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玩手机、爱熬夜 专家科普大学生如何“睡好觉”
中新网杭州3月20日电 (王逸飞)当下,睡眠问题已是越来越多人的现实困扰。其中,熬夜更为严重的大学生,成为更需重视睡眠健康的群体之一。
3月20日,在世界睡眠日(3月21日)即将到来之际,2024“每天早睡一小时”公益活动在浙江大学正式启动。活动通过走进高校、聚焦大学生群体,科普睡眠与身心健康的重要关系。当日,医学专家围绕高校学子常遇到的睡眠问题,介绍了保障睡眠健康的多种方法途径。
于社会和大众而言,睡眠问题是普遍性问题。中国睡眠研究会等在3月16日发布的《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中国居民平均在0点后入睡,夜间睡眠时长普遍偏短。被调查对象中,失眠问题不容乐观,59%的人存在失眠症状,完全无睡眠障碍的人群仅占19%。另外,28%的人群夜间睡眠时长不超过6小时,64%的人睡眠质量欠佳(<80分),其中睡眠质量较差(<70分)的人群占比22%。
对于大学生群体,白皮书指出,56%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超过8小时,且有51%的人在0点后入睡,更有19%的人入睡时间超过凌晨2点。同时,大学生非工作日的入睡、觉醒时间会比上班族更晚,该群体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睡眠时长相差(16分钟)不大。
围绕如何科学提升睡眠质量,不让“熬夜”偷走年轻人的健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郭万军向在场学子科普了“睡好觉”的方式方法。
他认为,保障睡眠健康需从规律性、入睡/觉醒时间、效率、持续时间、觉醒性/清醒、满意度六个方面来促进,这需要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生活习惯予以支撑。例如要尽量做到每天同一时间上床睡觉、起床,让身体被训练出条件反射的效果;谨慎食用含咖啡因的食物,建议16时或17时后避免摄入咖啡因;注意饮食习惯,避免太晚吃饭等。
针对遇到失眠症状的情况,郭万军从思想层面介绍,“我们要纠正或降低睡眠期望,不要因为偶尔睡不好就产生挫败感;纠正灾难化想法,偶尔失眠并不会有太大影响;纠正错误归因,偶尔状态不好、表现不好不一定是睡眠影响,还有很多其他因素;纠正睡眠担忧,昨晚睡不好和今晚睡眠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在行动层面,其建议,当感到困倦时再躺到床上;当意识到睡眠可能不会很快发生时(如清醒时间超过15分钟)离开卧室;无论前一天睡眠如何,尽量保持每天同一时间起床(包括周末)。
在2024“每天早睡一小时”公益活动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在浙江大学校园内设置了线下助眠体验专区,开展心理健康小测试、虚拟教室(专注力测试)、针灸推拿、耳穴压豆等服务,吸引学生参与体验,以生动的形式进行科普宣传。
在现场接受学生咨询的该院物理联合诊疗中心主治医师薛闯介绍,日常在中心接受物理治疗的患者中,15岁到25岁这一年龄阶段的睡眠问题就诊患者不在少数。“对大学生群体来说,睡眠节律紊乱是睡眠健康问题中的主要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该睡时不睡、该起时不起。也有一些大学生可能会因为情绪问题伴发睡眠问题。”
薛闯给大学生提出了两点睡眠建议:一是个人要充分认识到保障睡眠作息的重要性,虽然偶尔熬夜整体影响不大,但从长期角度看也会危及身心健康;二是许多大学生喜欢玩手机、打游戏等,要给自己做好合理的时间安排,例如在每天睡前半小时结束游戏时间,给身体和情绪留出一定的过渡时间。
此外,“睡好觉”也可尝试传统中医手段。当日活动现场,杭州孙泰和国医国药馆专家徐垲向现场大学生教授了中医助眠操,该助眠操融合部分助眠穴位和放松手法,以中医奥妙助大学生养成“易睡体质”。
活动主办方代表,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党委书记、社长柴燕菲表示,本次活动希望能够帮助大学生建立起科学的睡眠习惯,为他们带来更具实效的帮助和指导,同时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也将充分发挥国际传播、融合报道优势,向海内外宣传普及健康睡眠知识和理念。
据悉,2024“每天早睡一小时”公益活动由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农工党浙江省委会发起主办,浙江省医学会特别支持,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浙江分公司承办,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医心医议栏目、杭州孙泰和国医国药馆、《生活与健康》报、知乎浙江平台支持。(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拟强化京韵农味文化资源保护和市场培育 促进乡村文化发展
- 脊柱侧弯或影响器官功能 专家呼吁家、校重视日常观察尽早就医
- 多个景区流光溢彩节日氛围浓 科技加持让“光影巨龙”腾飞而出
- 海河防总、海委提升防汛及防洪应急响应至一级
- 中医药国际化提速 一款创新中成药将被引进巴西
- 全球合作创新创业,不是选择而是必需
- 第31届广州博览会开幕 外企参展数量创近年新高
- 以古写今以今融古 《长风渡》用现代意识传递当代价值观
- 青海德令哈建成全国最大盐湖食品级氧化镁生产线
- “非遗广西”丛书新书发布 全方位展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 走进乔家大院:沉浸式体验晋商文化之旅
- 山西太原:生死三秒 辅警破门救下醉酒男子
- 中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前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2089亿美元
- 俄罗斯画家眼中的“丝绸之路”:给我们力量,让彼此更靠近
- 两岸媒体在冀探访“太行山上乡村振兴”
- 中法艺术家代表作共构“蛇纹绿岩”展
- 迪奥亮相2024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传递与中国的深厚渊源
- 土耳其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至47.5% 为近两年来首次降息
- 广州猎德国际街区(港澳社区)启动
- 【向“新”而行】流量变留量,麻辣烫点燃文旅新发展
- 热门推荐
-
- 中新健康|中新网评:请让医生安心救死扶伤
- 甘肃积石山地震:抗震救灾全面转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
- 江某莲自诉林某侮辱、诽谤案二审维持原判
- “不饿,就是馋”是怎么回事?
- 新疆且末群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植树造林
- 二〇二四,实体书店如何重塑价值
- 新疆哈密送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四川段开建
- A股三大股指集体收涨,沪指重回2900点
- 美媒:中国春节传递乐观情绪
- 高温时接近600摄氏度 “取暖神器”暗藏危险
- 中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新能源为主的电力通道开工建设
- 调查指香港尖沙咀蝉联亚太区最昂贵购物地段
- 信心从哪里来|透过国际坐标系,看懂中国经济
- 兵器工业集团2024年实现利润总额240亿元
- 横琴口岸成“暑期热门”地 本月出入境旅客约113万人次
- 大庆市:全新政策打造东北振兴人才集聚回流先行地
- 湖北检察机关依法对杜兆才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 文旅部:延长《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政策缓冲期
- 7月15日央行开展1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 山东荣成2万余尾红鳍东方鲀“包船”出口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