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与铜管对话 谭盾携北京交响乐团首演《北京中轴龙脉之钟》
中新网北京4月8日电 (记者 应妮)古老的钟声响起,肃穆地回荡在北京中轴线上……在国际著名指挥家、作曲家谭盾的执棒下,北京交响乐团与多位知名艺术家日前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中轴龙脉的钟声》音乐会。谭盾把他对北京中轴线的多年思考与感触转化成音符,为观众呈现“一线一城,中轴龙脉”的当代写照。
音乐会首先亮相的作品,是谭盾为北京中轴最新创作的作品《北京中轴龙脉之钟》。他携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著名琵琶演奏家赵聪登台带来作品的首演。来自故宫的大钟敲响,肃穆深远,音乐声起,铜管奏响深邃的乐章,与此同时,琵琶声应声而起,婉约动人,与北交铜管四重奏形成奇特的对话。该作品融合了铜管乐器和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琵琶的特色,动静相宜,展现北京中轴线的魅力和东方古国的智慧。
“这个作品在我心里就是两个字:中正。”赵聪如是描述《北京中轴龙脉之钟》给她的感受,“想象中,北京中轴线这个题材的作品一定非常复杂,但是谭盾大师作品的最高境界是大音希声。”赵聪说,谭盾让铜管乐器与琵琶融合的奇思妙想,也让她十分惊喜,“我想他选择琵琶,因为形容琵琶演奏的最高境界是‘金石之声’,所以琵琶的音色跟钟声和铜管是非常匹配的。”赵聪说,她和北京交响乐团也是老朋友了,北交演奏家的松弛感也很符合她对北京人的印象,这次合作让她碰撞出新的火花。
谈起《北京中轴龙脉之钟》的缘起,谭盾感慨万分,他与北京这座城市的缘分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当年曾去故宫采风,听了很多和故宫有关的声音。故宫作为皇家的宫殿,气质深厚而磅礴,同时又包含慈悲与深远,我想一定要有铜管的声音。”谭盾又想起,当时骑着自行车穿行在胡同里,幽深的感觉和市井气息让他想到琵琶这件乐器,于是,他把铜管与琵琶结合起来,再加入故宫的金钟,形成中轴线的辉煌乐章。
《北京中轴龙脉之钟》之后,京剧与钢琴的双协奏曲《霸王别姬》上演。国家一级演员、京剧青衣名家肖迪与荷兰钢琴家拉尔夫·林纳德·范·达特联袂登台,让中国国粹与西方乐器之王深度对话,体现了北京文化和戏曲文化在音乐中的创新融合。谭盾介绍,这首作品也表达了他对梅兰芳诞辰130周年、梅葆玖诞辰90周年的深深致敬。
下半场,青年小提琴家汤苏珊登台演绎小提琴与乐队狂想曲《京韵》。谭盾用一个无调性主题,与京戏中家喻户晓的“西皮摇板”对应,演绎出一首当代狂想曲。为音乐会压轴的是交响诗《马可·波罗到北京》。在谭盾的执棒下,北京交响乐团一气呵成,让音乐从遥远的西方威尼斯来到北京的紫禁城,展现出作品的宏大气象,呼应音乐会“一线一城,中轴龙脉”的主题。
北京交响乐团团长李长军表示,很高兴有机会与谭盾合作这场音乐会,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北京、了解中轴线。据介绍,北京交响乐团正在筹划将这台音乐会带到海外,把北京中轴线的音乐演绎给海外观众。(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江文化观察:浙江为什么要成立书法院?
- 湖北“00后”大学生捐髓挽救白血病患者
- 更好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 湖南祁阳新型田间管理保粮食稳产增收
- 新疆吐鲁番市2024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 如何创作出文艺精品?张艺谋给出三个关键词
- 石家庄“闺阁绣”绣娘:劈线成丝 最细可随水蒸气上下翻飞
- 全新版话剧《骆驼祥子》另辟蹊径诠释经典 将完整呈现祥子一生
- 中国增发1万亿元国债 首批资金预算已下达
- 广东遭遇冷空气 部分山区有冻雨
- 台商在江西:老牌钢企向“新”向“绿” 与大陆发展同频共振
- 国家移民管理局:春节假期1351.7万人次出入境 同比增长2.8倍
- “苏大强”经济运行半年报:实现生产总值超6万亿元 同比增6.6%
- 伊拉克战争20周年丨美国的谎言从何而来?
- 王文:面对“美式碰瓷”,中国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两会·世界观
- 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夫妇举办中法友好招待会并颁发“大使奖”
- 马来西亚媒体:中国经济发展更加健康 对全球GDP贡献突出
- (新春走基层)西安北站“守夜人”
- 智能建造案例分享暨现场观摩交流会在穗召开
- 湖南深海矿产资源开采关键装备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 热门推荐
-
- 智能神器加持 失能老人也能过品质生活
- 内蒙古返乡归巢的“新农人”:精耕农业沃土 赋能乡村振兴
- 5年来最大幅度降息落地 已有人立刻省了一笔钱
- “旅游+演艺” 新疆文旅下一个风口
- 北京国际车展观察: 新能源汽车呈现三大趋势
- 为何有些肥胖人士脖子老是“洗不干净”?
- 继“百亿减免”之后,拼多多全面启动“新质商家百亿扶持计划”
- 北京拟将租房押金租金纳入监管
- 浙江“土拳”传承人樊坤:突破人生的“八角笼”
- 全国首例DMA外挂案告破 《穿越火线》外挂贩售团伙落网
- “以出身论英雄”,学历歧视为何有禁不止?
- 文化观察:在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 福建集中签约50个重大项目 计划总投资1222.8亿元
- “新中式”出圈背后:那些“披床单扮公主”的小女孩长大了
- 有效融资需求逐渐修复
- 上半年累计销量125万辆 比亚迪首次跻身全球新车销量前十
- 周敦颐理学文化城市联盟成立
- 安徽建立全覆盖安全生产督察体系
- 专家:帕金森不止手抖 关注“看不见”的症状
- 侵华日军后裔长春观东北抗战史:要把真相带回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