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提升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水平
聚焦优势产业产区,发挥示范基地带动作用
推动提升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水平
农业农村部今年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共有178家。
农业全产业链是指围绕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将农业研发、生产、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各个主体连接成有效衔接、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目前,全国已累计建设180个优势特色乡村产业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超过4.6万亿元,辐射带动1000多万户农民。
示范基地创建涉及粮油、蔬菜、水果等类别的产品,将从构建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立按标生产制度、强化全程质量控制、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精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等方面,推动提升全产业链标准化水平。
以农产品“三品一标”为导向
增加高品质农产品供给,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
2022年,农业农村部发出通知,启动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示范基地创建,是立足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以标准化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加高品质农产品供给、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截至今年8月,累计认定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6.8万个,建成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48个,绿色食品(有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41个。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助力农业实现高质高效,需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示范基地创建正是以农业生产“三品一标”为路径、农产品“三品一标”为导向,在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提升基地按标生产能力等重点领域全方位发力。通过聚焦优势产业产区,高标准创建一批示范基地,创新全产业链标准化模式和协同推进的长效机制。
稻米、茶叶、香菇、葡萄……从名单中可以看到,示范基地创建,瞄准的是一个个具体产品单元。
作为首批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聚焦鲜食玉米产业深加工,在当地串起一条产业链。“鲜食玉米主打的就是新鲜和口感,对品质要求高。我们在农资采购、田间管理、采收、产品研发检测、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标准制定。”公司副总经理刘友刚说,公司与省内3000多户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带动省内外21家速冻鲜食玉米企业协同发展,还与江南大学合作建立了玉米、果蔬食品联合研究中心,不断提升加工产品附加值。
“入选的首批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在生产规模、产业布局、总产值等方面均达到相应门槛,具有较好的全产业链标准化实施基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有关负责人说,同时,优先支持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脱贫县等区域的有关主体,以及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基地申报。
以产品为主线、质量控制为中心
在农业生产各环节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
在四川仁寿县德康农牧有限公司,养殖场配套了全自动料线、智能环境控制、智能生产监控、生产管理记录等系统,让养殖过程有“标”可依。“利用示范基地创建的契机,通过政府搭台、农科院所提供技术指导、基地单位链接养殖端和加工端,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养殖产业,带动主体全方位提升。”仁寿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泽文说。
为确保创建质量,创建主体采取“基地单位+技术单位+主管单位”联合创建模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其中,技术单位负责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构建和标准化实施技术指导;基地单位在技术单位指导下,制定适合生产实际的全产业链标准综合体,制定简明易懂的生产模式图、操作明白纸和风险管控手册,建立严格的标准实施制度,严格落实按标生产和经营,全面展现标准实施效果。
“标准化”是示范基地打造的关键词。专家指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仍存在主体分散、链条不畅等薄弱环节,迫切需要发挥标准化在农业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
“构建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是此次示范基地创建的一个重要方面。”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主任钱永忠说,创建过程中要以产品为主线、质量控制为中心,在农业生产各环节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加强农业全链条、全要素、多层次的高质量标准供给和协同应用,用标准化推动产业化,以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舌尖上的味道怎么量化?目前,我国已建立有关农产品品质指标数据库,制定农产品质量分级国家和行业标准99项。在赣南脐橙产区,当地已制定颁布相应技术标准16项,设置“果实大小、糖度、外观瑕疵”等脐橙分选分级指标,同时也对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度、可食率等理化指标提出了要求。
钱永忠说,在当前基础上,要按照“有标贯标、缺标补标、低标提标”的原则,编制全产业链标准体系表,加快产地环境、品种种质、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关键环节标准的制修订,逐步建成布局合理、指标科学、协调配套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构建,涉及产加销上下游贯通联动,对农产品加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产品加工业在农业全产业链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撑力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表示,要通过工业4.0与食品制造的融合,将信息化、智能化的先进技术应用于食品生产、加工、包装全过程,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再工业化和迭代升级。
以先进标准为引领
推动产业、技术、品牌、服务深度融合
“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部将在全国创建300个左右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打造标准化引领农产品质量效益竞争力提升的发展典型和两个“三品一标”协同发展的示范样板。
目前,首批示范基地创建正如火如荼。翻开农业农村部制定的示范基地创建考核评价指标表,表中清晰罗列了现代农业模式先进、全产业链整体推进、标准化实施高效、产品质量优良、综合效益显著等5项指标,每一项又细分为3—7个二级指标,分别赋予相应分值。
“示范基地采取‘先创建、后认定、再推广’的形式,统一纳入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示范项目管理。”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有关负责人说,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按照“成熟一个、验收一个”的原则,确保最终认定的基地在全国范围内能真正发挥出示范带动作用。
在浙江建德市,草莓全产业链产值超46亿元。市草莓产业协会会长李建伟表示:“全链条发展草莓产业,除了加快草莓生产数字园区建设、培育休闲采摘等新业态等,我们还制定了人才品牌培育方案,针对性开展栽培技术、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等方面培训,突出以技提质、以技增产。”目前,全市已培育“草莓师傅”6000余人、职业能力认定900余人,带动各地近5万名农民,户均收入超20万元。
“通过在全产业链各环节推动标准落地,有望将更多中小农户纳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体系,培育一批按标生产的示范合作社与种养大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先进标准为引领,将推动产业、技术、品牌、服务深度融合,用标准贯穿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打造一批产业链长、质量效益高、辐射带动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带动区域产业整体提档升级。
(人民日报记者 郁静娴)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气候行动”漫画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 广西玉林打造“世界香料之都”
- 哈尔滨市:今年前9个月新签约落地招商项目154个 同比增加21个
- 把滇式月饼卖到东北 老牌国货直播电商谋新路
- 泰国警方:尽最大努力确保中国游客安全
- 大型交响合唱《道德经》西安首演 中华文化以声共鸣
- 【在希望的田野上】科技赋能 助力秋粮生产
- 第十四届家博会开幕 “银发族”智慧养老设备成“新宠”
- 周鸿祎谈人工智能:把大模型拉下“神坛”赋能百行千业
- 广西立法护航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 鼓励开拓国际市场
- 7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328元 下调15个基点
- 美国首都华盛顿经历“暴力周末” 凶杀案同比上升40%
- 不夜长沙,有多少种新玩法?
- 破解人才培养难题 养老护理员何时能评上“八级工”
- 日本一火车站发生袭击事件 两名乘客被推下站台
- 假如我走了遗嘱是对所爱之人的保护
- 菲律宾以东热带低压生成 预计趋向海南岛东部到广东西部沿海
- (经济观察)中国提速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 (身边的变化)“网红局长”汤化雨的战国赵北长城情结
- 波音又叒叒叕出事了!降落后竟发现机身面板少一块
- 热门推荐
-
- 国医大师禤国维谈夏至节气与养生
- 中新教育 |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福州举行 科技让师范教育“活”起来
- 让异地就医有家可“依” 浙大儿院为部分患儿提供免费住宿
- 西安北站内近百米高铁桥梁华丽转身
- 俄军三防部队司令及助手被炸身亡
- 北京市解除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传承京剧艺术 张君秋纪念馆在江苏镇江落成开馆
- 辽宁公安严打涉林、涉野生动物资源犯罪 已收缴野生动物18万余只
- 广西迅速开展灾后抢修 全力保通信恢复居民用电
- 上海和福建三明携手 产教融合促发展
- “物流之都”临沂搭乘“丝路”快车 探索国际商城建设路径
- 游戏公司前员工非法获取游戏源代码 “自立门户”“换皮”上线半年盈利1.5亿元
- 俄军舰艇编队抵达委内瑞拉
- 广州近期雷暴天气频繁 部分河段潮位或超警戒
- 20余家粤港澳大湾区媒体打卡雄安
- 南美国家领导人会议举行 卢拉吁重启地区一体化机制
- 海底捞把“业务管理”搬上飞书,自建、集成应用数超300个
-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千年古器从沉睡中“苏醒” 从此有了“中国”
- 两岸艺术家共绘武夷山作品展台北开幕
- 北京车展阔别四年明日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