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艺术 成都市非遗面塑传承人捏了5000余只大熊猫
中新网成都9月6日电 题:指尖上的艺术 成都市非遗面塑传承人捏了5000余只大熊猫
作者 祝欢
搓一个圆圆的脑袋,揉好手臂、耳朵和脚,放置捏好的粉色蝴蝶结和绿色竹子……不到5分钟的时间,一只头戴蝴蝶结手抱竹子的大熊猫便在成都市非遗面塑传承人张龙贵手上跃然而出。
据了解,面塑是指以面粉、糯米粉、甘油等为原料制成熟面团后,用手和各种专用塑形工具,捏塑成花鸟、鱼虫、景物、器物等具体形象的手工技艺,俗称捏面人。在父亲和爷爷的耳濡目染下,张龙贵9岁便开始学习面塑制作技艺。
在面塑制作的过程中,大多数时候是一个人潜心创作,将一件作品反复做,反复修改,这样的生活极其枯燥,同时还要面临销路问题,这让张龙贵想过放弃。“这是我们的传统,还是不要扔了。”父亲的一句话让张龙贵一做便是39载。
如今已经年近五旬的他,捏得最多的便是大熊猫,在39年的从业生涯里捏了5000余只大熊猫。“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这个形象也深受大家的喜爱,在四川栖息着很多大熊猫,很多游客来四川也想要带点‘大熊猫’回去。”张龙贵表示,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形象是他手中的“常客”。
随着时代的变迁,除了大熊猫,张龙贵手下面塑的题材也在不断更新,创新了很多形象。“以前只有十二生肖等传统的形象,如今我们会选择当下流行的形象以及客户定制的形象进行捏制。”张龙贵表示,自己会选择当下游戏里的形象和动漫里的卡通形象等形象进行制作。
一张长桌、几把椅子、一个展柜……张龙贵平时就在自家的小院里工作。张龙贵在这里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成都老茶馆》作品,这个作品通过面塑的形式,生动还原了成都老茶馆内的景象。喝茶、掏耳朵、下象棋……张龙贵前往老茶馆仔细观察了一番,回到家完成了这个有着十多个人物以及数十个元素的作品。“人物的神态和衣物上的纹路,都需要细致入微地处理。”张龙贵表示。
张龙贵工作台后的展柜摆满了他的作品,有怒目圆睁的关公,有端着蟠桃的侍女,有钓鱼的姜太公,一个个精致非凡的面塑展示了张龙贵出色的技艺。在展柜上,一个稍显稚嫩的金色面具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我14岁大儿子的作品。”张龙贵表示,自己的两个儿子目前都对面塑非常感兴趣,他们也跟着自己一起学习。如今,张龙贵将自己从父辈手中学到的技艺继续传承给了下一代。在节假日忙不过来的时候,张龙贵的大儿子也会来帮忙。
虽然从事面塑工作的人越来越少,张龙贵依然坚持了下来,还收了8个徒弟。徒弟们在遇到困难时,还时常来找张龙贵请教。不仅如此,张龙贵还走进社区、学校,向居民和学生面对面宣传面塑,传承面塑这一技艺。
作为传承人,张龙贵将继续加强自己的技艺和创新。“接下来,我也会继续利用非遗进社区、进学校的机会努力宣传面塑,让更多的人了解面塑,爱上面塑。”张龙贵希望能将面塑这一非遗传承下来。(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潘功胜:前9个月人民币跨境收付39万亿元,成中国第一大跨境收付币种
- 中法艺术家携手新媒体艺术促文化交流
- 北京报告两例猴痘病例
- 河北沧州黄骅港至莫斯科中欧班列首次开行
- 涉及老年人财产、赡养等问题 最高法发布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行第七届“难忘的旅华故事”征文比赛颁奖仪式
- 南怀瑾纪念展在沪开幕
- (进博故事)“进博认证”助外企扎根中国
- 19种情形可免罚 青海出台生态环境轻微违法免罚办法
- 2000多家企业齐聚第八届中国—南亚博览会
- 多地试行免费接种,HPV疫苗“焦虑”能缓解吗?
- 坏了一颗牙竟被拔29颗 老年人口腔治疗乱象调查
- 吉尔吉斯斯坦媒体人在新疆阿合奇县感受“非遗”魅力
- 红枣地里摸爬滚打 新疆兵团“95”后发明智能红枣联合收获机
- 上海探索癌症防治关口前移 公益实训赋能基层医务工作者
- 第九届同江中俄边境文化季启幕 8年接待中外游客超200万人次
- 共赴大师百年期待 李叔同主题艺术雅集天津启幕
- 侨乡丽水机场取得“国际身份证” 计划今年年底建成试飞
- 百幅明清楹联在甘肃兰州展出
- 官方通报贵州一诊所涉及“医托”:已移交警方核实处置
- 热门推荐
-
- 韩国外交官:韩中建交以来硕果累累 正保持各层级交流合作
- 电影《不虚此行》上影节首映 胡歌称自己被影片治愈
-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专家提出中国钢铁工业三条减碳路径
- 中新文娱评千万粉丝网红“王妈”塌房:别一边吃饭一边砸碗
- 中国电科2025年度工作会议:打造更多科技自立自强大国重器
- 彭绍民:行医一时,鞠躬一生
- 希腊重磅文物展将于明年亮相三星堆博物馆
- 气候变化大会释放能源转型新信号
- 《自然》最新评论文章:室内空气污染及健康影响需要全球行动应对
- 2024年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降幅扩大 环比降幅收窄
- 陕西神木:文旅创新发展为经济注入新动能
- 微电影《五十七公里》与观众见面 “雪山愚公”故事触动心弦
- 五一档电影: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 国家药监局:加快儿童用药审评审批
- 辽宁首届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演出季让高雅艺术走近百姓
- 多车次火车票已售罄!中秋假期“2小时高铁圈”短途游火爆
- 重庆市连续8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机器智能的里程碑 AI操控无人机能力超越人类冠军
- “微度假”兴起,露营产品跳出“同质化”才有吸引力
- 《珠帘玉幕》登顶Netflix,2024年优酷多剧集登顶全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