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将36种罕见病药品纳入单列门诊统筹支付
本报南宁6月27日电 (记者庞革平)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获悉:该局在国家谈判药落地广西的基础上精准施策,将36种适用于门诊治疗的罕见病药品纳入单列门诊统筹支付,惠及多发性硬化、发作性睡病、戈谢病等多种罕见病的患者群体,进一步提高了罕见病群体的门诊用药保障水平。目前,广西单列门诊统筹支付药品总数达72种。
国家通过谈判将部分罕见病药品降价纳入医保目录后,为进一步保障参保人员基本用药需求,提升门诊用药可及性,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印发了《关于调整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和门诊特殊慢性病药品目录的通知》,新增纳入了一批罕见病药品以及门诊慢性病保障不足的高价药品。该通知自今年6月1日起执行。
“这降低了患者获取药品的门槛,提高了药品的可及性,为患者及时获得治疗提供了保障。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就可以使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张宏亮介绍,符合门诊治疗条件的患者在门诊接受治疗即可享受较高的报销待遇,省去了病床协调、住院陪护、请病假等“操心事”,体现了社会对罕见病患者的关爱。
据了解,该项制度保障对象为广西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保障水平方面,按照低水平起步的原则,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特殊药品费用不设起付线,由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参保人员共同负担,其中,居民医保的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50%,职工医保的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在职人员70%、退休人员75%。设置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其中居民医保为4万元,职工医保为8万元,分别计入当地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年度最高支付限额。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当智能手机遇上智能汽车:融合发展大有可为?
- 中秋国庆假期点燃出游热情
- 《雪豹》“回家” 观影民众热烈掌声致敬万玛才旦
- 上半年海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全国第一
- 沈从文:人物由内而外散发着生机
- 经济主题记者会谈了哪些热点问题?划重点
- 中华文化的“青春力量”:爱“国学”,传诵“中国韵”
- “天涯共此时”中秋音乐会奏响澳大利亚悉尼
- 中小微企业已超五千两百万户
- 中国电子首席科学家:新质算力基础设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支撑
- 新疆骨雕非遗传承人:在传承中创新
- 央行公示拒收人民币现金案例
- 可可西里藏羚羊开启2024年度迁徙产仔季
- “致敬暴雨中乘风破浪的逆行者”
- 甜桃喜丰收 鱼跃秋捕忙 青山绿水间唱响丰收“欢歌”
- 当“老宅”遇到“老外” 他让民居古韵新生
- 两岸昆曲人相聚《牡丹亭》诞生地 曲艺为媒邂逅知音
- 寿光义和寨石碑:记载历史 彰显大义
- 【中国那些事儿】外国学者:珍视中华文明瑰宝 共话文化传承发展
- 常沙娜:永远的敦煌少女
- 热门推荐
-
- 2023年“上海慈善周”启幕 沪慈善组织规模日渐壮大
- 权益不变 上海自3月1日起调低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
- 揭秘《西游记》:孙悟空的颜值到底啥水平?
- EMF2024国际合作交流会举办 聚焦全球热门议题
- 暑期博物馆参观难,如何破解?
- 花旗成为首家获批期货保证金存管银行资格的美资银行
- 唐山大地震47周年:印尼归侨老人的“守”与“望”
- 广西桂林火车站积水消退 将恢复办理旅客乘降
- 考古研究初步复原北周武帝面貌 “揭秘”其英年早逝原因
- 作家班宇香港解读“季节为何漫长”:向前走,莫回头
- 常见敷面膜误区,看你中招了几个
- 新技术打通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
- 广汕高铁通车在即 老区汕尾借机拓展湾区旅游市场
- 福建漳州:两个家庭 三代从军
- 中国气象局:未来10天我国北方降水过程频繁、南方持续高温
- 新疆吉木萨尔县非遗年货集市受民众欢迎
- 助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首届特许全球金融科技师CGFT大会在沪举行
- 海南自贸港建“土地超市”促土地与项目精准对接
- 重庆办“一带一路”系列专题展 一批精品画作亮相
- 美国宾州投票大楼遭炸弹威胁 投票时间一度被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