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能自愈吗?专家:小儿疝气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胡颖仪
三年前,刚出生22天的新生儿强仔(化名)就发生疝气,确诊为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需要急诊手术治疗。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小儿普外与腹壁疝病区(普外科三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董泾青团队紧急为强仔进行了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松解+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4天强仔就可以吃奶了,术后第5天顺利出院。至今强仔随访三年,非常健康。
董泾青提醒,无论是小儿疝气还是成人疝气,都要早诊断早治疗,尤其是小儿疝气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如果发生嵌顿,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相比,风险会大很多。
22天新生儿呕吐、血便查出疝气
强仔刚出生22天便查出疝气。日前,记者在医院碰到了带孩子来复诊的强仔妈妈陈女士(化名)。据陈女士介绍,3年前她坐月子时,突然有一天感觉宝宝吃奶的时候没胃口,第二天就完全不吃奶,勉强吃一口就呕吐,并开始出现血便,陈女士以为宝宝是肠胃问题,赶紧带他去医院检查。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罗立荣介绍,强仔出生时体重有3.4567公斤,就诊时体重已经达到4.47公斤,一般情况还是比较好的,但在入院前一天出现呕吐以及大便带血丝和黏液等症状,心率130次/分,腹胀厉害,右侧腹股沟区有包块,手法不能回纳。急诊彩超显示其有右侧腹股沟疝并有嵌顿(内容物为肠管)的可能。儿科赶紧请董泾青会诊,最终确诊为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需要急诊手术治疗。
董泾青介绍,疝气的手术方案可选择开放手术或腔镜手术。考虑到强仔的具体情况,决定急诊行腹腔镜探查,发现肠管无坏死,遂立即进行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松解+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过程很顺利,历时100分钟。术后2小时,拔除气管插管。术后加强抗感染和补液,第4天强仔就可以吃奶了,术后5天顺利出院。
“如今孩子已经三岁多了,很健康,一切都很正常。”陈女士说。
小儿疝气和成人疝气不太一样
董泾青介绍,疝气又叫小肠气,是指腹股沟区(大腿根)的可复性包块或不适,这个包块平卧时消失,站立或活动时突出或加重。发生疝气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先天性因素,持续性的鞘状突未闭;也有后天性因素,包括腹壁肌肉筋膜薄弱、咳嗽、便秘、排尿困难、妊娠、腹水等。
董泾青介绍,小儿疝气和成人疝气不太一样。
小儿疝气是先天性疾病。人在母体内处于胚胎期时,有一根未闭合的管子——鞘状突,该管在出生后就会闭合。10个人中有9个已经闭合,那就是正常的,如果10人中有1个鞘状突没有闭合,就称为小肠疝气。
成人的发病机理不同,成人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腹壁变得较薄弱,薄弱后在不同的部位形成缺损(如直疝、斜疝、股疝、闭孔疝或其他位置的疝),导致肠管或大网膜等往外突出,形成成人的疝。
小儿疝气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
腹股沟斜疝嵌顿就是腹腔内容物突出内环口后不能自行回纳腹腔内,导致肠管不通畅,即肠梗阻。如果不进行手术,嵌顿肠管、大网膜甚至卵巢(女孩)可能会发生缺血坏死。
董泾青提醒,小儿疝气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如果发生嵌顿,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相比,风险大很多。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太小,做手术风险太大,想等着宝宝自愈。对此,董泾青表示,小儿疝气基本是不可能自愈的,只要是患有疝气就需要做手术,尤其是早产儿。足月儿的手术年龄需根据麻醉风险来决定,如果小孩体重在5公斤以上手术,麻醉风险相对较小。
具体来说,手术年龄可参考以下:
1.足月儿:1岁
2.有过嵌顿史:6个月
3.早产儿:尽早
4.疝太大:尽早
董泾青介绍,对于小儿疝气,微创手术效果更好,“如果在第一次手术选择微创,即腹腔镜手术,就可以将手术部位看得很清楚,两边如果都有缺损就可一起解决。一次麻醉、一次手术就能解决问题,就没有必要两次手术、两次麻醉。而且腹腔镜手术切口美观,术后瘢痕几乎不可见。如果患者出现感冒、咳嗽、发热、拉肚子、流鼻涕等症状时,建议暂缓手术,等身体恢复好再治疗。但是,如果发生了嵌顿,还是得急诊手术马上处理。”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全球@中国﹒2023开局|外国专家聚焦中国科技发展:多项领域走在全球前列
- 员工离职前可以删除公司电脑资料吗?专家解读
- 京津冀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联动 服务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 《马兰花开》已在澳门首次上演 《大地之光》月底将走进澳门
- 四川雅江森林火灾明火扑灭 火场全面进入清理看守阶段
- 33岁“烧烤爱好者”查出肠道肿瘤
- 纪录片《田野之上》摄影作品展在沪展出
- 精粹15年来17部优秀作品 芭蕾创意工作坊GALA在京上演
-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今日在厦门开幕
- 中国将迎新冠“乙类乙管”后首次高考 北京多部门护航考试安全
- 中新健康 | 中国红基会成长天使基金资助小胖威利综合征患儿近700人次
- 【中国网评】乌克兰危机一周年:世界在战火中守望和平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三明:真情帮扶共绘畲乡新画卷
- 黎巴嫩政府跨部门代表团访问叙利亚
- 促消费更要从大处着眼
- 上海“家门口服务”不断优化 居民幸福持续“加码”
- 希腊学者:中国反腐败经验值得借鉴 中欧合作意义重大
- 上门代厨、上门收纳、上门养老……“上门经济”:敞开门也要守好门
- 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现场谈判竞价结束
- 拜耳集团首席执行官比尔·安德森:农业和食品加工业能够为碳中和作出相应贡献
- 热门推荐
-
- 长春“Z世代”打造沉浸式实景戏剧讲述历史
- 深圳消防通报一住宅楼发生爆炸:明火已扑灭,事故造成1人死亡
- 姑姑下楼取个外卖 四岁侄女意外坠亡
- 慢病管理迎来变革 企业数字化治疗布局加速
- 山西昔阳:打造“那年昔阳70S”沉浸式街区 焕发城市文化新魅力
-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因贪腐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 “来自星星的孩子”
- 五位经济学家共同诠释新发展格局下为何中国到了“强城时代”
- “世界瓷都”福建德化向全球征集妈祖文化陶瓷文创产品
- 中国艺术家曹斐在澳大利亚新州艺术博物馆举办大型个展
- 警惕“吃出来”的脑膜炎
- 俄总统普京与本届政府成员举行会晤
- 他们是最能抓逃犯的PTU 也是给人温暖的警察叔叔
- 广铁今年暑运累计已发送旅客超1亿人次
- 年底人口流动增加,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 世界海洋日:中国海洋事业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期
- 【中国那些事儿】“开放、创新、机遇” 2025外企有信心
- (新春走基层)在马背上拍婚纱照的“90后”警官
- 综合消息:强震致土叙两国超5000人死亡 叙呼吁西方尽快解除制裁便于国际救援
- 走近甘南:藏地擘画“东数西算”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