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刺杀普京”早有布局?无人机袭击案,不简单!
中新网5月6日电 (记者 孟湘君 何路曼 陈禹静) 5月3日凌晨,莫斯科心脏地带,俄罗斯总统府克里姆林宫附近灯光已熄灭,只有塔楼尖顶闪着红光。突然间,在10多分钟内,两架无人机相继划过夜空冲向克宫,在参议院大楼穹顶上方爆炸。
虽然事发时,俄总统普京并不在克宫内,也无人员伤亡,但这两次爆炸,打破了克宫平静的夜晚,更为延沓不决的乌克兰危机,增添了不确定性。
事发后,无论是乌克兰还是美国,都矢口否认以无人机攻击俄总统府,那么,无人机从何而来?行动是谁授意?这是否意味着,有人在谋划刺杀普京?这一事件的性质,究竟有多严重?
中国新闻网邀请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研究员张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对此次无人机事件的背景以及俄乌局势走向,进行深入解读。
用无人机袭击克宫,
难度有多大?
崔洪建与张弘均指出,作为俄罗斯核心、重要的军政机关,外界普遍认为克里姆林宫有着严密的防控体系、良好的情报和警戒系统,一般的个人和组织很难突破其安防网。
崔洪建表示,其他国家想在俄罗斯策划一起无人机袭击事件,难度是非常大的。他分析称,从此次在俄境内发动攻击的这两架无人机的形状、尺寸等参数可以判断,无人机“在近距离发起攻击的可能性更大”。
张弘则注意到,俄罗斯专家分析,这两架无人机可能是在莫斯科周边克林地区起飞并迅速发动攻击的,留给克宫防控体系和安全体系的反应时间特别短。
他进一步指出,此次袭克宫的无人机属于小型无人机,具有小、慢、低等特点,飞行轨迹多变,传统的防空体系无法适应。
虽然袭击未造成伤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只是一次惊险的试探,算不上有多成功,然而,正是两架小小的无人机,让外界对克宫固若金汤的印象,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对此,俄方自然无法坐视。俄方日前发表声明,指责无人机袭击是美国指使乌克兰所为。
针对俄方的观点,张弘分析称,乌克兰具备一定的军工生产能力,但在无人机研发制造方面缺乏技术,特别是导航、制导通讯技术方面。
不过,他同时指出,由于西方技术和情报的加持,乌方“是有可能突破克宫安防体系的”。近年来,乌克兰在西方国防公司支持下研发改造了一些民用无人机,在战场上有所应用。
据俄媒报道,2021年,乌克兰曾推出UJ-22 机载无人机,该机型能续航800公里,而俄乌边境到莫斯科的直线距离,仅500公里。
幕后主谋仍是谜,
事件又成“罗生门”?
那么,这次袭击事件,究竟谁是主谋?
恐怕,这又成了一起“罗生门”,一个难解的谜。
在俄方先后点名指责乌克兰和美国后,乌总统泽连斯基迅速否认,称乌克兰“没有能力和足够的武器”来发起袭击。
美国更是撇清关系,称此前毫不知情,声称若真是乌克兰做的,那也是对方“没有提前告知”。
在张弘看来,从2022年9月开始,乌克兰就将战火扩展至俄境内的目标,对俄境内的军事后勤设施、重要基础设施实施破坏行动。目前无法排除此次克宫无人机袭击案与乌克兰有关联。
其次,他分析称,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为首的西方全力向乌提供军援和外交支持。基于美国的外交立场和技术能力,俄方做出了判断,认为美国支持乌方袭击俄总统府。
崔洪建也指出,对美国来说,给俄方施加更大压力,也是符合美国自身需要的。他总结称,“当事各方都有一定的嫌疑。但在进一步的调查结果,尤其是确凿证据出来之前,还很难断定是谁策划或者说实施了这次无人机袭击事件。”
俄外长拉夫罗夫5日表态称,基辅和华盛顿否认与袭击克宫事件有关,并不意味着确实如此。“这显然是一种敌对行为……我们不会以谈论其是否是宣战理由来回应,而是报之以具体行动”,他说。
“刺杀”行动早已布局?
俄方或出三招反击
根据克宫日前的声明,俄方认为,此次无人机袭击的目的,在于“刺杀俄总统普京”。而就在事发几天前,德国《图片报》也曾报道过另一起与“刺杀普京”有关的消息。
报道称,在距离莫斯科东郊约30公里处发现一架坠毁的无人机,机上载有30块C4炸药,共计约17公斤——该无人机的袭击目标,就是俄总统普京。
普京的处境,是否如外媒报道中描述的那般危险?
对此,崔洪建认为,俄方此次之所以反应如此强烈,本质上是因为袭击克宫含有很强的政治目的。接下来,俄方将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包括影响俄罗斯政治的正常运作,领导人的人身安全等。
张弘则表示,乌方正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在针对俄境内目标的行动。如果说无人机袭击是乌方发动的,也不一定就是针对普京的,可能就是要是给俄罗斯社会制造一些混乱,带来一定的政治压力。
他进一步分析,俄罗斯一定会发起反制,包括采取经济手段、军事手段和外交手段等。
从军事手段来说,包括对乌克兰境内的一些目标进行打击,甚至不排除对乌领导人和政府建筑物进行对等攻击。
从经济手段来说,可能是停止黑海粮食出口协议,给乌克兰的粮食出口设置障碍。
可能还有外交反制,如俄方可能在核军控谈判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不与美西方合作,以给对方“制造麻烦”。
超出地域范围,
危机将愈加复杂化?
“对于俄乌双方而言,此次事件一定会对乌克兰危机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乌克兰危机更加复杂化。”张弘指出。
“如果照这样的方向发展,乌克兰危机很可能会超出目前的地域范围,打击力度会大大提高,接下来可能会导致化解危机的成本进一步上升,带来的损害进一步加大。”崔洪建称。
崔洪建分析称,目前俄乌双方缺乏互信,美俄间的关系也非常糟糕。在这一背景下,国际社会还是要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克制,让乌克兰危机局限在一定范围内,不能让突发事件引发冲突升级。
“毕竟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俄乌双方乃至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崔洪建说。(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光大银行:执行董事、行长王志恒因工作调整辞职
- 光明说经济丨从三个回升 看一揽子增量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 打造“美食名村”、培育特色小吃产业……9部门对餐饮高质量发展提出指导意见
- 广东电网启动今年首次融冰 加强对澳门供电特别维护
- 广东疾控发布开学前防疫提醒 建议家长每天为孩子进行健康监测
- 如何远离甲肝?公卫专家:健康生活 接种疫苗
- 写字楼“内卷”严重 金地商置继续加码住宅业务
- 组团跟进 11家股份行下调存款利率
- “葫芦”邮票里的吉祥意象
- 西藏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别样保护
- 危险升级!美国杀人犯越狱13天后仍未落网 且持有武器
- 深圳邮局海关查获外来物种巨首收获蚁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提高对华部分产品的301关税答记者问
- 防治痔疮,多吃这些食物!
- 河南安阳红旗渠机场深圳航线正式开通
- 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去世 曾预测“上帝粒子”存在
- 深化一体化发展 沪苏浙皖签约十个合作项目
- 黑龙江省启动全省增殖放流活动 计划今年放流9000万尾鱼苗
-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斐济旅游局推出“十大必游体验”迎中国游客
- 热门推荐
-
- 【2025年乡村全面振兴怎么做】——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
- 中国传统工艺精品亮相日本受追捧
- 【世界看两会】国际人士看好中国经济向“新”力: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惠及全球经济
- 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终身教授江平逝世
- “城市美容师”的新年照片:镜头定格温情瞬间
- 校史剧走红的背后:年轻人正在寻找新的精神偶像
- 幼童老人警惕这些“高温病”
- 京西古刹秋意浓
- 与招生办零距离交流,高招直播间里有“高招”
- 意总理梅洛尼访美与特朗普会面 或成特朗普“强有力伙伴”
- 医院ICU,救命的地方岂能变“片场”?!
- 第二届国际藤茶大会开幕
- 北京拟立法保障外商投资 提供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服务
- 太阳再次爆发X级耀斑 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专家分析
- 首届法兰克福国际龙舟友谊赛举行
- 《2022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出版发布
- 1-5月中国销售彩票同比增长50%
- 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分论坛在深圳举办
- 西藏察隅进入“防火期” 森林消防工作“常备不懈”
- 江西瑞昌:万象“耕”新时 人勤春早农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