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上海医疗机构激励“工匠型”医生深耕诊疗
中新网上海1月24日电(记者 陈静)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的过程中,医生也需要不断成长。
记者24日获悉,上海的医疗机构正探索开展多元化人才评价,为医教研齐头并进的复合型、特别擅长临床技能的“工匠型”、精于科学研究的科研型医务人员提供不同培养路径。这不仅拓宽了职业发展通道,更激发了内驱力,使医务人员能够更好服务于患者,进而推动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记者走访上海市胸科医院了解到,该院率先探索评聘“工匠型”医生。这是一种体现技术含量、责任风险、手术难易程度、诊疗规范等要素的评聘体系。医院方面希望打造出具有“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高超医技,大医精诚、德艺双馨的职业精神”的“工匠型”医师队伍。
医院方面表示,高难度手术数量和质量、临床新技术、患者满意及同行专家的认可是评判“工匠型”医生的核心原则。该院人力资源部主任黄海红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阶段以培养复合型医师队伍为导向,重视医、教、研全面发展;而在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阶段,医院希望注重医务人员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出医生们的特长和实力。
为何要给“工匠型”医生另辟蹊径?该院告诉记者,是为了“术业有专攻”,部分临床业务水平特别精湛、手术技术特别过硬的医生,如果“一刀切”完全按照复合型医师的标准,会给他们的职称晋升之路带来阻碍。这样反而不公平,也不利于人才培育和发展。
2020年,该院首次在胸外科、肿瘤外科探索试点“工匠型”高级职称聘任。通过严格资格审核,临床能力出色的医生中,佼佼者可以入围,获得参聘资格;再经过更为细致的考评,杰出代表最终成功晋升。什么样的医生有资格参加评审?据了解,有两个维度:一是患者口碑和日常医疗服务质量,二是同行对其专业能力的认可程度。如有特别优秀的医生,凭借创新性的技术实力,还可以“破格”。
该院心内科医生姜伟峰以“2022年作为主刀完成国际上第一例复杂心脏畸形(下腔静脉闭锁合并镜面右位心)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手术,并以通讯作者身份将该病例作为病例报道发表在欧洲心脏病学杂志上”为技术特长“破格”评聘上工匠师副主任医师。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上海市胸科医院的职称聘任为三年一周期。2023年,该院进一步拓展了“工匠型”医师评聘适用的科室范围,基本覆盖了需要手术操作的所有科室。这一年,角逐更为激烈,医院严把考评关,贯彻“工匠”培育精神,选出了临床能力优秀的医生代表。据透露,今后,在探索分层分类的职称评价体系中,医院会考虑推广至更多的临床医技科室。
胸外科专家吉春宇两次成功获聘“工匠型”医生,对患者耐心、贴心;手术技术高超是同行们对他的一致评价。从1997年大学毕业进入上海市胸科医院至今,他一直在临床一线提升诊疗能力和手术技巧。吉春宇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平时病人真的很多,如果是上午的门诊,一般要看到下午2、3点;若是下午的门诊,常常会看到晚上9点后。去年一年,吉春宇的手术量超过1500台,其中大部分都是三、四级高难度手术。他曾在中华医学会主办的首届中国胸外科规范与手术巅峰展示会专家组复杂肺手术中,获得华东地区第二名的佳绩。
谈及两次获评“工匠型”高级职称,吉春宇表示,医院探索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非常好,获评“工匠型”高级职称对自己是一种激励,是多年的辛勤投入得到了医院和同行认可的体现。另一方面,对他来说,获评高级职称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带团队并有了收治复杂病例的资格。这样,他可以把自己从老一辈专家那里传承下来、多年潜心钻研的高难度诊疗技术传承下去,帮助更多年轻医生成长,造福更多患者。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工匠型”医师的评聘,并不意味着科研不重要。上海市胸科医院倡导“工匠型”医师在深耕临床的同时,也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来开展临床研究,然后反哺解决临床问题,最终让患者真正受益。据了解,为了帮助更多医生向复合型人才方向成长。该院不断增加招募博士后和配置专职科研队伍,促进临床和科研的强强联合,为实现临床研究型高质量专科医院的战略目标努力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将迎新冠“乙类乙管”后首次高考 北京多部门护航考试安全
- 焦点访谈|九大重点任务 看2024年经济工作怎么干?
- 台湾花莲县发生4.5级地震 福建沿海有明显震感
- 短暂会晤10分钟,美国务卿布林肯向俄外长提了三点
- 优秀县域支行巡礼丨江苏仪征支行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有哪些设计巧思?
- 湖南出台措施支持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 中国安排增发国债资金1254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经济观察)环保税助力中国企业“绿色转型”
- 今年上半年逾180艘次国际邮轮从上海邮轮口岸入出境
- 长假过后A股如何走?机构:上涨胜率可观
- 韩国最大在野党召集议员国会内待命 直到尹锡悦弹劾案投票结束
- 冲!向地球深部进军
- 一揽子利好政策落地,楼市“银十”开局回暖
- 超长10年官方质保,易车鲨壳升级售后服务能力
- 外媒:希腊雅典一航运公司发生枪击事件 4人死亡
- 亚洲制造业保持平稳运行 PMI连续7个月在50%以上
- 美国密西西比州6名前警察因对非洲裔施暴被判10至40年监禁
- 土味微短剧,为何爆火海外
- 硬板床能治腰椎间盘突出?当心越睡越突出
- 热门推荐
-
- 焦点访谈:一波三折的农田改造
- 啤酒卖不动?全因消费者“嘴刁”?
- 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正式公布今日获释人员名单
- 西藏2024年GDP增长6.3%
- 第二届“潮州文化论坛”在穗举行 促潮州文化传承传播
- 正确把握大局大势
- 广西北海:补强产业链 壮大向海产业集群
- 机构预计:超六成有海外旅行经历的中国游客将于今年重启出境游
- 解决退费难题 探索有效监管
- 陕西首趟CR400BF-Z型“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列车上线运行
- 山西灵丘红沙岭纪念馆开馆:穿越时光隧道 感受奋斗力量
- 广东省减灾委员会提升救灾应急响应至Ⅱ级
- 中新真探:喝水多多益善,尤其是夏天?
- 今冬后期我国或再次经历气温“过山车”
- 莫斯科近郊音乐厅遭恐袭致逾百人死伤 多国谴责!
- 为何凉茶加药现象屡见不鲜?
- 呼和浩特沙良物流园首次开通跨境运输“一站式”通关业务
- 山西发现吕梁山腹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 全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时期
- 2024年黑龙江粮食产量1600.34亿斤 连续15年位居中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