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高温天气,在饮食上应该这样养生→
中新网7月5日电 国家卫健委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记者在会上问:现在多地都是高温天气持续,在调整饮食习惯方面,需要注意哪些能够避免暑气伤身?需不需要注意一些特别是夏天需要注意的饮食禁忌?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鲁艺介绍,小暑节气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进入小暑以来,很快就要进入伏天,气候变得非常炎热,而且同时也越加闷热和潮湿。在这个时节内,人们很容易感觉到精神非常疲惫,而且出汗很多,会觉得口渴多汗,会觉得脘腹涨满,有时候会感觉到恶心,甚至感觉到腹满腹泻、胸闷气短一系列症状。之所以出现这些症状,跟暑邪的特点有关,暑邪第一个特点是热邪,它有热邪的特点,容易耗气伤津,造成疲惫。第二个特点是湿邪的特点,湿性重浊黏腻,很容易困脾,造成脾胃运化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它又容易困表,造成头疼、头重如裹、身体酸重等等一系列的症状,所以在饮食上主要针对热邪和湿邪这两个特点来养生。
首先,对于暑热之邪,可以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性味偏寒凉的食物,当然这是在脾胃不虚弱的人群中这样提倡,比如可以吃一些绿豆,还有像丝瓜、黄瓜、冬瓜,这些食物性味比较甘淡,有一定的清热化湿的作用。另外,也可以针对湿邪的特点,选择一些健脾燥湿或者健脾化湿的一些食物,比如说像莲子、山药、薏仁、陈皮,这些都有相应的功能。另外,对于湿邪困表,可以选择像苏叶、藿香、砂仁这些食物,可以燥湿解表,同时还可以芳香醒脾、开胃,缓解在夏天饮食脾胃不好、食物消化不好这些问题。
在禁忌方面,特别要注意在高温的时候,人们喜欢吃过度寒凉的食物降体温。但是在中医养生的观点里,夏季高温时节,阳气更多浮于表,而在内里的阳气往往是偏于虚的,因此要特别注意春夏养阳,不能过度贪食寒凉的食物,以造成寒湿困脾的现象。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俄外交部宣布禁止18名英国公民入境
- 新漫评:冲闯黄岩岛?小心变“炮灰”
- 发现休闲新亮点
- 广西多彩民族“快闪”演出亮相维也纳街头
- 清华牵头研发设计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
- 【文化评析】人们期待的三星堆旅游会是什么样
-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 演唱会买到“柱子票”,能退票吗?
- 广西贵港江河水位超警 海事部门指导船舶做好防汛工作
- 减肥人“减”出上市公司,减肥和挣钱,哪个更难?
- 广州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全线廊体顺利贯通
- 广州空港经济区中央商务区会展中心二期项目钢结构首吊成功
- 上海浦东2024年重大工程计划投资创新高 多个与东方枢纽相关项目加快推进
-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体系拉萨试验站成功举办西藏蔬菜现场观摩会
- 画面公开!胡塞武装称首次用自产高超音速导弹袭击货轮
- 境外低价游、免费游小心是个陷阱
- 516根新轨枕“上岗”护航春运路
- 现实版《周处除三害》 起底“灵修”骗局
- 全国铁路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10日计划加开旅客列车1071列
- 西藏海拔4400多米康马县车厘子丰收
- 热门推荐
-
- 法国总统马克龙:欧洲要拥有独立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的能力
- “周五下班去中国”,韩国人为何热衷游上海?
- 一车“渣滓水”被倒入池塘后……
- 以高新科技为底色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驶入快车道
- 降糖药成“减肥神药”,无需处方也能买?
- 73岁农民大爷自学修文物成圈内“大神”
- 大学生暑期实习为何青睐“时薪制”
- 北京市发布2024年度十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典型案例
- 提升服务小微企业质效 多方共促汇率避险成本降低
- 炎夏清暑化湿 试试这两款汤
- 市场监管总局:规范预付式消费,从三方面强化经营者义务
- 中非文旅专家齐聚浙江金华 探文旅融合赋能中非旅游合作路径
- 联合国秘书长对加沙地带两所学校遭袭深感震惊
-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发言人重申:中方从未也没有兴趣干涉加内政
-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税务局稽查局查处一起未依法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案件
- 今起全国公路网流量将处于高位运行状态
-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集中凸显科技转化成果
- 78个国家和地区共享山西“甜蜜果实”
- 车网互动,反向充电如何获益?
- 走近青铜瑰宝 感受“何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