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回医简国际论坛暨英国中医师学会2023学术年会举行
中新网伦敦10月5日电(记者 欧阳开宇)天回医简国际论坛暨英国中医师学会2023学术年会日前在伦敦举行。
中国驻英国使馆科技处参赞谈戈、英国皇家植物园科学部主管莫尼克·西蒙兹致辞。据主办方英国中医师学会介绍,英国社会大众对中医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传播越来越深入。近年来,中国的考古发掘硕果累累,天回医简就是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会议第一个分论坛主题就聚焦为“医道天回”和“经典求真”。
论坛上,天回医简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前所长柳长华谈到“天回医简的学术价值”;天回医简编联考释研究团队主要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周琦博士作《出土<脉书>类文献相关问题解析》主题报告;牛津大学文化与人类学研究所许小丽教授讲述她对“《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火齐汤”的认识。
与此同时,英国中医师学会会长陈赞育、英国中医师学会顾问著名老中医朱步先、英国中医师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席王有钧、法国全科医生和中医博士孙乡等分别作了关于天回医简和经典医学研究的主题报告。
会议第二个分论坛主题为“手法解玄”和“诊道求真”。学会专家刘北南、周华芝、叶雷等现场讲解示范了头面、颈椎、肩带和足踝等部位的临床治疗手法;殷鸿春、袁炳胜、汤淑兰等分别就临床舌诊、经穴触诊、望脐术等专题介绍和演示了各自在中医诊法方面的心得。
据介绍,英国中医师学会以“精究方术,永续薪火”为宗旨,聚集一批中医学者和临床专家,致力于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医学术,积极推动国际中医学术发展和交流。此次会议上,与会各国专家表示要继续合作和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多措并举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
- 中消协点名小杨哥徒弟低俗带货 靠审丑发迹主播正引发更多人反感
- 多国学者昆明共话植物生物安全国际合作
- 加拿大一众议员宣布不再寻求连任 曾是特鲁多内阁要员
- 外资加码布局中国市场
- 2023海南自贸港咖啡文化节开幕 市民游客尽享咖啡“盛宴”
- 医保杠杆激励医疗机构主动作为 当好居民健康“守门人”
- 江西景德镇:大山深处巡线人 守护农家灯火
- 浙江县域观察:展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助推器”
- 陈思昌:中国土木将继续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 四川:官方回应校园“化粪池塌陷” 14名掉入学生已有12人返校
- 专家告诉你:娃为啥不想去幼儿园
- 《医海圆桌派》聚焦神经科学前沿,共探HD与TD诊疗新局面
- 日本本州东海岸远海发生5.8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中国南方航空C909首航广州至文莱航线
- 第四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在海南三亚举办
- 2023科创大会举行,爱尔眼科“云夹”荣获“年度科创力产品”称号
- 2022第九届乌镇戏剧节大幕将启
- 澳大利亚汉学家马克林:文明理应相互欣赏、和睦相处
- 官方通报“酸辣粉里没有粉”
- 热门推荐
-
- 抓获犯罪嫌疑人22人 青海警方破获制售印章证件案
- 话剧《人世间》10月走进广东 广州、佛山、江门三城开票
- 山东多地加快发展数字农业 打造智慧农田新模式
- 摸清碳汇资源家底 内蒙古林草碳汇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
- 阿桑奇抵达塞班岛出庭 将在认罪后返回澳大利亚
- 2023斯巴达勇士赛登陆浙江舟山 近3000名勇士完成海岛冒险
- 杭州西湖畔的“洋面孔”:不仅是观光者 更是守护者
- 【中国那些事儿】南非学者:金砖合作机制为全球南方国家带来切实利益 中国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 青春元素跃然荧屏
- “鲁迅文学奖”作家新作官宣 《一日顶流》影视全版权开发
- “小众体验”变身“大众消费” City fly飞入寻常百姓家
- 巴以冲突已致超2300人身亡,以色列或展开地面进攻?
- 中央气象台暴雨、强对流天气、大风三预警齐发
- 国际禁毒日漫画:《美国毒夫》
- 2023年福建九个设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8.5%
- 极右翼政党在这州选举中获胜 德国执政联盟不稳定性加剧?
- “双减”背景下,寒假作业不该成为学生的困扰
- 探索灵活协商的交易新方式 电影市场启动分线发行
- 呼伦贝尔草原上的“暖春接羔图”
- 历时近3年南海博物馆上“新书” 边看边玩还能将展览“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