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专家呼吁关注脓毒症 高龄、免疫力低下、糖尿病等为高危因素
医生为脓毒症患者对症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供图
中新网上海6月26日电 (记者 陈静)脓毒症是急诊科医生接诊、救治常见病种之一;如果救治不及时,容易导致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
记者26日在走访中获悉,63岁的贺大叔(化名)差点因背部直径15厘米的皮肤软组织脓肿送命;年近九旬的梅阿婆(化名)同样因为皮肤软组织感染导致的脓毒症休克,由救护车送至医院急诊抢救室。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专家团队及时对症救治下,两人转危为安。
据该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凉介绍,导致脓毒症的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常见的感染部位包括肺部感染、生殖泌尿道感染、腹腔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罹患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以及高龄都是发生脓毒症的高危因素。该院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汤璐佳对记者介绍,除了常见的感染部位以外,一些看似“少见”部位的感染也不能忽视,比如皮肤软组织感染。
据了解,63岁的贺大叔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其左侧背部有一个直径约15厘米的软组织肿块。被送到急诊时,贺大叔已神志不清,病情十分危重。陈凉介绍,该院记者专家紧急对贺大叔左背感染部位切开引流,尽量清除坏死组织以及感染源。经过对症治疗,贺大叔血压逐步稳定正常,心衰、呼衰状况和感染指标好转。梅阿婆也有着几十年糖尿病史,又因骨折,导致皮肤软组织坏死、感染。由120救护车送至医院急诊抢救室时,老人感染严重。经过医生们的对症治疗,梅阿婆皮肤的创面逐渐痊愈,全身状况也日明显改善。
在采访中,汤璐佳表示,目前脓毒症病死率甚至超过一些常见肿瘤。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如果出现皮肤软组织感染,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就诊。(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月薪万元登上热搜 难以触及的特斯拉“普工天花板”
- 春运7日启幕 广东预计发送1.06亿人次
- 美国毛伊岛大火爆发周年伤痕仍在 居民流离失所
- 长征路上学党史丨红军兵站贡米飘香
- 福建宁德推动“三下乡”活动“常下乡、常在乡、常惠乡”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义:最美乡村公路串起景区 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
- 韩国最大在野党发起涉尹锡悦内乱特检法
- 户外运动掀起新消费热潮 2025年市场规模或达3万亿元
- 陕西推进水网建设 已建成水网大动脉工程约400公里
- “荀子”大语言模型:化繁为简 通读古今
- “文化艺术链”在京发布 正式启动数字艺术与区块链实验室
- 抓住银发市场规模扩容重大机遇
- 广西千年铜鼓重获“新生” “敲响”中国与东盟文化交融音符
-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透过数据看经济,读懂中国经济发展信心
- 再续“香玉情缘” 河南戏剧名家慰问首都劳动者
- 15部门联合出台指导意见 分型分类精准帮扶个体工商户
- 稻香虾肥:吉林科研团队创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惠农
- 东西问丨魏韶华:老舍作品如何跨越东西方展现世界性?
- 南开两大师,曾唱和马蹄湖畔
- 对话“种星星的人”:心怀对生命的敬畏 操办好“人生大事”
- 热门推荐
-
- 膝关节反复疼痛 医生从36岁患者的膝关节抽出一杯“啤酒”
- 万喆:“一带一路”十周年成果丰硕 中国用事实回应质疑
- 上海干字当头强信心抓开局
-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努力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引领者
- 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传出连续枪炮声
- 俄罗斯莫斯科州一工厂发生爆炸 已致1人死80人伤
- “黄金周”来了 假日经济“热”力足
- 莫斯科动物园园长晒萌图:大熊猫“丁丁”的幼崽会站啦!(图)
- (经济观察)前瞻2025:利好政策可期,民生料获更好保障
- 外媒:2024年9月欧元区国际货物贸易顺差125亿欧元
- (新春走基层)山西雁门关外施工忙 守好最后一班岗
- 中国央行: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 连接城际山乡“最后一公里” 浙江表彰先进典型快递小哥
- 设计赋能社区 上海首个以“城市家具”为主题的公园揭牌
- 武大赏樱今晚8点起预约,下周六设高中生赏樱专场
- 北京警方依法行政拘留冲入球场拥抱梅西的球迷
- “低空+”腾飞 迎来商业化前夜
- 青海冷凉蔬菜出口不断扩大“朋友圈”
- 探访呼和浩特“温暖工程”进展:让暖流跑在寒流前
- 开卷“6·18” 家电企业和自己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