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中国上市 助斑秃患者开启人生新篇章
中新网上海12月9日电(记者 陈静)斑秃是一种炎症性非瘢痕性脱发,临床表现为头皮突然发生斑状脱发,脱发斑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可单发或多发,主要见于头发,也可累及胡须、眉甚至全身毛发。
记者9日获悉,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突破性疗法认定”的斑秃治疗药物乐复诺®(通用名:甲苯磺酸利特昔替尼胶囊),成功在华上市。乐复诺®是重度斑秃JAK3/TEC双通路抑制剂,自2023年6月以来,乐复诺®已获得美国、欧盟、日本、英国等全球多个地区的上市许可。在华获批后,乐复诺®已于本月初在全国各地开出落地使用,联动线上和线下多渠道途径满足不同患者的临床使用需求。
在乐复诺®“焕发·新生”中国上市会上,中国皮肤科领域权威专家汇聚一堂,一同见证中国斑秃疾病诊疗新篇章的开启。专家们就乐复诺®上市后给斑秃治疗带来的理念突破与临床价值等话题展开探讨与交流,同时展望通过JAK3/TEC新机制,治疗中国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重度斑秃的前景,为斑秃规范化诊疗一体化发展建言献策。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毛发学组组长张建中教授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斑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斑秃虽看起来像头发局部病变,但实际涉及到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等,病因相当复杂,患者发根丧失生理性生长功能,毛发出现脱落。该疾病可能会累及各个年龄、不同性别及种族的人群。
斑秃或者是无意中发现,或者突然发生,或者是在短时间内发生、快速进展的一种斑状脱发性的疾病。以前因为找不到发病原因,俗称“鬼剃头”。张建中表示,随着免疫学等的发展,医学界已经基本搞清楚斑秃发病机制。他指出,斑秃具有遗传性,发病越早和遗传的关系越密切。有的患者甚至一岁就会发病。斑秃发生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免疫机制出现问题:患者的免疫细胞攻击自体毛囊。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的斑秃患病率为0.27%。据介绍,轻度斑秃患者头发掉一块,重度斑秃患者的头发甚至眉毛、睫毛等全身毛发会全部掉光。斑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无论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还是升学、找工作的年轻人都会受到影响。
在采访中,张建中表示,部分轻度斑秃患者有的可以自愈。但是,越是年少发病者,越是疾病比较重;中度或重度斑秃患者秃发面积大、发病早、反复、病程长,有些患者罹患自身免疫病;而面积比较大、复发次数多者,属于难治型的斑秃患者。
据了解,一直以来,斑秃的主要治疗方案包括不同使用途径的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局部外用米诺地尔等,对部分患者并不适用。“症状较轻的斑秃患者目前治疗方法虽然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复发率很高。”张建中坦言,“从今年有了JAK抑制剂,我们才真正有了写到说明书里面的治疗斑秃的药物。”
在张建中看来,JAK3/TEC双机制系统性治疗创新药物为中国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重度斑秃患者带来安全且快速起效、长期有效的治疗解决方案,满足临床急需。临床研究结果安全性数据表明,乐复诺在成人和青少年患者中耐受性良好。张建中透露,乐复诺上市后,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毛发学组将会着手完善相关指南。
在采访中,张建中告诉记者:雄秃跟斑秃不是一回事,雄秃是遗传,跟免疫没有任何关系。这位专家说:“现在认为雄秃就是美容的问题;斑秃则是免疫性的疾病。从皮肤科医生的角度,从关怀患者的角度,我们还是呼吁国家适当将治疗中、重度斑秃患者,或者是有共病的患者,比如:合并狼疮、合并桥本甲状腺病者的相关药物和疗法纳入医保和慢病的管理。”(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机器人时代的社会结构模型与十年后中国首富预测——周亚辉投资笔记2025系列第1篇
- 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改编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蒙古语版首映
- 雄安国际酒店投入使用 将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 杨英杰:办案“求极致”彰显为民情怀
- 俄乌局势进展:俄或到期退出黑海运粮协议 卡霍夫卡水电站事件已致数十人死亡
- 上海多学科专家携手成功完成高难度白内障手术 百岁老人重见光明
- 联合国秘书长与卡塔尔首相举行会谈 讨论巴以局势
- 苏丹武装冲突持续 首都及周边多地发生交火
- 印尼爪哇岛发生7.1级地震 震源深度600千米
- 假期水路客运量激增 长江海事全力保安全
- 平均每分钟25条预警信息 山西电力全天候监控防山火
- 报告:2022年全球旅行需求强劲复苏 入境旅游爆发式增长
- 全国首个“数字政府”私域大模型正式发布
- 中国舞蹈节时隔18年重返云南 展新时代舞蹈艺术成就
- 14部优秀影片获第三届中国—巴西电影展“蓝鹦鹉”奖
- 近九成大学生被皮肤问题困扰
- 民航业稳健复苏提振市场信心
- 暑期上海口岸超450万人次出入境
- 2023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43760.7亿元 同比增长5.2%
- 江苏织密安全防线 实现警情和发案同比下降、破案同比上升
- 热门推荐
-
- “病灶”未除 美国银行业危机远未结束
- 中新国际观察 | 中亚与欧盟为何承诺加强合作?
- 加拿大“石油城”卡尔加里供水主管道破裂引发全市用水危机
- 国际最新研究:古DNA揭示欧洲新石器时代一夫一妻制配偶关系证据
- 发热患者猛增!多地疾控紧急提醒
- 中越合拍纪录片《南溪河畔Ⅱ》开播仪式在南宁举行
- 中国矿业循环经济暨绿色矿业发展论坛举行
- 山西脱水红薯首次出口 运往美国
- 中芭年轻团队首秀《过年》为“秋之汇”拉开帷幕
- “中华水塔”青海:省管河湖编修“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
- 世界卫生组织:加沙地带20家医院完全停止运转
- 台风“三巴”致广西侨乡侨港镇24小时降水量破极值
- 2023年全国法援机构为54万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68亿元
- 追忆宁德市道德模范黄宗识:多做善事,不留遗憾
- 全球散养家猫捕食2000多个动物物种 最新研究称或影响生态系统
- 联合国调查团揭欧盟丑闻:协助教唆利比亚武装组织侵犯移民人权
-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设民营经济发展局 目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工业和信息化部: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 加拿大政府对“地方新闻计划”追加资金投入
- “双11”,在浙江的外国人购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