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中的“她力量”怎样绽放
科技前沿中的“她力量”怎样绽放
科技女性创新论坛首次举办 本报对话三位女科学家
面孔
5月28日,由全国妇联、科技部、中国科协、北京市政府主办,北京市妇联、北京市科协、中国女科协承办的中关村论坛科技女性创新论坛正式举办。这是中关村论坛举办13届后首次设立女性平行论坛,面向全球科技女性搭建沟通对话和交流协作的国际化高水平开放平台,集中展示前沿科技领域女性的卓越风采和取得的突出成就。女性从事科研事业具有哪些优势?会遇到什么困难?要做好哪些准备?就这些读者关心的问题,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论坛期间与三位嘉宾深入对话,感受科研事业中的“她力量”,看看科研行业中“她力量”怎样绽放。
选择理工科,缘于什么?
青格勒吉日格乐:我是读高中时候喜欢上理工科的,我比较喜欢学物理和化学。
易彦:因为我父亲是做航空大飞机导航控制的,我从小耳濡目染,一直比较喜欢数学和物理,喜欢逻辑性强的推理,喜欢把原理搞清楚。不过,我母亲是学语文的,且教授英文,所以文科类我也不排斥。
黎晴:我们这一代选择理工科的原因,是祖国更需要理工科,理工科能为祖国的强盛做出更多贡献。真正喜欢理工科的四个时刻:一是学业上得到师长认可的时候,二是研究工作得到前辈认可的时候,三是成果得到社会认可的时候,四是习主席写信给中关村论坛关注科技工作的时候。
女性从事科研工作优势在哪儿?
青格勒吉日格乐:女生在韧性、细心和耐心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所以从事科学研究时可能会容易发现问题或突破问题,取得成功。我觉得女性在领导力方面有比较好的沟通、团结和亲和力优势。女性协调和沟通能力比较强,能够依靠自身的亲和力和沟通优势协调复杂的事情,有效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易彦:科学研究需要细致、耐心和执著精神。从概率上讲,女性天生具有心思细腻、有韧性等特点,会非常有助于科学研究。同时,女性天生有同理心的优势,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我们在从事科学研究时,会多从不同角度去探究、去思考,从而带来更好的研究成果。
黎晴:女性品格中的细心、坚韧、抗挫折能力强以及执行力强等特质都对科研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在领导力方面,女性的优势主要是亲和力强,共情能力强,能主动为对方考虑。
行业中“她力量”怎样绽放?
青格勒吉日格乐: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女性。女性的参与、女性的付出和贡献会给各行各业带来更多的色彩和成功。我个人觉得,科研事业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女性科技工作的投入、女性科技成果的评价和女性科技人才的培养、选拔等,进一步发挥女性的创造力和活力。
易彦:今年国际妇女节之际,百度发布首份AI华人女性青年学者榜。从这个榜单就可以看出,目前“她力量”已经在各行各业大放异彩。我认为,每一个“她”都应该不给自己设限地去学习和施展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黎晴:我认为“她一直都在”,“她从未缺席”,“她应该被看见”。科研中的女性参与度一直都非常高,在各个领域都有。在科技部和妇联的关心下,会有更多的女性走向科研团队的带头人岗位,把科研工作做得更具魅力,更丰富多彩,视角更丰富多元。
平衡家庭和事业有什么诀窍?
青格勒吉日格乐:我的家人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公公婆婆一直帮助带孩子,出差和忙碌工作时,我的爱人会照看孩子。我婆婆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家里有我们呢,你就安心地去忙吧。”女性在工作中实现家庭和事业的平衡确实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同时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黎晴:我很有幸获得2022年度全国最美家庭的荣誉,也是大家眼中“事业和家庭平衡较好”的代表。我的先生因为工作长期驻外地,来自家族的帮助使我能专注工作。我认为平衡非常难,但确实可行。诀窍也谈不上,要努力获得家人的支持,成功很少依靠个人实现。我一点小小的经验就是做好长期规划,在不同的阶段把握好重点。 摄影/本报记者 李娜
相关
科技女性创新论坛首次亮相
5月28日,由全国妇联、科技部、中国科协、北京市政府主办,北京市妇联、北京市科协、中国女科协承办的中关村论坛科技女性创新论坛正式举办。这是中关村论坛举办13届后首次设立女性平行论坛,面向全球科技女性搭建沟通对话和交流协作的国际化高水平开放平台,集中展示前沿科技领域女性的卓越风采和取得的突出成就。
本次论坛围绕“前沿科技她力量”主题,精心设置“星空寄语”“揭榜挂帅”“科技女性创新论坛倡议”等环节。开幕仪式上,中国女航天员刘洋为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带来“星空寄语”;8位牵头重大科研项目的女科学家走到舞台中央,讲述“揭榜挂帅”的心路历程,并向全球女科技工作者发出倡议,倡导世界各国女科技工作者更加广泛深入参与到科技创新事业中去。主旨演讲部分,6位中外女科学家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最新成果阐释女性的贡献和前景。圆桌讨论部分,来自不同领域的7位中外科学家聚焦“女性力量如何在科技创新中闪光”“科技如何赋能美好生活”两个核心话题开展深入交流探讨。
据了解,全国妇联、科技部、中国科协等七部门于2021年共同启动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科技女性创新论坛的首次举办是深化拓展科技创新巾帼行动、推动科技赋能女性的务实行动。
本组文/本报记者 程婕
本版统筹/余美英
(北京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东向创新要“生产力” 多措并举“激活”企业“科创细胞”
- 新主流影像如何走近青年、影响青年
- 低价促销 欧洲杯带热数字球场
- 中新健康丨化疗导致白血病患儿心脏损伤怎么破?中国专家研究提供新思路
- 住进养老院的年轻人:“每月房租300元,太便宜了!”
- 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2023年“火焰蓝” 专业技能比武正式开幕
- 最高超40℃持续性高温将袭河南 专家提醒做好防暑降温
- 2023国际(大同)美食文化节将于6月21日举办
-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公示2023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评选入选名单
- 殷鸿福院士:坐热“冷板凳”,淬炼“金钉子”
- 图书文创非遗共聚国传园时空嘉年华 打造京西文化消费新场景
- 北美票房:《死侍与金刚狼》四夺周末票房冠军
- 业界专家齐聚南昌共话红色文旅发展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一网通办”:做好政务便捷服务“大文章”
- 夏季游泳 先排掉五个伤身的“雷”
- 为发展“添翼”赋能 山西大同“空中门户”持续升级
- 第十一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带动消费金额约151.8亿元
- 韩美林艺术数字文献系统工程在京启动
- 标普全球:香港营商环境连续3月好转
- 俄罗斯留学生晓燕寻梦红楼:这是看过最棒的演出
- 热门推荐
-
- 湖北荆门首发至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汽车出口班列
- 2023语言艺术嘉年华暨第九届“曹灿杯”青少年朗诵展示活动启动
- 世界睡眠日:让健康“脱困”
- (经济观察)出口仍在下滑,中国外贸何时现转机?
- 坚定信心,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 英国摄影师杰森·伊利奇:渴望把贵州的美展现给全世界
- 证监会对恒大地产债券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案作出处罚决定
- 直击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聚焦元宇宙 探索传统文化创新表达
- 《国风》再登台昆曲也豪迈
- 第32届华交会即将揭幕 参展企业超上届
- 把岁月过成书的模样 “年货”日历书焕新升级
- 以案说法:学生在校受伤 责任如何分担
- 广西友谊关:千年雄关辟新途 成旅游“黄金通道”
- 2023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沪开幕
- 读大师之作 汲人生智慧
- 中国A股游戏板块周三逆势走强
- 青海玉树青少年研学营北京首日:新奇体验 跃跃欲试
- 俄罗斯夫妇甘肃“中医求学之路”
- 坦桑尼亚暴雨和山体滑坡已致47人遇难近90人受伤
- 专家:肿瘤呼吸病学有望为肺癌诊疗带来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