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西游记》:孙悟空的颜值到底啥水平?
中新网北京2月16日电(记者 上官云)在各种古典小说中,《西游记》是当之无愧的超级IP,由此衍生而来的《大闹天宫》《金猴降妖》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
1986版《西游记》播出后火爆一时,如今仍是很多人度过寒暑假的“标配”。威风凛凛的孙悟空,更是不少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呆萌的“二师兄”、沉稳可靠的沙师弟也很受欢迎。
不久前,“20个月大宝宝扮西游记经典角色”登上热搜,引起了一波回忆杀。有人怀念童年追剧的时光,也有人讨论《西游记》中的人物设定。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竺洪波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吴承恩《西游记》第一次完成了孙悟空的正面型塑,如黄发锐牙、火眼金睛等;另外,看似蠢笨的猪八戒其实是取经路上的一枚开心果。
孙悟空颜值如何?
在《西游记》的诸多人物中,孙悟空的性格和经历都最有特点。
论天赋,他是天地生成、仙石所化,面对未知世界总是充满热情和勇气。论战斗力,他无所畏惧,大闹天宫。在孙悟空身上,寄托着不少人的英雄梦想。
竺洪波解释,在《西游记》之前,一些孙悟空原型(如猴行者)的外貌描写并不充分,但都比较丑陋。吴承恩《西游记》第一次完成了孙悟空的正面型塑,如黄发锐牙、火眼金睛等。
关于孙悟空的原型来源,学者众说不一。其中影响最大者是胡适“外来”说与鲁迅“本土”说。鲁迅认为,孙悟空源自本土猴精传说,具体就是淮河神猴无支祁故事。
不过,随着影视剧的热播,孙悟空“美猴王”的形象逐渐确立起来。竺洪波认为,那个威风凛凛、阳光俊朗、人见人爱的美猴王形象则是由动漫、电视、雕塑、绘画等现代艺术塑造的。
应该说,历代读者对孙悟空个性的认知具有广泛的共通性。孙悟空率真、勇敢、乐观、战无不胜,大家都喜爱,对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精彩故事也怀有强烈的共情。
很多人因此对这个人物倾注了自己的感情,从不同角度加以解读。比如有观点认为,孙悟空经过“真假美猴王”风波后,性格发生了变化,从原本的耿直、暴躁变得更加成熟圆融。
“六耳猕猴象征着孙悟空的心魔,其出现意味着‘二心’的袭扰、争斗,阻挠取经,孙悟空打死假猴王,其实就是战胜心魔。”竺洪波认为,这也是孙悟空与自己的过去告别。从此收束“放心”,坚定禅心,专心取经,“至死靡它”。
不过,对于有人说“真假美猴王”中,其实被打死的是孙悟空,六耳猕猴随同唐僧去取经的说法,竺洪波并不认同。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无视文本客观描写、故作惊人之语的过度解读。
取经路上的开心果
在师徒四人的取经“小团队”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二师兄”猪八戒。他外表蠢笨,好吃懒做,喜欢打小报告。
有时候,二师兄又颇具幽默感。师徒一行过通天河时,唐僧被妖怪抓走。孙悟空问“师父何在”时,八戒回答:“师父姓陈,名到底了,如今没处找寻,且上岸再作区处。”意思是说师父着了妖精的道儿,沉江心了。
实际上,猪八戒原本是天蓬元帅,从作品中“朗然足下彩云生,身轻体健朝金阙”的描写看,他可能是一位俊朗英武的潇洒小生,结果被贬下尘世后投错了胎,化为猪身。
这样,他在蠢笨中带点儿机灵,憨态里洋溢幽默,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竺洪波认为,八戒的幽默源自其率真的本性。
“他的性情里,始终保持着一股懵懂的天真,无论遭遇如何的挫折,都抱着一颗蠢蠢欲动的心,并因此受到各种花式惩罚。”竺洪波说,比如遇到点儿困难,就动不动要“分行李”,回乡与高小姐重续前缘。
加上他既胆小又冒失,但行为举止一直在人类大善的界限之内,所以当他因过失受到惩罚时,就会产生不小的喜剧效果,让旁观者又气又笑,同时原谅了他那一丝痴心妄想。
所以说,八戒是以自贬、自虐的方式为大家提供快乐,他是取经路上的一枚开心果。
如今在网络上,很多人从职场角度出发,对师徒四人做出各种有趣的解读。竺洪波认为,唐僧师徒为了取经这个目标,组合在一起,确实可说是一个团队。
“他们的经历也告诉我们,团队有分工,做好自己,其效率就是1+1大于2。”他说,此外,对团队而言,挫折不算什么,只要目标还在,胜利往往就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作者谜团与版本流变
大名鼎鼎的《西游记》贡献了出色的小说文本,不过,也给人们留下了不少谜团。其中,“作者究竟是”谁当推第一,已成四百年来旷日持久的一桩公案。
竺洪波说,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本《西游记》问世之际,即告作者佚名。以后陆续出现过许多不同的作者署名。吴承恩为《西游记》作者,是由鲁迅、胡适和董作宾等现代学者考定的。
在中国小说史上,这种作者佚名的现象并不是稀奇事。现在流行的《西游记》,作者通常署为吴承恩,风行海内外的央视86年版电视剧《西游记》也标出原著作者为吴承恩。
有意思的是,《西游记》曾长期被挂在宋元间著名道士邱处机名下,后来才真相大白。原来邱处机著有《长春真人西游记》,但这与百回本小说《西游记》实为同名异书。
所以 ,竺洪波认为,“吴著”说经历了百年演进,目前已构筑起相当严谨的证据链,其中不乏诸如《射阳先生存稿》和吴承恩墓地等一些新发现的“权威性”文献和出土文物。所以在众多《西游记》作者候选人中,当数吴承恩具有最大的可能性。
由于《西游记》受到历代读者的广泛欢迎,书市竞相翻刻,相继相衍,从而形成复杂的版本系统。可大致分为明代版本、清代版本、当代通行本三大主要类别。
在版本方面,明代世德堂本是百回本《西游记》诞生的标志,还是最重要的《西游记》善本,现在书市所见各种《西游记》大多是以它为底本校勘整理的。
《西游证道书》是清代版本的代表作,增补“唐僧出世”故事,补足了九九八十一难的前四难:遭贬、出胎、抛江、报冤,而且很好地刻画了唐僧坚毅、聪慧、勇往直前的高僧形象。
当代通行本则以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西游记》较为著名。
《西游记》可以怎么读?
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也是语言的典范,有人说《西游记》“语言粗鄙”是不准确的。竺洪波认为,在中国文学史上,《西游记》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典籍,在今天依然要抱有敬畏之心。
在他看来,《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甚至影响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语言表达。人们熟悉其中的人物和故事,但它经历了漫长的形成过程,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其民间文学的特点,有些地方不容易读通读透。
考虑到《西游记》是神话小说中的文学经典,因此,竺洪波在其新著《<西游记>通识》中提出一个观点:我们的阅读或许需要确立一种与神话文学相适应的阅读意识,即“神话逻辑的奥秘”。
“如果将取经看成一则如来佛设计的游戏,那么唐僧就注定不能被吃掉,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丈量取经征途,完成这出游戏。”他说,“那也就不难理解,孙悟空神通广大,能够腾云驾雾,但依然要历时十四寒暑苦度九九八十一难。作品的先验性逻辑规定,唐僧取经的功课,既不能省略,也不能‘代驾’。”
“对长篇作品《西游记》而言,实现对文学名著的整体观览,一方面要认识其多元价值,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对某一部专书的整体阅读,进一步了解相关学科特征的目的。”关于文学通识教育,竺洪波教授如是说。(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腾讯、字节跳动、大北农三家企业各捐赠1亿元现金物资驰援京津冀救灾重建
- 2022网络视听精品节目发布 用光影展现文艺新气象
- 助力消费跑出加速度 数览中国物流“成绩单”
- 朝中社刊文批美韩军演:战争狂人的妄动必将付出代价
- 乡村好货如何“出圈”?重庆“酉阳800”链接县域产品走向世界
- 太原唱经楼内上演传统“开笔礼” 孩童“沉浸式”体验古代“开学典礼”
- 5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为31765亿美元
- 新疆各口岸2024年人员往来和跨境运输破纪录
- 百岁叶嘉莹:古典诗词“传灯人”
- 安徽未来产业规模力争到2027年突破2000亿元
- 福建霞浦船艇碰撞事故已致2死3伤 事故原因调查中
- 会说话的陶瓷、穿越的“路由器” 安徽非遗文创大“PK”
- 云南公开销毁毒品29吨
- 老年人患上抑郁焦虑怎么办?| 科普时间
- 新疆巴楚县:26.5万亩冬小麦返青 灌溉施肥正当时
- 高交会这些展品实力吸睛!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的关键在这→
- 冬病夏治,传统天灸迎入伏
- 广西凭祥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 助力中国货销东盟
- 【央广时评】珠海航展规模空前 尽显逐梦长空的中国力量
-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云南篇”启动
- 热门推荐
-
- 中新健康丨专家揭秘伽玛刀:为高龄、不能接受手术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 黄河2023年汛前调水调沙调度过程结束
- 治疗糖尿病,医学界又贡献了新招术
- 通讯:在“世界小米之乡”谈生意的台商
- 新说中国经济|新质生产力从哪里来?
- 《绘画三故事》 从文学进入绘画的三种可能
- 美媒:不同意美国政府涉加沙报告 一名美国官员辞职
- 陕西:以检察履职支撑特殊群体权益保护
- 2018年以来外地企业迁入广州逾1.1万户
- “海南自贸港将为中国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美财政部部长耶伦抵达广州
- 今年出游人数预计超60亿人次
- “中国韵味”巴黎文化展开幕
- 黑龙江:新西兰16848只种禽结束隔离顺利入境
- “未来教室”助力学校科学教育
- 广西博白县水鸣镇江正村:“美食小村”大鹏堂
- 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杨浦片区启动 成产城融合转型发展缩影
- 2023“云影像”大众手机摄影展在京启幕
- 上海市中心繁华商圈腾起光影巨龙 数字年画融入民俗艺术
- 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原因公布 4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