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过半,孩子“机”不离手该咋办
游戏话题屡屡引发社会讨论,游戏成瘾行为也引起医学界的重视。2019年,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以下简称“ICD-11”)。其中,将“游戏障碍”作为新增疾病,纳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疾病单元中。随后,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游戏障碍防治的专家共识(2019版)》。
网络日益普及,使用人群越来越低龄化,游戏成瘾导致的游戏障碍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正在扩大。那么,究竟什么是游戏障碍?如何预防和应对?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沉迷游戏,是病吗
苏伟(化名)从小就爱玩游戏,但高中之前一直能有所控制,成绩也不错。但升入高中后,他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加上高中课程难度提高,苏伟的成绩一落千丈,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最后发展到无法继续学业的地步,只能休学回家。他开始封闭自己,变得沉默寡言,拒绝与家长沟通,一段时间后,他被诊断为游戏障碍。像苏伟一样受游戏障碍影响的青少年正在增加。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在我国,与游戏相关的病症患病率可达到17%。综合既往研究结果,游戏障碍患病率平均约为5%,且保持相对稳定。游戏障碍者以男性、儿童青少年人群为主。
“不管是在门诊还是住院部,儿童青少年的游戏障碍个案数量都在增加。”北京回龙观医院成瘾医学中心心理治疗师刘艳说。
“根据ICD-11的诊断标准,游戏障碍表现为持续或反复的游戏行为模式,核心表现包括失控性游戏,游戏行为成为生活优先事项,即使造成负面后果仍无法停止等;游戏行为模式可以是持续性或发作性的,并持续12个月,但如果症状足够严重且满足其他诊断要点,持续时间可短于12个月;游戏行为模式导致了明显的个人、家庭、人际关系、学业、职业或其他功能损伤。”北京回龙观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杨可冰介绍。
“游戏障碍会严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除了严重损害社会功能外,还可能带来营养不良、视力下降等躯体问题,手腕、手指关节的相关问题也很常见;作息不规律、昼夜颠倒还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对身心都带来巨大影响。”杨可冰说。
“游戏障碍值得警惕,但并非只要玩游戏就是游戏障碍。”杨可冰提示,“如果反复游戏行为是以促进社交、缓解无聊、调节情绪等为目的,也不具备游戏障碍的其他必要特征,则不能诊断为游戏障碍。很多青少年在假期时会出现较长时间或较高频次的游戏行为,如果只是阶段性问题,也不构成游戏障碍,家长不需要过度紧张,可以通过增加其他活动来平衡假期手机或电脑的使用时间。此外,对于游戏产业相关个体而言,高强度的游戏行为可能是其职业内容的一部分,不应诊断为游戏障碍。”
“生活中大部分孩子虽然有沉迷游戏的现象,但并没有达到游戏障碍的程度,属于危害性游戏行为,指会带来健康损害的风险,但尚未出现健康损害的状态。对此,家长要保持观察,适时干预,避免发展成游戏障碍。如果发现孩子的游戏行为失控程度增加,如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影响到日常生活及学习,即使在没有玩的时候也总是想与游戏有关的事情。如果不能玩游戏就会出现爱发脾气、坐立不安等情况;已经意识到玩游戏带来的诸多坏处,但仍无法减少游戏时间,建议寻求专业的帮助。游戏障碍问卷可以作为自测游戏成瘾程度的辅助工具,但最终的诊断还需由专业医生完成。”杨可冰介绍。
爱玩的背后,藏着他们的心理需求
“游戏障碍患者多为10~18岁的儿童青少年,尤以青春期的孩子居多。”杨可冰介绍,“这与游戏受众低龄化密切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就达到了1.91亿人,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小学生互联网普及率达95%,较2020年提升2.9个百分点,未成年人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儿童青少年大脑发育尚未完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好奇心强、自制力有限,更容易受到游戏影响,沉迷其中。”
“身边的朋友几乎都玩游戏,我们也经常约着一起玩。”初二的小飞(化名)如是说。采访中,记者发现游戏已经成为青少年社交的重要内容,这无疑加强了游戏在青少年生活中的存在感。
青少年情绪心理问题也会导致对游戏的依赖。“特别是处于青春期,身心快速发展,随着学业等压力的增大、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触手可及的游戏就成了他们的情绪出口。对于因学业、外貌或人际关系受挫而不自信的青少年来说,在游戏中还可以避免面对面交流带来的评价焦虑,能够放松地去表达。”北京回龙观医院成瘾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杨清艳说。
“对于家长来说,沉迷游戏是一种行为偏差;但对孩子来说,却可能是一个自救方式和求救信号。”刘艳告诉记者,“作为社会的脆弱群体之一,儿童青少年的情绪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压力和家庭问题传导到孩子身上的体现。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沉迷游戏特别生气,认为是游戏公司开发的游戏让孩子变成这个样子。但孩子为什么会持续长时间地玩游戏?甚至即使知道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也仍然要去玩?反复的游戏行为意味着这件事对他们是有价值的。他们或是在游戏中获得了生活中难以获得的东西,比如成就感、陪伴感、快感等;或是躲到游戏中,回避各种压力、不理想的社会关系等。所以,比起一味指责,家长更应该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满足这些心理需求,帮助孩子从游戏回到现实。”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游戏障碍的保护因素,反之,冲突、紧张的家庭关系也会将孩子推向游戏。”刘艳提醒,“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自我意识增强,容易冲动、叛逆,这一时期如果家长不能尊重他们的自主发展需求,仍要求孩子必须服从自己,就容易产生冲突,孩子会通过玩游戏反抗父母的控制,拒绝与父母沟通。”
“从个体特质上,延迟满足能力较差也是游戏障碍的危险因素,这一情况的形成往往与家长过度宠爱、未能对孩子相关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有关。”杨可冰表示,“从游戏的类型,在线游戏比离线游戏导致游戏障碍的风险更高,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第一人称射击、格斗和即时战略游戏更容易让人沉迷。研究发现,离线的游戏模式可以显著改善网络沉迷行为。”
应对游戏障碍,专业治疗不可少
“我也试过藏手机、断网,但最后都没用,现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随处可见,拿走孩子的手机,他还可以用爷爷奶奶的,我们看不住他,能做的就是多带他出来活动,也报了一个游泳班,希望尽量减少他玩游戏的时间。”面对儿子沉迷游戏的行为,李红(化名)向记者讲述了她的烦恼。
“我们反对家长以暴力性、惩罚性的行为来对抗孩子的游戏行为,比如断网、摔电脑,甚至把孩子赶出去,这样的行为往往导致更大的反抗,强制戒断可能会引起亲子冲突升级,甚至造成伤害性的后果。”刘艳说,“家庭的发展也要跟上孩子的发展,家长可以了解青少年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学习识别和应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根据孩子的发展需要做出调整教育方式。当家庭处理不了孩子的问题时,不要讳疾忌医,应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站在医学角度,该如何应对游戏障碍?“游戏障碍的治疗方式包括社会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其中社会心理治疗是主要方式,包括个体治疗、家庭治疗、团体治疗、行为替代疗法等。”杨可冰介绍。
“我们会首先了解游戏障碍患者的过往病史等情况,通过病史采集、精神检查、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方式确定病人的状态,判断是单纯的游戏障碍还是同时有其他精神问题的共病。治疗方面,一般会先从患者的个体心理治疗开始,进一步了解病人的情况。如果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存在问题,需要家庭介入,会通过家庭治疗引导家庭成员发现各自的问题,促使他们调整言行、建构共同的家庭目标、消除矛盾;团体治疗也是很好的治疗方式,让问题相似的患者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发现自己并不孤独,并通过彼此的理解支持获得一定的心理能量。除此之外,还有行为替代疗法,比如提供跳绳、呼啦圈、绘画、手工折纸等多样的活动,希望游戏障碍患者能在其中找到有兴趣又能坚持下去的项目,在过程中感受快乐,并意识到生活是多元的,不是只有游戏好玩。总体而言,医生在治疗中会根据每个病人的特点,在不同阶段采用适合的治疗方式。”杨清艳介绍。
“如果需要住院治疗,那么时间一般在6~8周,干预有效的话,病人认识到过去的行为模式不可取,且情绪保持基本稳定,也愿意回归基本规律的生活时,可以从住院转向门诊复诊,在家庭环境中进一步康复,最终回归正常生活。”杨清艳说。
“在药物治疗方面,由于游戏障碍常常与其他情绪问题并存,药物治疗一般用于对患者某些情绪、行为障碍的对症治疗。目前没有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用于游戏障碍治疗的药物,这意味着游戏障碍没有特效药,家长要警惕相关营销骗局。”杨可冰提醒,“物理治疗主要是一些无创性脑刺激方法,比如经颅直流电刺激、经颅磁刺激等,这些刺激方式都是无创、无痛的非侵入性治疗,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刺激改善患者的神经突触可塑性,以达到改善游戏成瘾症状的目的。”
“与游戏相关的问题快速增加,我们对游戏障碍提供的专业支持却还是太少。这需要相关学术机构及团体,完善游戏障碍识别、评估、诊断体系,开展相关培训,从而提升游戏障碍诊治的专业能力。”杨可冰说。
成长路上,学会科学游戏很重要
“对于游戏成瘾问题,预防是比治疗更有效、影响更小的手段。作为家长,首要积极关注孩子的状态和生活情况,对游戏障碍尽早尽‘小’预防;其次,帮助孩子培养控制冲动、延迟满足的能力。从孩子幼时开始,锻炼其经过努力获取满足的能力,防止过度宠溺孩子导致延迟满足能力下降。最后,引导孩子建立多样爱好,从孩子自身兴趣出发,发展下棋、打球、弹琴等特长,增加业余活动的多样性。”杨可冰建议。
几乎所有专业人员都强调了家庭环境对游戏障碍预防的重要性。
“儿童青少年的生活主要由五大基本系统构成:以亲情为主的家庭系统,以学业为主的学校系统,以归属为主的同伴系统,以偏好为主的网络系统,还有以社区为主的境遇系统,其中家庭和学校是最重要的两个系统。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尊重孩子、沟通顺畅可以有效预防游戏障碍。当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要优先修复亲子关系,只有在一个沟通良好的亲子关系中,孩子才愿意从游戏中走出来,随着现实链接逐步修复,他们对网络的依赖就没那么强了。”刘艳说。
“学校也是预防游戏障碍的重要场所,可以通过组织班会和专家讲座等帮助学生和家长了解游戏障碍,开展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和应对技巧的宣传。此外,学校所提供的友好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都可以减少青少年的孤独、抑郁等情绪,对预防游戏障碍有积极作用。”杨可冰说。
“玩游戏也是儿童青少年的正常需求,预防游戏障碍并不意味着完全拒绝游戏。”在刘艳看来,“预防和干预游戏障碍的最终目标是帮助青少年学会科学游戏、健康使用网络,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作为生长于网络信息社会的一代,这也是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课题。”
(光明日报记者 陈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河南南阳“迷笛音乐节”物品失窃事件嫌疑人被抓获
- 三亚入境过夜游客增势迅猛 将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 新漫评:全球最大网络窃密者
- 上海今年全面推进健康促进机构内涵建设 将出规范 定标准
- 谢锋:让中美地方合作和民间友好像长江和密西西比河一样奔腾不息
- 广东开展第三次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
- “当然有戏”公布2023年片单《9号秘事》《清明上河图密码》在列
- 我国海拔最高的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成功送电
- 塞北小城山西天镇:现代农业产业铺就村民致富路
- 鄱阳湖水位6天上涨3米 落星墩、鞋山岛重回湖水“怀抱”
- 美国“我无法呼吸”案发地警局将被整改
- “太平洋不是日本丢弃核废料的垃圾场”
- 北京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危旧楼房改建 持续完善“加梯地图”
- 2023北京绿色生活季启动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 2023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9.60万个
-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系列纪念封第二辑在北京首发
- 推动小米汽车等重大项目落成投产
- (两会观察)“新的消费增长点”,新在何处?
- 菜品口味单一性价比低 亲子餐厅难留回头客
- 3D打印药膜能“剿灭”癌细胞
- 热门推荐
-
- 突发!一女子携带疑似爆炸物品靠近美驻冲绳领馆
- 南昌“大学生青英创业联盟”成立 创业赛事助1.6万人根植洪城
- “2024年全球发展倡议下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能源低碳发展官员研修班”学员在京体验传统文化
- 中韩高校师生联合展出百余幅摄影作品
- 海内外中医药专家学者论道尼山 共话古老医学现代发展
- 山西连通“生态廊道” 让华北豹自由行走
- 中国两部门:调整铝材等产品出口退税政策
- 俄中实业家理事会2023年度全体例会在莫斯科举行
- 截至2023年末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758.9万辆
- 浙江上线“浙里文化圈” 七大场景打造“一站式文化链接”
- 成都字库街遗址出土秦简牍或可揭秘秦代蜀郡西工位置
- 意大利空军表演队一架飞机坠毁 致一名5岁女童身亡
- 广西老兵吹出好“笙”音 走进校园奏响民族团结曲
- 美国国会主治医师称:麦康奈尔健康状况可以继续工作
-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公布一处新导弹基地
- 90岁史学家阎崇年分享学术人生:慎始善终
- 不法分子假冒国图名义办专家报告会并收费 国图:从未组织和授权
- “数商兴农进湖北”活动探索农产品数字化之路
- “竹能源与碳材料科创中心”落户江西万安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 广西政协常委文颖怡:桂可以长寿名片吸引香港长者前来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