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穿搭”真能使人快乐吗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有关“多巴胺穿搭”的短视频席卷网络。镜头中主人公穿着不同艳丽颜色的服饰,这种强烈的色彩反差使观看者心情愉悦。有研究表明,这是因为视觉上的刺激让人体内的多巴胺更多地被释放,从而影响情绪。
多巴胺为什么能给人带来快乐?“多巴胺穿搭”真的能促进多巴胺分泌吗?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多巴胺的分泌可影响人类情绪
要了解“多巴胺穿搭”,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多巴胺。“多巴胺是大脑中的一种神经递质,作为化学信使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神经信号,从而调控神经活动。”解放军301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刘斌向记者介绍,多巴胺主要分布在大脑的某些区域,如基底节、前额叶和下丘脑。多巴胺参与了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奖赏机制、情绪调节、运动控制等。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博士后赵韶苓表示,尽管多巴胺与人体多项功能调节息息相关,但它最为大众熟知的一面还是在认知—情绪相互作用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多巴胺的分泌对人的情绪有广泛影响,被认为与快乐、兴奋等情绪相关。在多巴胺不同的作用环路中,从大脑腹侧被盖区到伏核的神经环路控制着奖赏系统,这部分神经元在快乐事件发生时或预期快乐事件快要发生时活动增强。”赵韶苓说。
因在调节情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长久以来,多巴胺也被人们认为是“快乐物质”。如此看来,似乎抓住了多巴胺就抓住了快乐。想要追求快乐,只要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就可以了。但获得快乐真的这么简单吗?
刘斌认为,多巴胺给我们带来的不是单纯的快乐,而是上瘾。事实上,上述的多巴胺作用环路也是一部分成瘾药物的主要作用位点。“人体内与情绪相关的神经递质也并不只有多巴胺一种,让人感到安心和平静的血清素、与‘爱’紧密相关的催产素,以及有助于愉悦的内啡肽,都在调节情绪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斌说。
“多巴胺穿搭”是否与多巴胺分泌有关尚未可知
心理科学学者道恩·卡伦在其撰写的《穿出最好的人生》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多巴胺穿搭”的概念。赵韶苓认为,这一概念只是借用了多巴胺调节情绪的功能,即通过穿衣服这件事,让人们变得更加快乐、积极和有活力,只要符合这样一种标准及功效的穿搭,都可以叫作“多巴胺穿搭”。至于这种穿搭风格是否真的与多巴胺分泌有关,暂时未有科学研究提供支撑。
霍特国际商学院的营销心理学教授马特·约翰逊曾表示,一个人的穿着会影响到自我形象,“多巴胺负责预测他人对我们服装的反应,并衡量我们从社交界得到的反馈。当整体体验是积极的,我们就会体验到整体情绪的普遍提升” 。
另外, 网上的“多巴胺穿搭”多为高饱和度的颜色,本身就能给予神经系统强烈的刺激。在这个意义上,“多巴胺穿搭”也有助于唤醒多巴胺的激活。
赵韶苓介绍,事实上,多巴胺负责的是奖赏回路,这种奖赏回路主要是使人选择性地对意外的奖赏和新奇的、引人注意的事件有所反应。当反复给予可预测的奖赏时,其反应就会迅速下降。
“换句话说,这样的奖赏回路会促使人不断追求新鲜刺激。例如,当我们与心仪的对象一见钟情,此时体内的多巴胺一定处于井喷状态。而当相处久了之后,花前月下变成柴米油盐,遭遇‘多年之痒’,也与多巴胺水平回落不无关系。”赵韶苓强调,过度依赖多巴胺带来的刺激感,会让我们不断追求更强烈的刺激,不断抬高感受到兴奋的门槛。
多巴胺必不可少但并非越多越好
既然多巴胺有助于人们获得快乐,那还有哪些方式可以合理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和吸收?赵韶苓表示,获得多巴胺并非难事,适度的锻炼、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等,都能促进多巴胺分泌。“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多巴胺水平,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充足的睡眠也能促进多巴胺的生成和释放,建议每晚睡眠时间在7—8小时;另外还可以食用富含酪氨酸和维生素B_6的食物,如香蕉、奶制品、肉类等。”赵韶苓说。
刘斌还指出,多巴胺除了能够调节中脑回路的情绪外,还负责调节人体运动。“多巴胺神经元在基底节内调节肌肉运动,对于维持正常的运动功能非常重要。当多巴胺水平过低时,可能会导致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疾病。”刘斌介绍,目前,已经有相关口服多巴胺药物用于帕金森病的临床诊疗。另外多巴胺在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参与注意力集中和学习的过程,其水平的异常可能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其他注意力相关疾病有关。下丘脑内的多巴胺神经元参与控制摄食行为,在厌食和饥饿的调节中发挥一定作用。
诚然,多巴胺在人体活动中必不可少,但并不是分泌得越多越好。过度依赖多巴胺分泌带来的快乐,会让人沉浸在短期需求满足中,对学习和工作会造成不利影响。刘斌表示,如果多巴胺分泌过多,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如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失眠等。另外,一些神经疾病也与异常升高的多巴胺水平有关。“极端情形如亨丁顿舞蹈症,该病是多巴胺分泌过多导致的疾病,患者的四肢和躯干会如舞蹈般不由自主地抽动,造成日常行动不便。疾病发展到晚期,病人的生活将无法自理,失去行动能力,无法说话,容易噎到,甚至无法进食。”刘斌说。(通讯员 宋闻凯 实习记者 朱 玺)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疆兵团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赋能高质量发展
- 良渚古城周边新发现疑似水坝近20处
- 国际聚焦APEC:书写亚太合作新篇章 共享全球发展新机遇丨世界观
- 两万多部下线 广电总局整治违规微短剧
- 广东开出首趟光伏产品铁路集装箱班列
- 【透视】CNN撰稿人:黑人儿子的出生,让我无法回避美国的种族问题
- 黄河内蒙古河段首现流凌 黄河进入2024—2025年度凌汛期
- 我们为何要打新冠疫苗加强针?
- 中新健康丨专家:痛风急性发作应及早清理关节积液
- 第三届生生哲学论坛在山东济南召开
- 广西桂林黄埔后代:以黄埔情缘纽带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 探访长安书院:灞河之侧轻展书卷,品读长安浓郁书香
- 九江市回应“幼儿园在小便池清洗餐具”:停业整顿
- 以改革促发展 专家聚焦中国如何发力
- 《云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印发 部署12个生态修复重点工程
- 青海对安全生产领域举报最高奖励30万 可不到现场远程领奖
- 三次赞助欧洲杯势能强劲 海信实施战略升级加速全球化
- 新疆军区累计出动680多名救援官兵驰援救灾一线
- 冰雪赛事点燃文旅产业 浙江安吉2024年接待游客超3400万人次
- 中国商务部:新疆根本不存在所谓“强迫劳动”
- 热门推荐
-
- 融合创新链产业链促振兴
- 广州粤剧院今年内将进驻新址 公开征集院标
- 2023春华夏繁主题展映启动 十部优秀国产艺术影片亮相
- 调查:约1/3美国黑人生活在“心脏科荒漠” 心脏病死亡风险比白人高30%
-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军事对抗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出路
- 美联邦最高法院下令阻止下级法院对一款堕胎药进行限制
- 重视消费互联网对制造业转型的牵引作用
- 陕西丰富青少年教育活动 从“触摸故乡”感受文化生活
- 去良渚,看5000年前的水坝
- 日本首批20人获聘为绍兴酒侍酒师 助黄酒飘香世界
- 白宫:美国不会向乌克兰派遣军队
- 东南大学研发智能假肢斩获仿生“奥运会”冠军
- 以色列爆发本轮巴以冲突以来最大规模抗议活动
- 民营经济大市聚焦“首季效应”:忙生产 拓市场
- 国际最新研究:土星环和土星可能一样古老
- 公司法修订草案将第四次提请审议 明确股份公司发起人应全额缴纳股款
- 重阳节的小知识:为啥又叫菊花节?重阳糕长啥样?
- 辽宁本溪一记录纸厂发生楼体坍塌事故 3名施工人员被困
- 四川举办外资企业交流会,推动共赢合作
- 失能老年人“买不到”靠谱居家养老服务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