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塞 你所不知道的脑内秘密
有的老年人因头痛或头昏做了个脑CT检查,发现有腔隙性脑梗塞(简称腔梗),结果吓得不轻,以为自己患上了急性中风,会马上出现瘫痪、失语等症状。实际上这些情况是做脑部CT和核磁最容易“意外”发现的。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很多人一看到这样的结果,就自己吓自己,紧张得不得了。
腔隙性脑梗塞究竟是什么病?它和脑梗的区别又在哪里?山西晚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腔隙”不一定是腔隙脑梗塞
省城市民王女士最近去山西白求恩医院体检,拿到体检报告后,她看着影像报告单上的“腔隙性脑梗塞”几个字受到了不小的惊吓,以为自己患上了急性中风,会马上瘫痪、失语等。“我的身体一直都比较好,平时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所以这个检查结果可以说是让我措手不及。”王女士说。稍稍定神后,她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医院的神经内科门诊就诊。
“腔隙性脑梗塞在中老年人中其实是比较常见的。”山西白求恩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护士长王育宁介绍,有相关数据显示,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率相当高,占脑梗死的20%-30%。腔隙性脑梗塞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的基础上,因为硬化、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形成微小的空洞,即所谓的“腔隙”。需要注意的,是“腔隙”不一定等于腔隙性脑梗塞,例如老年人的脑小动脉硬化造成血管与脑组织之间的间隙扩大;间隙中液体成分较多,容易在核磁共振成像中表现为腔隙样的改变。这种所谓临床下的腔隙灶往往在做脑部CT或核磁共振检查时才被发现。
通常来讲,绝大多数腔隙性脑梗塞不会产生临床症状,它常发生在大脑的基底节、丘脑等部位,由于病变范围较小,往往不易察觉,直到MRI或CT检查时才被发现。
高血压等是危险因素
王育宁介绍,“腔隙性脑梗塞”的形成有众多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是最常见的腔隙性脑梗塞的风险因素之一。”他说,这是因为长期高血压会损害小血管壁,增加了血栓形成和血管疾病的风险。其次就是动脉硬化,它可能导致血管狭窄或完全闭塞,从而产生腔隙性脑梗塞。而糖尿病可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就将增加腔隙性脑梗塞的患病风险;高血脂(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可导致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形成斑块并限制血液流动,从而导致腔隙性脑梗塞。
“还有吸烟和年龄因素。”王育宁说,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并使血管变得更加易于收缩。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逐渐变得脆弱,容易受到损伤。这都会增加腔隙性脑梗塞的风险。
发现“腔梗”不必太过紧张
“腔梗的发展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很多人是因为年龄大了的增龄性改变,并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王育宁表示,自己经常在门诊看到一些拿着CT或核磁共振片子的人紧张异常,就是因为检查报告上写着“腔隙”或“多发性腔隙”的字样。但实际上,完全没必要。
王育宁介绍,腔梗的病因不一定是小血管病变,大动脉病病变或心源性栓塞亦可导致“腔隙性”病灶;小血管病变也未必就是腔梗,也可导致面积较大的梗死。换句话说,虽然小动脉闭塞性脑梗塞多表现为“腔隙性”,但“腔隙性”梗死未必都是“小动脉闭塞性”。不过对于没有任何症状,经医生查体又是正常的人,应由医生结合片子作出具体分析,不要一概先入为主地认为就是脑梗塞。另一方面,即便是腔隙性脑梗塞,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没有造成严重危害,也不必要担心。“只要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以后定期的做健康体检就可以了。”
那腔隙性脑梗塞需要治疗吗?对此,王育宁表示,总体来讲,无临床症状的腔隙性脑梗塞无临床意义,无需给予相应治疗。但对于有症状的腔隙性脑梗塞病灶,必须积极治疗和干预,以免病情进展,治疗一般以控制原发病为主,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符合溶栓条件则须静脉溶栓治疗。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对于已形成的病灶,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可避免新的病灶形成。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腔隙性脑梗塞虽然症状较轻甚至无临床症状,但如果不加以控制,易致残甚至致死。腔隙性脑梗塞的患者应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治疗,主要是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扩张脑血管的药物以及活血化瘀类药物等等,同时还要注意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如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炎、肺气肿等,应积极治疗。
预防从生活方式入手
对腔隙性脑梗塞的预防,主要从生活方式上入手。“比如,有高血压的,要控制高血压;有糖尿病的,要确保良好的血糖控制;有高血脂的,要通过健康的饮食、合理的体重管理和药物治疗(如果需要)来控制血脂水平。”王育宁说。
另外,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采用均衡、多样化的饮食,坚持适度的体力活动等都有助于降低发生腔隙性脑梗塞的风险。“适度的体力活动对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建议大家参与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王育宁说。同时,建议大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并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最后,王育宁强调,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降低腔隙性脑梗塞发作的风险。对于个人情况,还是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取具体的预防建议和指导。(山西晚报记者 张梦莹)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工程建设加速、外贸增长强劲……各行业锐意进取助推中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
- “筑巢·中国美好人居70年展”启幕,超5000名设计师参展
- 昆仑万维2023上半年营收24.3亿 大模型商业化落地
- 粮食生产第一大省的增产密码
- 降雪致哈尔滨机场取消26班航班
- 中国商飞C919订单已达1061架
- 长征故事|晏福生:长征途中被开了两次追悼会的独臂将军
- 北宋隐士林逋作品重回杭州 百余件故宫文物在浙亮相
- (走进中国乡村)东北黑土地“春耕序曲”:农民青睐新科技
- 这六个动作可降低瘢痕出现的风险
- 中国已办理不动产“带押过户”超18万件
- 台风“三巴”深入北部湾 广西海事防台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
- 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各项奖项出炉
- 巴基斯坦西南部发生自杀式袭击 已致10名警员死亡
- 俄媒:普京表示已签令批准新版《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
- 中美俄三国学者线下对话 共议全球发展与未来
- 2024第十届中国诗歌春晚在京举行 献上诗歌文化盛宴
- 韩国执政党党首称有必要尽快停止尹锡悦执行总统职务
- 湖南一高职院校学子勇救3名落水少年
- “沉浸式”人文体验剧《遇见娘子关》成功试演
- 热门推荐
-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与考古系列学术研讨会在呼伦贝尔举行
- 河南打通全流程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格局 2万名医学毕业生服务基层
- 美国空袭叙伊已致近40人死亡 伊拉克指责美国撒谎
- 韩国近期强降雨已致47人死亡 近2万人疏散避险
- 和评理|选择保护主义这条歧途,欧盟将错过绿色转型的未来
- 指尖上的艺术 成都市非遗面塑传承人捏了5000余只大熊猫
- 中央财办谈房地产工作: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
- 一年省4826万元!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惠及医生和患者
- 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优化支付服务
- 金沙江上游拉哇水电站大坝填筑突破1000万立方米
- 把“世界超市”义乌搬上京东 京东9.9超省日打造靠谱版“9.9包邮”
- “金胡杨”迎来克拉玛依乌尔禾旅游热
- 加拿大拓展新的经济移民途径以助有技能难民填补岗位空缺
- 山西忻州:充足电力赋能智慧农业春耕春种
- 辽宁: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资金投放力度
- 【央广时评】珠海航展规模空前 尽显逐梦长空的中国力量
- 对乌以高额军援,美国计划推进难
- 取快递玩出新花样 消费者:刷脸镜头高够不着
- 或吸引更多药店进驻 短视频平台发力“卖药”?
- 四川南充:包粽子写书法 海外留学生沉浸式体验端午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