回家过年
- 外媒:阿富汗西北部地震遇难人数已升至2445人
- 热门推荐
-
- 山东逐“绿”前行探索生态惠民之路 绘就生态美卷
- 2023年中国警方破获涉海犯罪案件2200余起
-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宣布暂不加息
- 叶挺生平事迹展(新展)在广东惠州开展
- 经济运行积极变化提振发展信心
- 第五届中国早茶文化节在江苏扬州开幕 共推美食产业发展
- 上海整治体育“饭圈” 处置6000多个违规账号
- 包子3元塑料袋1.8元 别让外卖打包费成“糊涂账”
- 文旅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 武汉:中药茶饮“快闪店”亮相健博会
- 中新健康丨医学专家:可多用非药物方法治疗失眠
- 守护一泓碧水 造福天山百姓
- 毕井泉: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 百岁校友重返母校 寄语青年学子做好医生
- 青年组团在渝研学:谈创新 话未来
- 这地民间投资增速超60%,首席经济学家直呼很意外!
- 农业农村部:积极推进牛蛙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一建筑屋顶坍塌 80人受伤
- 多国在华外企高管:中国经济展现强劲韧性 将继续扩大在华投资
- 从“幕后”到“台前” 内蒙古用文物讲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