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汕高铁通车在即 老区汕尾借机拓展湾区旅游市场
中新网广州9月16日电 (记者 程景伟)2023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15日至17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举办。作为红色革命老区,广东汕尾市组团参展,并借助广汕高铁即将通车的契机开展文旅产业推介,拓展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客源市场。
广汕高铁近日开出首趟试运行列车,标志着广汕高铁进入列车运行试验阶段,预计本月内具备正式开通运营条件。广汕高铁西起广州新塘站,东至汕尾站,途经惠州、深汕特别合作区,行程预计53分钟左右。
本届广东国际旅博会上,汕尾举办2023年广汕高铁开通助推汕尾经济高质量发展暨文旅房地产投资推介会。在会上,汕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庄红琴表示,汕尾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是粤港澳大湾区“环珠三角”第一圈层城市。接下来,随着广汕高铁的开通,将形成汕尾与大湾区“半小时、一小时”生活圈。
据介绍,汕尾将以广汕高铁通车为契机,掀起系列宣传汕尾、推介汕尾热潮,更加充分展示汕尾城市形象,让“高铁效应”转换为“发展引擎”“融湾桥梁”“突围利器”,助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汕尾的资源禀赋使其拥有“红、蓝、绿、古、特”五色资源,成为汕尾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一座“富矿”。其中,“红”是指红色底蕴深厚,海陆丰地区是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地,是彭湃烈士的故乡。有“东方小莫斯科”之称的红宫红场名扬天下。“蓝”是指汕尾拥有红海湾、碣石湾“两大海湾”,海岸线长455.2公里,其中优质沙滩岸线长达150公里,占广东省的11.1%,位居广东省第2位,海岛881个,位居广东省第1位,“中国第一大潟湖”品清湖生态优良、风光旖旎。
“绿”是指汕尾境内的莲花山脉层峦叠嶂、翠绿相间,绵延数百公里一路至香港九龙。汕尾市现有林地面积23.17万公顷,森林面积21.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9%。“古”是指汕尾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东晋置海丰县,建置历史将近2000年。“特”是指汕尾矿产、海产等各类资源丰富,是闽南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和广府文化的交汇地。饮食集广府、潮汕、客家菜系之精华,素有“天下海鲜,汕尾领‘鲜’”的美誉。
汕尾因其独特的气候资源,夏无东南诸岛之酷暑,冬无北方各省之严寒,越来越受到北方冬季避寒“候鸟”人群的喜爱。近年来,结合自身优势,汕尾打造了十条乡村振兴示范带,逐渐成为宜居、宜游、宜业的滨海城市和休闲度假胜地。(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奥库斯”内讧?澳反对党领袖公开对比美英核潜艇,引英方抨击
- 共话开放合作创新之道 上海自贸区建设10周年论坛在沪举行
- “‘共南风’大新两岸双城青年艺术交流展”在台南举办
- 韩国客机失事悲剧:遇难者父亲心碎 女儿归家途中丧生
- 12月9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上周五上升0.11个点
- 新冠重症可能是未确诊癌症的标志
- 雨雪冰冻减弱,春运“关键期”铁路如何应对?
- 触网上“云”赋新能 宁夏枸杞别样红
- 浙江县域经济观察:余杭领跑半程 浓缩省域态势
- 三部门:优化调整无人机出口管制措施
- (两会速递)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旅游市场的繁荣才刚开始
- 上海走向“城在园中” 环城生态公园带雏形初具
- (寻味中华|名园)浙江绮园:藏在江南风雅中的游子乡愁
- 掘金“会展经济”,乌镇为什么能?
- 2024年重庆中车在墨西哥推进多个轨道交通项目
- 剑桥学者孟睿思:西方对中国抱有“证实偏差” 缺乏真正理解
- 创新表现形式 北京人艺新排《雷雨》在天津首演
- 中国正式开启蒙古国面粉进口业务
- 希望的田野|夏啖荔乡共富果
- 亚洲多港口遇堵承压 全球第一大港以变保畅
- 热门推荐
-
- 青海省气象台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
- 频刷纪录 我国造船业跑出“加速度”
- 海口248米高楼存在多处安全隐患 官方通报整改情况
- 糖酒会观察:白酒企业积极应对行业转型调整期
- 描摹新时代“工匠精神” 原创话剧《大国工匠》在京建组
- 2022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 中国南航在中东及中西亚区域投入航班量已达疫情前的150%
- 敦煌壁画修复师李波:每一次“大考”的身体虽苦,但内心丰盈
- 美国华侨饱受“绝症”困扰 浙江医生出手顺利治愈
- “品牌助力电影”公益直播活动亮相北影节开幕红毯
- “PCT国际申请费用补偿保险”上海签约 保险业助力知识产权国际化
- 柬埔寨首相:柬中传统友谊是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 哈洽会人气高涨 中外客商热议“尔滨”
- 山东一诗人诗作被认定抄袭,杂志社声明:今后永不刊发其作品
- 央行行长潘功胜: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 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 5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5% 居民消费物流回升
- 下雨趟水后,当心这些皮肤病找上门
- 良渚文化发源地杭州余杭:五千年文明如何续写?
- 国庆假期中国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20.03亿人次
- (第七届进博会)进博会探馆:前沿科技新品集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