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力电池如何持续增强全球竞争力?
中新社四川宜宾6月10日电 (单鹏 吴平华)“电池产业后半程,我们需要如何引领市场需求?如何‘从有到好’?”正在“中国动力电池之都”四川宜宾举行的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说,动力电池已经迈入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新阶段。
近年来,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实现快速增长。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装机量达294.6GWh(吉瓦时),占全球60.4%;全球动力电池前十位的企业中,有六家是中国企业。如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是本次大会与会者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
实现动力电池“从有到好”,技术创新是首要因素。6月2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专门提出加强动力电池系统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指出,要加大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力度,科学判断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路线,重视新材料和以全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体系电池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系统解决关键材料新体系电池、系统集成等工程技术难题,推进产业化应用与示范运行,开展市场和技术评估,为规模产业化提供先行经验。
除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中国仍需打造一条具有韧性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在主旨演讲中建议,加强电池上游材料保供稳价工作,整合资源,加大工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通过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他认为,随着动力电池原材料、设计和结构技术逐渐成熟,特别是头部动力电池企业通过规模经济效益实现降本增效,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认为,用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来应对动力电池挑战,支撑设计、制造、管理、回收,以便实现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提速、提效、降本。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将强化产业发展统筹布局,引导社会资本理性投资,避免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协同推动能源供给、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回收拆解低碳化;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构建绿色循环发展生态体系。
此外,在应对气候变化、加速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促进动力电池绿色低碳发展势在必行。对此,苗圩表示,加快构建动力电池碳足迹标准体系,引导行业上下游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动力电池碳足迹标准体系,并与国际社会提前对接,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优势产业链更好地“走出去”。(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5宁夏网上年货促销活动将陆续亮相
- ID.7 VIZZION亮相广州车展 一汽-大众加速电动化转型
- 西安交大校长寄语新生:要站在世界看自己 站在未来看自己
- 打造中华文化超级IP 国家级非遗项目“老子祭典”揭牌
- 最新研究:2022年世界最大活火山喷发前有持续两个月岩浆侵入期
- 通讯:界别协商会上话“小眼镜”防控
- 魏牌全新蓝山开启预订 搭载全新NOA无图智驾
- 印巴军队在边境交火 互指对方先开火
- 2024天津国际航运展:绿色低碳转型受关注
- 世界迫切需要去除霸权主义带来的巨大风险
- 安徽芜湖神山音乐节(秋季)全国大学生歌手大赛开幕
- 就业季来临 “假就业”链条浮出水面
- 再次维持利率不变 美国货币政策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 破解人才培养难题 养老护理员何时能评上“八级工”
- 山西加强经营性自建房安全管理 清查整治违法行为
- 《中华昆仑文化研究集成》举行启动座谈会
- 前8月北京海关监管进出境展会62个 同比增29.17%
- 南海开渔期间琼州海峡省际客滚运输将停运10小时
- 国际最新研究:化石碎片揭示西班牙一恐龙标本为棘龙类新物种
- 多项数据发布 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强
- 热门推荐
-
- 今年前十个月起诉电诈犯罪三万余人
- 茅台冰淇淋,从种草到拔草
- 1-10月全国共销售彩票5132.10亿元 同比增长7.8%
- 《新闻女王》总监制:真实合理才能打动观众
- 广州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再创佳绩 多个项目取得突破
- 巴以冲突已致超8300人死亡 以称等待时机开展地面进攻
- 韩国代总统否决“内乱特检法”和“金建希特检法”
- 中国(福建)图书展销会在澳大利亚新华书店举行
- 故宫博物院携多项数字化成果亮相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
- 南非大选登记选民超2700万
- 沿江高速南线一期工程开工
- 国际人士高度评价中国气候行动成效及其领导力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郑和故里!
- 中行报告:中国经济现企稳回升态势 预计四季度GDP增长5.7%左右
- 2023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0%
- 中国科学家在月壤中首次发现分子水
- 故宫83件珍贵画作一展“千秋佳人”
- 浙江义乌工商联组织公益献血第8年:总量近90万毫升
- 40余国嘉宾相聚山东青岛探讨绿色可持续海洋建设
- 香港话剧团在北京演出粤语《天下第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