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防中暑 当心这两种情况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王剑
出门两分钟,出汗两小时。近日,广州的气温已屡创新高,因中暑就医的患者也在增多。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李辉和主治医师柯嘉有提醒。
当心老人室内中暑
很多人觉得只要气温升高就会中暑,其实不然,中暑的发病与3个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高温、高湿、无风环境。人在高温的环境下,散热功能变差,或者是产热增加,都会导致中暑。一般来说,中暑的气象阈值是日平均气温>30℃或相对湿度>73%。当气温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时,中暑发生率明显增加;日最高气温≥37℃时中暑人数急剧增加。
医生提醒,出门前最好留意下天气预报,正午或是阳光强烈时减少户外活动,可将户外活动时间安排在清晨或傍晚。
家中最好备有温度计、湿度计,如果温度、湿度过高,要及时开空调降温。这点对于独居的老人尤为重要,高龄老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降低,如果独居又较少出门的话,可能会因为意识不到室内温度过高而出现中暑。如果这种高温天气持续,老人的家属或街道社工要加强探视,预防中暑发生。
李辉介绍,生活自理能力差的老人是中暑的高发人群,还有一个原因是老人患有基础疾病(体弱、轻度肝肾功能异常、高/低钠血症)或肥胖的概率更高,炎热只是发生中暑的诱因。这部分老人调节体温能力较差,如果有肥胖问题的话散热能力也较差。如果处于高温、高湿度、不通风的环境,甚至可能出现热射病,有致残致死危险。
睡眠不足更易发生中暑
38岁的李先生端午节期间和朋友一起去爬山时,出现了大汗淋漓、头痛、四肢酸痛无力等先兆中暑症状。他感到不理解,以前自己也曾高温天爬山都没问题,为何这次出了状况。后来才了解到,爬山前一天他失眠了,第二天按原计划爬山就出现了中暑。
李辉解答,在高温环境中,出现生病,出现发热,或者上吐下泻等脱水表现;睡眠不足引起抵抗力下降;肥胖人群引起代谢升高等个体因素时,更容易发生中暑。
此外,中暑还多发于重体力活动者(如部队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如少汗症、严重皮肤疾病)、虚弱或卧床者、婴幼儿、酗酒或吸毒者、孕产妇等。
有时气温没有超过30℃,但由于特殊着装(如透气性差衣服、防化服、防核辐射服、防火服等)、特殊岗位(如救火等高温作业)或特殊环境(如温室、封闭的厂房、车厢、操作间内)等原因,局部温度往往超过30℃,也容易中暑,这些群体也应注意。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今年前8月柬埔寨雷击事件造成逾百人死伤
- 国家卫健委:预防食源性甲醇中毒 饮用散装白酒、自制药膳酒需谨慎
-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区域医疗中心消化内科专科联盟在合肥成立
- 台风“普拉桑”登陆前后:浙江渔港小镇的日与夜
- 吃饭快是好习惯吗?
- 2.4万亿 中国恒大债务困局何解
- 膏方是药还是补品,该怎么吃?医生归纳这些知识点
- 尼日利亚发生多起袭击事件致33人死亡
- (乡村行·看振兴)吉林传统村落蜕变:“Z世代”返乡助发展
- 沪港青年共同体验传统文化 促进情感共鸣
- 商品缺斤短两,停车遭遇乱收费……部分景区消费乱象缘何屡禁不止?
- 几块钱的门票为啥也要收
- “粿汤” “晒秋” “啃秋”……来看立秋时节多彩民俗
- 【光明论坛】多措并举推进企业高质量“出海”
- “游目:中法摄影艺术对话展”亮相巴黎
-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三明探路乡村融合
- 税务总局公布修改和失效废止的部分税务规范性文件目录
- 贵州发生一起因家庭矛盾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件 致1死1伤
- 韩总统暗示有意向乌提供武器?克宫:表示遗憾
- “盖亚”或发现银河系神秘“古老心脏”
- 热门推荐
-
- (深化改革看山东)山东构建安全稳健的多元能源供给体系
- (经济观察)楼市新政刺激二手房出售 利好信息增强市场信心
- 海南出台稳就业措施:扩大政策性岗位规模 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
- 云南省2024年“澜湄周”启动 六国共赴“澜湄之约”
- 梁朝伟:把努力看成当然 把幸运看成感激
- 海口江东新区现代商贸千亿级产业集群初步聚能成势
- 松限购、降首付、调利率……上海楼市调整放出连环招
- 深化中坦友谊 守护民众健康
- “亮码可办”等便民举措推出 住房公积金办理更方便
- 甘肃、辽宁等地灾后恢复重建有序进行 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 养老诈骗六大套路曝光
- 当年青年的好朋友昨日重现
- 全国铁路暑运发送旅客突破三亿人次
- 中国自主研发新型表面置换假体 填补空白、造福肘关节损伤者
-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多地 致数十人死亡
- 杭州:水下无人机成“桥梁医生”团队新援
- 中新健康 | 我在非洲当医生
- 2024年世界高塔联盟年会在重庆举行
- 加拿大高官澄清:尚未获悉有证据将印度总理莫迪与加境内犯罪关联
- 中新教育 | 湘港深化教育合作 加强青少年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