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教育丨“生态+”“气象+” “孔雀西北飞”支援建设新型研究型理工大学
中新网西宁9月4日电 题:“生态+”“气象+” “孔雀西北飞”支援建设新型研究型理工大学
中新网记者 张添福
“青海理工学院已准备好了,你准备好了吗?”
9月,迎新季。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理工学院,发布视频,欢迎首批新生报到。
从设想、筹建,到批复、招生、开学迎新……青海理工学院首任院长贾叙东,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青海理工学院2019年开始筹建,2024年教育部批准设立,重点打造高原生态环境科学、新材料与新能源开发等学科群,突出“生态+”“气象+”“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特色,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国际化”办学目标,官方提出努力将其建设成为西部新型研究型理工大学。
“都说万事开头难,但我没想到,筹建一所大学,比我想象中的还要难。”贾叙东日前对中新网记者说。
贾叙东原为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23年3月,“孔雀西北飞”的贾叙东挂帅筹建中的青海理工学院。
“那时,这里还是个工地,但学校的框架都有了。”如今,站在既有传统文化浸润,又不失现代建筑风格的崭新校园,贾叙东不无感慨。
“我觉得教育援青和东西部协作,是一种很成功的模式。”贾叙东说,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都有国内对口高校的支援,而筹建中的青海理工学院,由南京大学牵头,形成河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3”组团式对口支援格局。
作为牵头单位,南京大学要派人,担子落在了贾叙东身上。
贾叙东说,筹建一所大学很难,但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给了自己勇气,“在这里见到每一个人,我都想感谢、感恩。因为不仅是我一个人在做这件事,前面还有很多人努力。我们只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
“新的大学,需要有人来帮助,”贾叙东说,每个单位,都要靠人,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这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引领、学科建设至关重要。
“在人才引进时,我慢慢感觉到跟高原相关的学科,青海拥有独特的资源禀赋,这里俨然是一个大的实验室。”贾叙东深有体会。
人才引进,贾叙东都会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到青海来?
青海理工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陈铁喜,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生态气象交叉领域研究,主要关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通量估算。
陈铁喜对贾叙东说,“我现在主攻高原生态气象,而在青海工作,就如同始终身处实验室。”
此前面试一位来自南京大学的博士,其研究领域亦跟高原生态气象有关。贾叙东对面试的博士说,“做这方面研究,青海是一个特别好的地方。”
从事智慧能源系统及智能化、储能技术、多能互补系统教学科研工作的专家李正贵现担任青海理工学院工学院教授。青海是中国新能源发展高地,事业发展空间,正是李正贵愿意到青海工作的原因之一。
“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一些教师,为了自己的事业,愿意留在青海,”贾叙东说,“大家的事业都跟青海紧密相关。”
“黄建平院士就像天上掉下来的,我们感觉捡到了一个宝。”贾叙东还向记者分享自己的意外“收获”。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建平曾在西宁七中就读,拥有浓厚的家乡情结,很乐意为家乡作贡献。”贾叙东说,黄建平院士兼职担任青海理工学院教授,首次在青海理工学院作报告,主题便是“怎么建世界一流学院”。
引才难,留才更难。而通过柔性引进学科带头人,贾叙东说,发挥的作用非常大,“我们引进了二十二位银龄教师,他们对年轻教师的帮助,对学科建设的规划,都在传帮带。”
“银龄教师是种子,不要把他们当粮食吃。”有人如是对贾叙东说。对此,贾叙东亦深有体会。
贾叙东说,青海省推出的“昆仑英才”项目,给予学校大力度的支持,“这些政策非常特殊,在一些内地高校也是很难得的。”
有人说,青海经济欠发达,为何还花那么多钱新建一所大学。类似的话,贾叙东亦有所闻。在他看来,青海省缺少一所理工类高校,“办学是百年大计,要从长远来看。”
“如我们学校的大气学科,是青海省高校内首个高原大气学科。将来出了成果,这不仅是青海的,还是世界的。”贾叙东说。
江苏省对口帮扶青海工作队领队、江苏省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南州前方指挥部总指挥王凯介绍,江苏不断深化人才支援和智力支持,加强两省教育系统的交往交流交融,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给予青海全方位、全省域支持,把教育援青工作打造成江苏对口支援协作的一张“金名片”。(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半年,中国外贸取得一个新突破
- 国家发改委驳“看空中国、唱衰中国”论调:注定不会实现
- “初雪”凶猛 黑龙江省27条高速公路封闭
- 北京市水文总站解除洪水红色预警
- 政策加力促企业创新研发
- 澳大利亚向我国返还流失文物艺术品与古生物化石
- 被造黄谣博主的“教科书式维权”能复制吗?
- 中国电影特效人才培养如何能补短板固底板?
- 2023中国国际皮革展览会共享新机遇
- “新农人”在霞浦:面朝大海,批发海带
- 辽宁省人大代表任文军:积极拓展“扩绿”空间 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 杭州文旅观察:德寿宫复原展示为什么那么难?
- 浙江“全链条”保护知识产权 锻造创新发展新动能
- 2024年春运启幕 西安铁路局开行平安返乡爱心专列
-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美参议员演讲遭打断,抗议者喊“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气候危机才是”
- “开房车去旅行”成宁夏固原避暑旅游“新宠”
- “小联合国”里“闹”元宵 上海国际社区欢度中国年
- 2024“亲亲闽台缘”两岸非遗交流活动在福州举行
- 广东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热门推荐
-
- 山东布局建设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 疏通水网“毛细血管”
- 市场监管总局:对个体工商户实施分型分类、精准帮扶
- 天津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人才)联盟成立
- 广西开展常态化驻点招商 今年上半年推动新签项目952个
- “欢乐春节”活动走进美马里兰州 深受学生和社区民众喜爱
- “对巴中继续深化合作充满信心”
- 宁吉喆:今年我国经济增长力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对多家中国实体实施出口管制制裁事答记者问
- 城轨交通领域创新成果集中亮相南京
- 竞逐“天空之城”的新赛道!适航认证加速“飞天”进程
- 依据青年特点和需求提供高效就业服务
- 盐:一把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白金”钥匙
- 航天英雄杨利伟走进上海校园 为孩子们讲故事、交流互动
- 四川雅安等6个省级区域应急救援基地正式授牌
- 中蒙策克口岸今年过货量突破1000万吨
- “最后通牒”将至!尼日尔数万民众集会抗议要求法国撤军
- 西双版纳一网民造谣小区有人家暴,罚!
- “有事找妙见” 浙江乐清“石斛哥”守护百名山里老人
- 江苏扬州未来发展的制胜关键:着力建设创新和人才高地
- 不止入境游,这些外国人来华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