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迎来“摘镜”热,手术能治愈近视吗?
暑期迎来“摘镜”热,手术能治愈近视吗?
专业人士提醒,手术并不能解决近视带来的眼球结构变化问题,术后需每年做相应检查
阅读提示
每年夏季是我国近视手术高峰期。专业人士提醒,手术仅仅是“摘镜”,并不能解决近视本身带来的眼球结构变化,手术后需每年进行相应检查。同时,手术并非矫正和控制近视的必选项,应谨慎选择。
高考结束、毕业季到来后,医院眼科迎来近视手术高峰,高中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是主要群体。饱受近视困扰的年轻人,出于颜值、体检、专业选择等原因,往往集中在暑期选择“摘镜”。
高中生近视率超80%
小陈从小立志做一名警察,然而,近视700多度的他了解到,报考警校对视力有一定要求。因此他“考前就计划好要‘摘镜’,高考结束后就迫不及待来准备做手术了”。
爱美的小楠打算毕业后结婚,“摘镜”是她送给自己的暑期礼物。车辆工程专业的20岁大三学生小穆,300度近视,他选择手术的原因是喜欢打篮球等运动,认为“戴眼镜不方便”。还有一些是父母做了近视手术后,主动带孩子来做。
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其中高中生为81.2%。每年夏季是我国近视手术量高峰期。
今年发布的《中、欧国际近视手术大数据白皮书2.0》显示,2023年我国每千人中有1.5人进行近视手术,与2021年相比有所提升,手术人群平均年龄为24.7岁。
据了解,目前,近视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角膜屈光手术和眼内屈光手术。如全程用飞秒激光的全飞秒手术、适用于高度近视、角膜薄患者的超薄半飞秒手术、不切削角膜只植入人工晶体的ICL手术。患者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往往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价格、手术时间、恢复周期等。
北京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熊宁介绍,近视手术没有好坏之分,不同患者的眼部情况不一样,适合的手术方式也不同,它取决于患者的个人情况,包括近视度数、角膜厚度、眼部健康状况以及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需求。这些因素都需要由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进行严格、仔细评估。
手术并不能治愈近视
手术可以治愈近视吗?记者采访发现,很多人认为手术能治愈近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严格来讲,手术仅仅是‘摘镜’,即通过手术手段,把眼镜的屈光度施加到眼球上,让眼球能够匹配过度生长的度数。”近日,在国家卫健委组织的发布会上,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魏文斌强调,手术并不能解决近视本身带来的眼球结构变化,近视手术后仍需要每年进行散瞳检查,以防出现近视相关的眼底并发症。
《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也指出,应当注意手术只是矫正了屈光度,并未从根本上治愈近视,近视术后仍有部分人群的度数还在增加,因此术后仍要注意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过度用眼。
近视矫正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年龄段人群,医学上建议年龄段是从18岁到50岁之间,超过50岁有可能会伴有除了近视以外的老花问题。魏文斌提醒,手术矫正必须在18岁以后进行,青少年眼球发育尚未结束,不宜进行手术。
此外,近视手术也有绝对禁忌证,例如,圆锥角膜或其他类型的角膜扩张、重度干眼症、眼部活动性病变或感染、尚未控制的青光眼、影响视力的白内障等一些眼部疾病。还包括全身结缔组织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焦虑、抑郁等严重心理和精神症状,或者患有无法配合检查和手术的疾病,如癫痫、癔症等。
能否做近视手术需要医生检查后判断,适合哪种手术方式,需要医生综合术前检查的眼部数据以及平时的用眼习惯,量身定制适合的近视手术方案。
手术并非近视矫正和控制必选项
熊宁强调,无论选择哪种手术方式,术后护理和恢复都很重要。患者应遵循医生指导,按时用药、定期复查,并注意眼部保护,以确保手术效果达到最佳。
“不能熬夜、长时间看电子屏幕,少吃辛辣油炸食物,以免眼部干燥、疲劳,破坏眼表健康。”世界屈光手术及视觉科学学院(WCRS)会士、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屈光分委会副主委、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屈光手术学组组长王铮提醒,手术准备期要比平时更加注意保护眼睛。
同时,也要提前做好“停镜”等系列准备,如软性球镜停戴1周以上,软性散光镜及硬镜停戴3周以上,角膜塑形镜停戴3个月以上。
“需要强调的是,揉眼睛可能会破坏角膜形态,而近视手术必须等角膜形态恢复后才可进行,所以切记不要揉眼。”王铮说。
魏文斌介绍,常见的近视矫正方法,包括佩戴眼镜和进行近视手术。佩戴OK镜后通过压力塑形角膜,减少角膜屈光度,可以做到仅夜晚佩戴就矫正近视。研究显示,OK镜具有防止近视进展的作用,但由于它接触角膜,对于近视防控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所有近视患者一旦确诊,即应配镜矫正,并定期验光复查,否则时间一长,不仅会加快近视发展,还会影响儿童的正常视觉发育。“暑假期间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用眼方法,这是预防近视最重要的手段。”魏文斌说。
专业人士还强调,手术是近视矫正和控制方式之一,但并非必选项,即便技术成熟,毕竟属于眼部手术,要保持谨慎。(工人日报 记者 姬薇)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藏军区总医院成功开展全区首例单孔胸腔镜下胸腺瘤切除术
- 虚实结合“艺气风发” 2022年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开幕
- 日本九州岛发生5.4级地震 震源深度150千米
- 吉林迎今春首场透雨 土壤缺墒区域减小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阮英:打造甘肃金昌为新能源电池供应基地
- (文化新纪行)为古籍“疗伤” 助文脉赓续
- “扎西德勒”第五届西藏网络影像节征集活动启动
- 北京调整住房限购政策
- 广东逾200个镇街遭遇暴雨 广州一地降雨超200毫米
- 点燃暑期文旅消费还需“稳准优”
- “价值观异于常人”?3次应聘未果
- 德国总理朔尔茨未通过议会信任投票
- 海南三亚牵手古都西安 共谋旅游发展新机遇
- 【图解】支持政策加力扩围 消费市场呈现以旧换新热潮
- 俄称卢甘斯克一大巴车遭袭 已造成2人遇难31人受伤
- “千年古城”湖南零陵壮大集体经济 激活乡村振兴强动能
- 重庆启动2024年“百万人才兴重庆”引才计划
- 乌梅汤2.0版本正式上线 中药代茶饮你下单了吗?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超110亿元!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大笔融资完成
- 热门推荐
-
- 特朗普要求美国最高法院暂停执行TikTok强制出售令
- 刘斯奋艺文生涯七十年学术研讨会在穗举办
- “超声+ AI算法”新技术 提高肝包虫病早筛率
- 春运临近 乒乓球过不了火车安检?出行提示来了→
- 来海南儋州过年,这篇攻略就够了!
- 情侣拒绝采访被主持人劝分手?栏目组:涉事职工已停职
- 作家葛亮的南方图志
- 重庆发布低温雨雪冰冻IV级预警 将迎今年首场大范围雨雪天气
- 河南纪念老子诞辰2595周年
- 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 音乐节、小剧场解锁旅游新玩法
- 买演出票遭遇退票难、“柱子票”,中消协发声!
- “不再爱看任何vlog”登上热搜 vlog的黄金时代过去了吗
- “提供逾2000个岗位” 乌鲁木齐举办特色产业专场招聘会
- 马来西亚一小飞机坠毁
- 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发生4.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福建评出气候康养福地 推动“福文化”文旅经济发展
- 外国人来华支付更便利 上半年“外包内用”交易额同比增超7倍
- “飞机医生”为四吨“心脏”手术:拆卸步骤百余项 通力配合丝毫不能差
- 拿什么帮孩子挡住整形的诱惑
- 江西南昌:“互联网+智慧护林” 助力乡村生态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