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探索多方协同普查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
专家分享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知识。 陈静 摄
中新网上海5月25日电 (陈静范钱琳)2023“慧眼看未来”中小学生近视防控(下称:“防近”)工作交流活动25日举行,来自全上海80余所中小学负责老师出席参与活动。
记者了解到,上海的专业眼科医疗机构正尝试充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开展“SaaS平台(软件服务化平台)+智能眼科医疗设备”多方协同普查的新模式进行近视防控。专业团队借助数据分析模型,为各级政府、学校、医疗机构的近视防控决策及工作部署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为青少年视觉健康提供专业、个性化的建议,以期逐步形成覆盖政府、学校、医疗机构、家庭、孩子的社会化联防联控机制。
当日的交流活动在上海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支持下,由上海市校外教育协会携手上海市儿童基金会共同举办,向学校老师介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现状、专家科普有效举措、学校间交流初步成效。
多位嘉宾均表示,在防控近视方面,医疗机构、政府和学校应保持深度交流。主办方表示,此次中小学近视防控工作交流活动为三方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当日,来自上海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卫生教育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普教一科、上海市娄山中学等嘉宾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工作状况和经验,希望形成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教、医、家、社”联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用眼习惯。
上海市校外教育协会会长卢晓明呼吁,学校、家长等通过加强监测预警、开展体育锻炼、坚持家庭学校联动、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近视防控体系。
当日,来自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爱尔眼科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等的专家分享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知识和重要意义。上海市儿童基金会副理事长史秋琴表示,向家长科普少年儿童健康知识、形成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至关重要。
爱尔眼科集团眼视光研究所专家蓝卫忠教授表示,此前启动的“全球近视眼大数据多中心研究”项目,利用云夹,对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310万名儿童青少年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解读,相关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对家庭和学校做好儿童青少年防控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该项目结果显示:国内学生近距离(60厘米以内)用眼时长较长,即使是在周末,平均一天近距离用眼总时长亦超过4小时。蓝卫忠教授指出,中国学生在家高危近距离作业(<30厘米)时间较长,用眼负担重。在光照方面,在校上课期间,中国学生的采光环境较好,但晚上在家学习时的采光环境相对较差。他呼吁,家校协作改善儿童青少年用眼环境与生活习惯,共同守护孩子的眼健康。这位专家特别强调适宜的光线对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在采访中,蓝卫忠表示,如今,防控近视有多种方法,但每一种方法各有优劣,任何一种方法并非适合每个孩子。他以ok镜为例解释,近视度数太高,散光度太高,年龄太小的孩子都不适合用ok镜,否则会带来不良影响。孩子适合哪种方法,应到正规医院找有资质的医生进行评估后使用。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喉鼻科医院专家姚佩君告诉记者,用眼过度、电子产品使用时长过长等都是引发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她建议孩子们课间、学习间隙等极目远眺。蓝卫忠建议,可以把整块的写作业时间分拆,每20分钟休息一会儿。
据介绍,此间眼科专科医疗机构将配合与政府、社会、学校,形成“政府+学校+家长+学生+医院”紧密协同的五方合力“战线”,建立记录、分析、建议、复查、跟踪“五维一体”的学生眼健康档案,为中小学近视防控工作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江西南昌紧盯空气质量改善 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减排目标
- 焦点访谈丨广交会“新”意满满的背后是中国“智”造
- 泽连斯基接受日媒专访 承认武力夺回部分俄控地区很困难
- 第八届中国能源模型论坛年会召开 探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 两岸青年以舞会友 同台竞技碰撞新“火花”
- 德国凯士比集团首席技术官博劳斯:中国已成为技术高挑战市场
- “山东好人”孟献双:用行动演绎最美“妯娌情”
- 伊拉克将与美国举行第二轮对话 讨论结束国际联盟在伊存在
- 阿塞拜疆加入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
- 一时贪“鲜”,小心惹上“布病”
- 在传统节日中增进文化自信力量
- “龙子蒲牢”亮相福建泉州:寻龙觅鲤到古城
- 广东银行业资产总额近40万亿元
- 泡温泉却被直播入镜?
- 围绕创新驱动东北振兴 台盟中央开展2023年重点考察调研
- 台湾1月房租指数达新高 专家称受通胀及房价上扬带动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推出多个全新展览 包括圆明园特展
- 雷军年度演讲:“地狱”式读大学,第一次创业惨败
- 江苏省消保委公开约谈多家文娱演出经营主体
- 萌化了!上海动物园迎来“添丁季”
- 热门推荐
-
- 国家发改委实现对新PPP项目的信息化监管
- 4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继续回升 主要靠服务业带动
- 夏收拉开序幕 机械化助力农业生产降本增效
- 大数据报告:10月新能源二手车在线成交量增长明显
- 北京小客车指标如何复核?北京官方就热点问题答疑解惑
- 重庆校园打造“心灵氧吧” 护航未成年人“筑梦”
- 国家发改委:将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 第九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在成都开幕 11天24台演出轮番上演
- TOP20·2023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开启征稿
- 印尼山体滑坡致18人死亡
- 吉林省首部双偏振天气雷达投入业务运行
- 微短剧要成“新年俗”?
- 国科大2023年度毕业学子近1.3万名 在读期间申报专利超6000项
- 青海首座堆石混凝土重力坝正式下闸蓄水
- 斯里兰卡议长:中国借“一带一路”倡议带动共建国家发展丨全球政要看丝路
- 十四冬短道速滑决出三金
- (新春走基层)2024年中越跨境自驾游活动首发团在广西凭祥友谊关发车
- 【C财经】中美工商界人士热议:深化经贸合作 促进互利共赢
- 中新教育丨“生态+”“气象+” “孔雀西北飞”支援建设新型研究型理工大学
- 内蒙古餐饮人“复刻”元代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