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喷嚏都能骨折?你真的会补钙吗?权威专家支招
中新网北京6月25日电 喝骨头汤最能补钙?晒晒太阳就可以补钙?预防骨质疏松必须补钙吃药吗?日常生活中,有关补钙的各种说法、秘方很多,那么,到底什么叫“缺钙”,又该如何正确补钙?来听听北京协和医院“人工智能点亮健康生活-骨科AI科普团队”的科学解读。
专家介绍,钙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元素,骨骼和牙齿就是钙的重要载体。人体内90%以上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之中,还有少部分在血液以及软组织中。骨骼中的钙使我们的骨骼很结实和强壮,但是骨骼里的钙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与血液和软组织中的钙不断地交换,达成一个稳定的平衡。
人们常说的“缺钙”,医学上叫骨质疏松,骨骼中的钙质丢失就可能引起骨质疏松。
出现哪些情况,要怀疑骨质疏松?
专家表示,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比较常见和严重的表现,也是治疗骨质疏松所针对的最重要目标。脆性骨折就是在很轻微的动作,比如说打喷嚏或是很轻微的外伤之后就出现了骨折,比较常见的是脊椎的压缩骨折、前臂手腕以及髋部的骨折。
骨质疏松还会出现其他的症状,如不明原因的全身疼痛,包括腰背部、四肢、颈肩等,尤其在夜间较为明显,且可能会伴随抽搐和夜汗多等情况。老年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身高逐渐变矮,出现驼背也要怀疑存在骨质疏松。
此外,如果体检时出现骨密度检测结果的异常,也要高度怀疑骨质疏松。
哪些人群易出现骨质疏松?
专家表示,大部分骨质疏松患者是原发性的,随着年龄增长进入老年期,骨代谢的平衡向骨质丢失倾斜,特别是女性在绝经期后激素代谢水平变化,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所以老年人和绝经后女性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主要人群。
但是也有一部分情况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如极度缺少活动和锻炼,不良的烟酒嗜好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可能造成骨质疏松;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过早的绝经闭经等内分泌系统疾病,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炎性肠病、胰腺疾病和胃肠道功能吸收不良等胃肠道疾病,会造成钙质的吸收异常;患有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免疫病患者,以及患有癫痫、脑卒中、脑萎缩、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也常常可能出现骨质疏松的现象;慢性的代谢性酸中毒和终末期的肾病也可能是骨质疏松的幕后“黑手”。
此外,如果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和抗病毒等药物,也可能会造成骨质疏松。
预防骨质疏松就是要补钙吃药吗?
专家介绍,预防骨质疏松最重要的是采取基础的措施来调整生活方式。
首先,饮食上要均衡膳食、平衡营养,每餐要包括必要的营养元素,例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等。如果有骨质疏松的风险,就要更加注重牛奶等含钙丰富的食品的摄入。
其次,最好能够有一定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以便于钙质的吸收。
第三,适量的活动锻炼有助于减少骨质疏松的产生,但不能过量,否则适得其反,造成劳损。
第四,调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减少碳酸饮料、咖啡等摄入。
在服用一些特殊药物的时候,要关注药品说明书上是否存在可能造成骨质疏松的说明,必要时向开药医生咨询。
专家表示,骨质疏松通常是一个慢性和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治疗骨质疏松的过程中要定期监测,看看前段时间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如何。一般骨密度检测一年一次,最长不超过两年一次,以便于及时调整抗骨质疏松药物。(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建行又一个“十万+”!
- 勇斗持刀行凶歹徒 北京海淀认定王宇、黄树焘见义勇为
- 共建发展生态圈 2023中国便利店大会在江西南昌举办
- 除夕成假期 带火“年午饭”
- “碳”路先行|探访陕西长庆油田 “碳”寻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 “2023中国顶尖舞者成长计划”全国作品展演 新生代秀出“绝活”
- 江苏宿迁打造“光伏之都”:光伏产业将跨越千亿元台阶
- 年中经济看亮点丨外贸半年报 稳中向好亮点多
- 俄语原版音乐剧《恶魔奥涅金》京城首演 再现俄式悲怆浪漫
- 9月中国非制造业经营活动运行平稳
-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发生爆炸 已致8人死亡数人受伤
- 双边贸易年均增长11%!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20年成果多多
- 妙峰山第三十一届传统民俗庙会开幕 助力传统文旅“焕”新
- 广西北海按下文旅“复苏键” 系列新春活动刺激消费
- (乡村行·看振兴)东北灵芝小镇“仙草”吸金:原粉变金粉
- 北京:10种“当家菜”保价至元宵节
- 中国音数协:数字文化产业正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 国家统计局: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
- “特殊儿童”的冬季运动会:乐享体育、笑对人生
-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基层应急消防站念好“三字经” 全力筑牢防汛一线堡垒
- 热门推荐
-
- 英国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访南港 探望遇害女童家属
- 市场监管总局:应及时纠正“会员办卡容易退卡难”等问题
- 2023年沪深A股共分红2.2万亿,706股连续现金分红十年
- “汝州张公巷窑遗址前四次发掘成果展”在郑州展出
- 西双版纳中缅边境:民警警犬协同缴毒31公斤
- 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发布月饼消费提示:留好证据及时维权
- 《消失的她》领跑端午档,暑期档接力佳片不断
- 北京进一步优化支付、医疗等方面的服务 为外籍人士提供便利
- 土耳其发现约7000年前动物图案印章
- 浓雾侵袭中国8省市 北方多地将上演“冷暖大转换”
- 台风“三巴”在广东湛江登陆 粤多地遭遇暴雨
- (乡村行·看振兴)标准化种植提质增收 山西上党山村不再“靠天吃饭”
- 商家宣传内容制造容貌焦虑被罚
- 金砖国家诗人话诗歌生命活力 连接世界传递爱与希望
- 两岸青少年迎新春 福建漳州举行传统民俗活动
- 四川一食品公司被指污水直排入河 官方通报:已立案
- “不能让核污染水污染大海”(国际视点)
- 官方:正在研究制定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的政策文件
- AI换脸“造黄谣”涉嫌什么罪名?律师解读
- 住房租赁“金融17条”出炉,覆盖项目全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