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青铜瑰宝 感受“何以中国”
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精心策划展览,丰富教育活动
走近青铜瑰宝 感受“何以中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核心阅读
我国青铜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因出土大量青铜器,陕西宝鸡成为享誉世界的“青铜器之乡”。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何尊、逨盘、秦公镈等国之珍宝讲述着古老的历史;丰富多样的展览通俗易懂、设计巧妙,向观众传递知识与文化;“小小讲解员”等一系列教育活动提升青少年的观展体验……人们徜徉于展厅之中,与青铜文物面对面,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宝鸡考察时指出,我国青铜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要加强青铜器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宣传阐释,更好激发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热爱。
器以藏礼,青铜器承载了丰富的先秦时代的礼仪与文化。因出土大量青铜器,陕西宝鸡成为享誉世界的“青铜器之乡”。近日,记者来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探访世代流传的青铜瑰宝,倾听宝藏背后的青铜故事。
文 物
寻宝青铜器
走进位于宝鸡市的中华石鼓园,仿佛推开了历史的大门。园内,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依山而建,高台门阙、青铜厚土的造型,气势恢宏。展厅内,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这里的青铜器,历时长、数量多、种类丰富、价值高。”谈起馆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崔睿华颇为自豪,“漫步其中,就像徜徉在一座展现周秦文化、中华文明的艺术宝库里。”
“镇院之宝”当数何尊——这件西周早期的青铜礼器,通体饰有四条透雕扉棱,整齐有序,极富立体感。器物纹饰华丽,腹部饰有兽面纹,粗大卷曲的兽角翘出器外,颇有动感。器形上圆下方,体现着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何尊的出土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1963年,一个阴雨天,宝鸡贾村镇农民陈堆无意中发现自家后院坍塌的崖面上有亮光。他和妻子搬来梯子、爬到崖上,用手一刨,掉下一件青铜器。后来几经辗转,这件青铜器来到宝鸡市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前身)。
1975年,“全国新出土文物汇报展”在北京举行,这件青铜器被借调参展。专家在清理锈蚀时发现了器内底部铭文。释读铭文后,专家确定了作器者名“何”。这一发现,让这件青铜器声名鹊起,从此它有了新名字——何尊。
“何尊铭文中有‘宅兹中国’4个字——这是迄今发现的‘中国’一词最早的来源。”崔睿华介绍,“宅兹”指“居住在这里”,“中国”指“国之中央”。
何尊铭文中,“恭德裕天”中的“德”字,也颇有特点——
甲骨文中的“德”,左边表示行走,右边是人的一只眼睛,意为看见就直着走过去获得它,表示得到的意思。
西周金文中的“德”,其底部多出“心”字部首,以示道德,有“心”即“德”。何尊铭文“恭德裕天”中的“德”字,不仅展现了字形的变化,同时也表明3000多年前一种新的政治理念——德政的出现。
在专家看来,周人已经产生了“德治”的思想,这套政治秩序开启了中国道德主义的政治传统,影响至今。
精彩不止何尊。不远处,极具历史价值的逨(读作lái)盘,内铸铭文21行372字,以第一人称记述了单氏家族8代人辅佐西周12位天子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第一次印证了《史记》中西周诸王世系的顺序,意义非凡。
墙盘、逨鼎、秦公镈(读作bó)……“青铜铸宝,传之千年。”崔睿华说,“一件件‘国之珍宝’,堪称一部部‘青铜史书’。”
展 览
融合新理念
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诸多青铜器的铭文末尾处,都可见“子孙永宝用”的嘏辞(嘏,读作gǔ。嘏辞,意为祝福语)。
“当时的人们相信,祖先的智慧和品德,会传给子孙后代;后世也会铭记、珍爱祖先的功德与荣耀。”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长宁亚莹说。
岁月流转,青铜瑰宝凝结的祝福与智慧,如何跨越时空,让后人世代铭记?
“对大众而言,青铜器铭文颇为晦涩难懂。”宁亚莹说,因此,展览不能曲高和寡,要让观众看得懂、感兴趣。
“不请讲解员,也能看得懂。”谈及展览目标,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展陈业务负责人郭晶言简意赅。
逨盘旁边的巨幅图板上,逨盘纹饰、单氏家族简介、逨盘记载的周王及单氏家族世系等各类资料丰富,图文并茂。为方便观众理解,旁边还标注了逨盘铭文的大意。
“展览图板中,文字、图片数量相对较多,要尽量避免那种密密麻麻之感。”郭晶说,“我们尽可能在知识信息传递、展陈美观效果之间寻找平衡。”
除了通俗易懂,展现当代价值也是策展的重要理念。
去年,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推出“器·鉴——宝鸡周秦廉政文化展”,阐释文物中所蕴含的厚德养廉、公而忘私、清正自守、光明坦荡等丰富的廉洁思想,受到好评。
“我们通过一组组周秦文物,以器为鉴,弘扬崇廉尚洁的价值理念。”郭晶说,“除此之外,博物院近年来还推出一批独具特色的展览,提升青铜文明在当代社会的影响力。”
“和合与共——古代动物造型与人文艺术展”细数古代艺术中动物纹饰及造型的嬗变,展现蕴含其中的敬畏天地的自然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融合开放的社会观以及崇德向善的道德观;“天下有道——周礼主题展”追溯礼仪文化根源,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礼乐文明……
“展览的目标,就是努力让大家愿意来、看得懂、感兴趣、有体悟,并能把汲取的古老智慧、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下生活,启迪前行脚步。”宁亚莹说。
教 育
滋养青少年
在“宅兹中国”展厅入口处,一幅漫画版何尊映入眼帘——画面色彩鲜艳、风格灵动,颇具设计感。一旁,标注着“姓名”“年龄”“籍贯”“现住址”等何尊的“个人信息”,一目了然。
“很多小朋友来逛博物馆,都要跟这张‘何尊身份证’合个影。”在郭晶看来,青少年“邂逅”青铜国宝,正是中华儿女“穿越历史”的一种独有浪漫。
内容有趣,布展讲究。郭晶说,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的文物展品,摆放高度多为0.75米—1米,比常规高度略低一些,“在不太影响成人观众的情况下,我们希望提升青少年观众的体验”。
前不久,在“宅兹中国”展厅“中国”二字的图板前,一对母子的对话,让路过的郭晶感动不已。
母亲看着图板告诉儿子,“‘国’原始字形是‘或’,即‘戈’加‘口’。‘口’表示居住的城邑,‘戈’就是‘执戈守城’。”
“小男孩只有10岁左右,听完后说,自己长大了想去当兵,也要保卫自己的国家。”郭晶感慨不已,“在博物院里,种下一颗保家卫国的种子,让人感动又欣慰。”
种下“种子”的,还有宝鸡市渭滨区东四路小学六年级学生马梓馨。今年暑假,她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担任“小小讲解员”,为观众义务讲解。
“您看,何尊腹部的兽面纹,浓眉大眼,神奇威严,很有震慑力。”马梓馨边说边鼓起腮帮、瞪圆眼睛,逗笑了不少观众。
今年夏天,共有76名小学生参加“小小讲解员培训班”,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参观者”变为“代言人”。自2015年举办以来,该活动参与人数近千人。
“近年来,我们依托馆藏资源,打造了‘青铜乐坊欢乐行’‘我们的节日’‘铜趣古今’等一批教育品牌。”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宣教业务负责人王睿介绍,博物院已累计举办线下教育活动近千场,覆盖各年龄段人群近20万人次。此外,博物院累计开展进学校、进社区等活动168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有灿烂的青铜文化滋养、悠久的周秦历史积淀,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青少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宁亚莹说。
(人民日报 记者 高 炳)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哈中学者:愿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与中亚命运共同体
- 孙中山等近代粤籍名人书画珍品集中亮相广州
- 汽车市场回升向好有支撑
- 蓄势打造“天空之城” 上海低空经济瞄准“核心产业规模500亿元以上”目标
- 宁夏固原百名学子坐上火车去研学
- 出口货物铁公多式联运业务模式落地新疆
- 一季度长沙新港货物吞吐量超200万吨 创历史新高
- 2023年金融数据出炉 释放了什么信号?专家解读
-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措并举守护“海洋绿肺”
- 视听友好工作组成立 将全面开展视听友好体系建设
- 兴业银行启动2024年“敬老月”活动 并为首批“安愉人生”养老金融服务中心授牌
- 中秋小长假火车票开售,节前部分短途车票紧俏
- 辽宁2023年上半年GDP近1.4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 外媒:乌克兰军方称俄石油码头遭袭爆炸
- 山东驱动经济向“绿”而行 打造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 腊月风和意已春:古代诗人怎么过腊八节
- 春兰盛放吸引兰友 “中国春兰第一镇”线上线下热销
- 桑切斯连任西班牙首相
- 四川绵阳:2岁男孩失散33年终回家团圆
- 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光热光伏项目在迪拜落成
- 热门推荐
-
- 每天吃5-6克洋葱,肝癌风险或降低33%
- 祁连山下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庆祝成立70周年
- 美考虑制裁与华为相关中国芯片公司 商务部:将视情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 医疗机构办养老,难在哪里?
-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推行 你的养老账户开通了吗?
- 我国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多地全力防汛救灾
- 加拿大企业分享参加进博会收获:现在是进入中国市场的完美时机
- 复古市集玩转复古美学 东城持续推特色文化产业园区集群
- 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显磁力 吸引民企投资
- 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西藏口岸贸易活力绽放
- 美国总统拜登被指“记忆力差” 白宫猛烈回击特别检察官
- 春节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3亿人次
- 广西南宁推进公园绿地开放共享 促进沿江体旅融合发展
- 创新引领,激活老年人力资源新动能
- 蔡磊还在冲刺
- 桂林警方实施生态警务 当好守护漓江的“二郎神”
- 卢卡申科证实:普里戈任已抵达白俄罗斯
- 甘陕以“茶”为媒:扩大“朋友圈” 续写“丝路故事”
- 这一重磅论坛香港、深圳同步开幕!李家超、楼继伟、法国前总理都来了
- 侨乡广东梅州灾区见闻:空中救援通道助民众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