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雄兵出击》发布“初心”特辑 两场戏揭露幕后“硬仗”
中新网北京9月19日电 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19日发布“初心”特辑,通过影片中两场重头戏的幕后故事,向观众展现《志愿军》三部曲的拍摄初衷与历程。将观众拉回至70年前,重温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和中国军民共同守护的信念。
《志愿军:雄兵出击》作为《志愿军》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了从如何决策出兵,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打响第一、二次战役这一阶段的故事。影片将于2023年9月28日全国上映。
高度还原敬历史!新中国首次亮相联合国彰显大国尊严
《志愿军》三部曲与以往抗美援朝题材影片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以全景式、多维度的方式展现这场“立国之战”。第一部故事围绕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打响的第一、二次战役展开,负责在松骨峰阻击敌军的38军戴如义(魏晨 饰)、杨少成(尹昉 饰)、孙醒(陈飞宇 饰)等人,将在这一部登场。第二部随着战事发展,将会出现新的角色,如63军李想(朱一龙 饰)、傅崇碧(吴京 饰)、蔡长元(韩东君 饰)等。第三部描写和平谈判开始,边谈边打,上甘岭战役、板门店停战谈判等,将在最后一部重点呈现。故事时间跨度长达三年,完整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脉络。关键性的人物多达200多个,既有领袖将帅,也有无名战士,个体命运和时代风云交相辉映,为观众展现一场恢弘磅礴的战争群像。
导演陈凯歌坦言这是“从影以来拍摄时间最长的一次,就是想把它拍好”。从人物造型到场景,有史料可依的部分都力图还原。其中,新中国外交代表团第一次亮相联合国,是三部曲中第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的重头戏之一。彼时大使衔特派代表伍修权(张颂文 饰)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安理会,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出席联合国相关会议,这段经历也成为中国外交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此主创们根据当年的历史资料,搭建了一个1:1还原的联合国场景,演员张颂文在第一次进入这个场景的时候十分震撼:“基本上和现场图一模一样”。高还原度也让饰演唐笙的章子怡“感受到73年前那一个庄严的时刻”。
除场景外,演员的形象动作也要求复刻当年的影像,伍修权的举手投足都将在电影中重现,既有“将军外交官”的果敢和威严,也彰显新中国的决心和力量。正如美术指导陆苇所言:“拍联合国会议,就得特别真实。伍修权代表新中国在这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个瞬间,中国人民等得太久了”。
松骨峰上敬英雄!手栽一棵松树重现志愿军不屈意志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松骨峰阻击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以百人之力,与美军激战五个多小时,连续击退五次进攻,完成了阻止美军向军隅里逃窜的任务,为此3连付出了重大牺牲的代价。战事之惨烈世所罕见,中国人民志愿军也凭此一仗打出威名、震慑了美军。为表现战斗的惨烈和战士们的顽强,演员们穿梭于“枪林弹雨”之间,与炸点木屑“近距离接触”,力争重现当年3连的勇敢坚毅。这场战役的拍摄同样是对主创们的考验,尝试了镜头调度复杂的空中拍摄,摄影指导赵非表示:“虽然拍摄很艰苦,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们是在向英雄致敬。”
松骨峰上到底有没有松树?历史上并无详细的记载,但导演陈凯歌希望可以有一棵真实的、活着的松树立在那里,在他看来“松树在我们的文化内涵中是勇敢与坚贞的象征”,这与志愿军战士们、乃至所有中国人的气节是一致的。同时能够使“松骨峰”这个地方更加具象,突显战役的悲壮。为此,剧组真的栽下一棵松树,让它与“战士们”一同经历了战火。如今这棵松树依旧在原地茁壮生长着,它见证了一群人如何回溯70年前那段动人心魄的故事。
在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中华儿女献出了青春甚至是生命,他们为什么能如此奋不顾身?我们又为什么要深刻记住这段悲壮的往事?70年前,一群人以命相搏,换来祖国70年的和平与发展,他们的贡献值得被后世铭记。70年后,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依旧能给予年轻人无限的力量。
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领衔出品,中国新闻网等联合出品,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发行,陈凯歌执导,影片将于2023年9月28日全国上映。(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千年寿纸”遇见“大国工匠”:指尖翻转 超今冠古
- 破冰行动守护春运 吕梁山打冰青年军为铁路隧道“拔牙除刺”
- 这项“梦幻”化石研究关联人类听力 1.2亿年前中耳结构演化获揭秘
- 重庆已建成2500多个“无废城市细胞” 覆盖衣食住行
- 美国一小学发生枪击致两名学生受伤 警方:既可怕又可悲
- 响堂山石窟:艺术史上与众不同的一笔
- 强降雨过后 谨防这些病
- 引江济淮工程重要节点取得新进展
- 交通运输部:7月8日-7月14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
- 过夜团队游有奖励 福建福鼎拓展港澳客源市场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沈文彬:“打铁必须自身硬”
- 孟菲斯动物园为“丫丫”办告别派对 网友:祝一路平安
- 风从草原来 “新边地书写”能为文学带来什么?
- 中俄界江乌苏里江虎林段“文封江” 比往年晚十几天
- 英特尔:深圳在数字经济应用层面领先全球
- 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李美金去世 家乡亲属为其送行
- 直击宜兴铁路全线开始铺轨
- 俄军非战略核武器演习第一阶段拉开帷幕
- 海丝中央法务区发布“十大警安法务科技应用产品”
- 中国残联先期筹措500余万元款物支援西藏地震灾区
- 热门推荐
-
- 马来西亚举办“一带一路”漫画集和评论文集推介仪式
- 当代小剧场“后起之秀”:有勇气不断重来,坚持忠于自己
- 8月27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与前一天持平
- 听说了吗?2045年前 中国要在月亮上“安个家”
- 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塔费拉:“期待峰会为延续中非友谊提供动力”
- 柴达木盆地实现找矿新突破 发现各类矿产100余种
- 陕西榆林靖边回应“游客踩着丹霞地貌拍照”
- 12月1日起全面开通!事关长沙住房公积金提取,最新发布
- 广铁大幅提升端午假期运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 《2023中国电子信息工程科技发展十四大技术挑战》一书在北京香港同步发布
- 引领鞋类设计风潮 首届“红靴奖”颁奖典礼在浙江温州举行
- 中法艺术家走进浙江千年古镇 “蹲点”描绘中国乡村之美
- 6月25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与昨天持平
- (新春走基层)百幅“新年画”亮相海口:与时俱进中 年味依旧浓
- 山西推动就业社保高频服务在“家门口”办理
- (身边的变化)行走在大漠深处的“驼峰文物保护队”
- 疫情防控常态化,如何坚持做好个人防护?
- 韩国警方开始强制驱离阻止逮捕尹锡悦的集会人员
- 扎根西北的生物医药探新者:逆流而上更能出彩
- 国际社会:对中国游客和投资者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