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要打新冠疫苗加强针?
蔡晧东
我国多地接连启动针对高风险人群的新冠疫苗加强剂免疫计划,近期因“旅行团传播链”引发的疫情让人们更加关注此事。今天,我们来说说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有什么不同,以及加强免疫对于疫情防控究竟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1 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的区别
在流行病学上,疫苗的免疫预防接种分为“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两类。
基础免疫,顾名思义就是“初次”接受某种疫苗的“全程足量”预防接种。比如,1岁以内儿童的各种疫苗接种都属于基础免疫,新冠疫苗的前2针灭活疫苗接种也属于基础免疫。但各种疫苗基础免疫的针次和剂量是不同的,如卡介苗、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只需要接种1针,百白破三联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则需接种3针。
不同新冠疫苗基础免疫的针次也不同。我国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基础免疫仅需接种1针;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需在半年内接种3针;我国的灭活疫苗和美国的mRNA疫苗则需接种2针。
加强免疫是指在基础免疫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次接种同类疫苗。我国大多数人接种的新冠疫苗是灭活疫苗,这种情况接种第3针疫苗就属于加强免疫了。
2 “第3针”如何提高免疫力
为什么要进行加强免疫?
随着时间推移,人接受基础免疫后产生的体内抗体会逐渐减少,免疫力逐渐减弱,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以提高免疫力。研究数据显示,百日咳疫苗在基础免疫后第4年,免疫的有效性从接种后的100%下降到84%,第5年下降到52%,第7年只有46%的人还有免疫力。因此,百白破三联疫苗在1岁以内完成基础免疫后,1岁6个月-2岁时要加强免疫1针,7岁时还要加强接种百白破二联疫苗1次。
同理,新冠疫苗也是如此。比利时一项关于医务人员接种mRNA疫苗后6个月抗体的观察结果显示,接种第1针疫苗后抗体的平均水平为100单位,接种第2针后抗体升高到400单位,3个月后抗体水平仍保持在400单位左右,但到第6个月抗体则下降到221单位。当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对新冠病毒的抵抗力就会减弱,加强免疫后不仅可以明显提高体内的抗体水平,还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更加持久的免疫能力和更加牢固的免疫记忆力。
因此,完成基础免疫者在一定时间后进行加强免疫非常重要。另外,少数免疫力低下人群可能在接种2针疫苗后未产生保护性抗体或抗体产生不足,也能在第3针加强免疫后起到补漏和加强的作用。
那么,大家关心的加强免疫实际效果如何呢?我们来看看已有的数据。
以色列是首个向国民大规模进行新冠疫苗加强免疫的国家。2021年9月15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了关于以色列新冠疫苗加强免疫的文章,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新冠疫苗加强免疫人群的新冠病毒确诊感染率和严重病例发生率,均比未加强免疫人群降低了9成以上。
我国科兴公司和国药集团也先后发表了我国灭活疫苗加强免疫后的效果。科兴公司的灭活疫苗在第2针完成6个月后接种第3针,接种者1周内抗体呈10倍以上迅速升高,2周内上升到20倍。国药集团的数据显示,18岁-59岁人群第2针疫苗接种后新冠病毒抗体平均滴度为209.3,第3针疫苗接种后的平均抗体滴度升高至308.4;60岁以上人群接种第3针疫苗后,抗体平均滴度从第2针接种后的118.2升高到206.2。
这些数据均说明,加强免疫可明显提高机体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
3 面对变异病毒有没有用
新冠病毒在不断变异,目前流行的德尔塔新冠病毒传播力是未发生变异病毒的2倍以上,其传染性与水痘病毒相当,甚至超过SARS、天花、季节性流感等病毒。因此,有些人担心打了加强针也无用。
对于变异病毒,新冠疫苗的免疫效果可能降低,但并非无效。
2021年5月至6月,我国广东省发生德尔塔新冠病毒疫情,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完成2针疫苗接种者的保护效力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我国灭活疫苗对德尔塔新冠病毒的保护效力为70%,对重症新冠病毒感染的保护率为100%,而未接种疫苗者对新冠病毒几乎无免疫力。
由此可知,进行加强免疫后,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还将升高。
4 不良反应会不会更重
那么,加强免疫会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我们还是来看3组调查数据。
美国在2021年9月21日批准了新冠疫苗的加强免疫计划。根据2021年10月1日美国监测到新冠疫苗加强免疫的安全性数据,在12591例完成第3针新冠疫苗接种的人群中,第2针接种后报告的局部和全身反应发生率为77.6%和76.5%,而第3针接种后为79.4%和74.1%;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大多为轻度或中度,因此认为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是安全的。
以色列对免疫力低下老年人新冠疫苗加强免疫的安全性观察显示,第3针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与第2针相似,常见的全身反应为疲劳、肌痛和发热,发生率甚至低于第2针接种后。
我国第3针灭活疫苗的安全性研究也显示,18岁以上人群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第2针接种后无显著性差异,最常见的局部不良反应为疼痛,其次为红斑、肿胀、瘙痒;全身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疲乏和腹泻,发生率较低;3岁-17岁人群接种3针后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和接种部位疼痛,不良反应多为1级,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5 “加强针”不是越早越好
任何人都可以进行新冠疫苗的加强免疫。现阶段,我国优先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人群和患有慢性疾病等免疫缺陷人群接种。
但加强免疫的时间有讲究。科兴公司的研究显示,在第2针疫苗接种后28天接种第3针,平均中和抗体水平只能达到45.8-49.7;而在6个月以后接种,平均中和抗体水平能达到137.9-143.1。因此,新冠疫苗加强免疫的适宜时间应该在完成第2针接种6个月后,而不是越早越好。
还有人问:“加强免疫的疫苗必须与基础免疫的疫苗一致吗?”我国不同厂家的灭活新冠疫苗技术路线是相同的,先后用不同厂家的疫苗并不会影响免疫效果,也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接种灭活疫苗后采用mRNA或腺病毒载体疫苗加强免疫从理论上讲也是可以的,由于其免疫的抗原性差异,很可能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此前,有留学生在我国接种灭活疫苗后到国外又接种了mRNA疫苗,没有出现不良事件。但是,此结论仍需更多临床数据支持。
6 未来还要打“第4针”“第5针”吗
未来,是否还需要打“第4针”“第5针”,甚至让加强免疫成为常态,现在还不能确定。但是,研究者会根据病毒变异和人体抗体水平变化的情况,来适时调整加强免疫的方式,也不排除有新的更有效的疫苗被研发,并用于人群免疫。
在目前这种防疫形势下,个人防护仍不能放松,请大家牢记这些防护知识。
1.科学戴口罩
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注意:不要上下或者内外反戴口罩,更不要在戴口罩时随意露出口鼻。
2.勤洗手
洗手时尽量用流动水,并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手上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20-30秒。外出时,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
3.遵守1米线
排队、付款、交谈、运动、参观时,要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4.咳嗽时捂口鼻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无纸巾时用手肘代替,用过的纸巾不要乱丢,扔进垃圾桶。
5.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加强身体锻炼,坚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充足,保持心态健康;健康饮食,戒烟限酒;有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
(作者:北京地坛医院退休主任医师、《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副总编辑)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渝高铁樊哙站2号六线特大桥进入高速铁路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 业界聚焦医疗AI大模型应用 推动医疗诊断领域革新
- 福建南平:持续暴雨 全力以赴抢险救援
- (国际观察)乌克兰危机冲击国际秩序 冲突战争没有真正赢家
- 洪峰已过粤北韶关市区
- 2024全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与标准创新大会在哈尔滨举行
- 北京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住院、普通门诊异地直接结算全覆盖
- 云南昭通至四川西昌高速公路全线首片钢箱梁成功架设
- 东北老工业基地吉林省经济连续两年实现首季“开门红”
- 前三季度国内游总人次36.74亿 同比增长75.5%
- 市场监管总局督导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完成三年整改
- 马来西亚一小型飞机坠毁 已致10人死亡
- 国际插画艺术大展走进南昌:给城市更多艺术文化滋养
- 中缅边境见闻:口岸客货运繁忙 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显成效
- 江苏张家港一景区通报“4名初中生因涨潮被困”
- 台风“苏拉”直击珠海 对澳供电丝毫不受影响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大宁: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依
- (乡村行·看振兴)“中国油茶之乡”湖南祁阳:茶油飘香 产业富民
- 朝鲜进行战略巡航导弹发射演习
- 中国(陕西)·比利时创新合作论坛在安特卫普举行
- 热门推荐
-
- 国家发改委:鼓励推动节水、水处理领域设备更新
- 第24届亚太电协大会将致力“绿色低碳 电亮未来”
- 4月15日-21日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7440.4万吨
- 杭州富阳通报:短时强降雨已致5人死亡、3人失联
- 如何让配钥匙、改衣服等服务回归百姓生活圈?
- 美媒:美国财政部发布新一轮与俄罗斯有关的制裁
- 打喷嚏都能骨折?你真的会补钙吗?权威专家支招
- 国家邮政局公布2023年四季度邮政业用户申诉情况
- 探访中国首个并网试运行的液态空气储能电站
- 青海出新规奖励自然灾害成功预警避险 个人最高奖3万元
- 定调2025!一图速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
- 中国品牌日展馆花样多!看“地区品牌”如何解码地方文化
- “新农人”在霞浦:面朝大海,批发海带
- 儿童文学作家陈诗哥:张开童话的眼睛看世界
- 信心从哪里来|中国经济“破浪前行”又一年!
- 沿着运河闹元宵 浙江南浔古镇集群送上“文化大餐”
- 专家学者齐聚山西晋城 共话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 “以文会友·传情两岸”书画交流活动在温州龙湾举行
- (经济观察)中国经济动能足 勿高估债务压力
- 中国驻东京旅游办事处参加“七彩云南·旅游天堂”对日推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