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缺斤短两,停车遭遇乱收费……部分景区消费乱象缘何屡禁不止?
商品缺斤短两,停车遭遇乱收费……
部分景区消费乱象缘何屡禁不止?
专家表示,个别摊贩、商家的不诚信行为可能会影响整个景区或城市形象,应秉持“零容忍”态度
本报北京5月9日电 (记者陈丹丹)6两蓝莓当1斤卖,停车场不执行政府指导价乱收停车费……今年“五一”期间,一些景区的消费乱象引发关注。今天,相关专家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个别摊贩、商家的不诚信行为可能会影响整个景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形象,各地应对此类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秉持“零容忍”态度。
5月3日,一名女游客反映其“五一”假期出游时,在云南大理古城门口一流动摊贩处买蓝莓,事后发现买的1斤蓝莓实际只有6两。她找到摊贩后,摊贩却理直气壮地说“这边都是这样子”,并将蓝莓倒回筐内表示不卖了。
5月5日,大理市市场监管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对摊贩不诚信经营行为及抹黑大理经营者的言论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要求其规范自身言行、诚信经营,并对该摊贩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依法依规作出处罚。
除了商品缺斤短两之外,还有消费者5月1日在社交媒体反映在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骑骆驼拍照时遭牵驼人索要20元小费的情况,后打电话投诉维权成功。5月4日,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五一”假期6起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情况,其中包括青岛市市北区青岛华信瑞通创新产业服务有限公司经营的北岭山森林公园附近停车场,涉嫌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收取停车费,违反价格法相关规定等。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游客热情高涨。然而,诸如上述消费乱象的出现,也对消费者出游体验和当地旅游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一些商贩、小商店诚信守法意识不强,只顾眼前利益,殊不知可能会影响整个景区或城市的形象。
如何治理不法商贩、小商店消费乱象?记者了解到,随着多个旅游城市的火爆,哈尔滨、三亚等地已推出旅游消费一键投诉、先行赔付等机制,由政府部门先行垫付赔偿,再向商家调查追缴,有效降低了游客维权成本。
陈音江建议,各地应对此类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秉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严查一起。同时,有关部门要督促相关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并且畅通售后服务渠道,方便消费者遇到问题及时反映。
当前,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在提高。中国消费者协会此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维权主动性不断增强。对此,陈音江表示,如今消费者很容易通过拍照或录制视频等方式保留证据,并在网上曝光,此举明显增强了社会监督效果,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督促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具有积极意义。(工人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疆昆玉市推多项活动营造节庆氛围
- 交通运输部:截至4月30日全国共有349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
- 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启幕 阵容创历届之最
- 虚构物流单号理赔,这小便宜占不得
- 北京今日“晴”歌继续高唱 明日傍晚到夜间或有雷雨光顾
- 中日韩116位艺术家作品亮相贵州
- 中国驻拉瓦格领事馆举办2023年新春招待会
- 基因编辑新疗法或能治愈危险炎症
- 乡村文化技艺大PK 全国冬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沈阳精彩上演
- 香港楼宇买卖登记量连降4个月
- 人工智能+、低空经济……2024年度十大科技名词揭晓
- 韩媒:因健康原因,尹锡悦请求推迟16日上午的调查
- 中国铁路春运启动 首日预计发送旅客1060万人次
- 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专家:对因治疗降低混合感染风险
- “观往·知来——纪念中俄建交75周年版画作品展”开幕
- 活化生态资源 重庆乡村蹚出“兴”村路
- 分类之外,破题垃圾围城还需做点啥?
- 导演刘新:《熟年》“不留情面”直面生活 家庭情感剧“返璞归真” 重新赢得观众
- 拓展外贸新空间,助力扩大开放不断升级
- 报告:2026年中国临期食品市场规模或达471亿元
- 热门推荐
-
- 蒙古野驴组团在二连国门景区安家生娃
- 大国重器创造中国奇迹
- 堵住外卖食品安全漏洞
- “极上之味,让世界爱上中国味” 汉林极上亮相第26届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
- 创特色专科、试“5G+医疗” 青海公立医院内外“兼修”
- 一碗腊八粥开启“中国年”
- 第39届“上海之春”举办“中法音乐交流展演季”
- “羲皇故里”新鲜事:“空调大棚”让秦州大樱桃“早睡早起”
- 通讯:纠正“弯曲”的人生
- 喀麦隆前总理菲勒蒙·扬当选第79届联大主席
- 三个月内一百三十多个奥密克戎亚分支从境外输入
- 美术教育该有怎样的社会担当?
- 年轻“新橘人”续写兴橘文章
- 雨天行车,这些驾驶安全技巧请牢记
- 严打节日期间侵权假冒犯罪!公安部公布5起典型案例
- 了解青年婚恋问题 理应多听听年轻人怎么说
- 链接全球市场 “冻品之乡”速冻食品产销旺
- 降低运行成本促进绿色转型!中国电动汽车在肯尼亚大受欢迎
- 日民间人士:很多人对掠夺中国文物历史无知,作为日本人很羞愧
- 超7亿人次!民航市场因何创出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