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乡村全面振兴怎么做】——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近年来,乡村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发展势头良好,活力澎湃。2024年12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2025年,要进一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要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力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龙头引领,集群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集聚发展效应已初步显现,产业经营主体培育也不断壮大,各地已建设22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9000多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联合体内部实现“资源要素畅通、利益联结紧密、服务购销最惠”。
延链强链,方能增值。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农业附加值、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乡村产业。当前,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61∶1。要加快推动农产品就地就近转化增值,把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新兴业态,蓬勃发展。近年来,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农民增收打开更大空间,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等稳步发展,“村字号+”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村电商平台数量稳定增加,经营主体规模不断扩大,覆盖范围逐步拓展。
没有品牌,难言效益。2024年持续推进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分品类、分梯次、分年度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农业品牌,推动农业品牌由小散弱向大精强转变。
全环节升级、全价值提升、全产业融合,一个个有特色、有热度、有前景的富民产业茁壮成长,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中国经济网记者 梁木 高原)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非文旅专家齐聚浙江金华 探文旅融合赋能中非旅游合作路径
- 中国红基会集中举办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班 校医称将更好守护学生健康
- 山西大同获授“中国黄花之都”称号
- 新疆墨玉:专业化养殖拓宽民众增收路
- 如此赏景客 村民不欢迎
- 国家信息中心:“五大效应”支撑中国经济稳定增长
- “欧亚文明互鉴研修坊”在天津师范大学启动
- 科技创新添动力 前4个月北京地区自主品牌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
- 英国“出生证”中国“身份证” 牛顿苹果树“落户”上海科学会堂
- 增开客列524列 “五一”假期太铁旅客发送量连创历史新高
- 国际识局:俄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向西方传递什么信号?
- 中新教育 | 上海高校中华传统文化育人联盟正式成立
- 池黄高铁九华山站钢结构天桥吊装完成
- 及时发现突发不适旅客 南航乘务员联手医生万米高空紧急施救
- 中国湖北—匈牙利供应链国际合作对接会在北京举办
- 天津市首个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合作案例落地
- 受强降雨影响,途经广深线、广汕线部分列车晚点、停运
- 起点现实频道秋季征文大赛评选结果公布
- “两新”补贴细则出炉 今年车市将迎2300万辆增量空间
- 外媒:比利时布鲁塞尔枪击案嫌疑人被捕
- 热门推荐
-
- 中新健康丨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创新药物获批开展III期临床研究
- 中国戏曲名家唱响“村晚” 倡戏曲下乡进校园
- 湖南湘潭火车和教练车发生事故 当地回应
- 2024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 中汽协:8月汽车销量258.2万辆 同比增长8.4%
- 上海百年蕃瓜弄将变身现代新社区 居民今集中搬场
- 中外嘉宾热议RCEP云南机遇:发挥区位优势 强化跨境合作
- 为科研人员减负,向“搞材料跑关系”说不!
- 国博二〇二三新春展用文物带观众感受喜庆祥和节日氛围
- 国际牛肉价格缘何“牛气十足”?专家:供需趋紧等多因素叠加影响
- “神州北极”漠河:200余选手界江上赛冰龙舟
- 新疆疏附吹响水利项目建设冲锋号 今年拟实施10项目总投资2.9亿
- 广西加速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 需求在10万套以上
- 算法加持,知识类短视频“活”起来
- 商务部:中国将与蒙古国扩大矿产品、农牧产品深加工合作
- 3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继续回稳向好
- 解锁喀什外贸强劲增长的密码
- 建设银行积极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
- 美律师用“911”事件警告:“毒列车”出轨或导致癌症大暴发
- 诚品书店发布2022年度阅读报告:“天宫课堂”带动科普书籍热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