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体检最该查什么?
■冯彦妍 王琳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每年一次的体检成了每个人必交的“健康考卷”。当健康体检逐渐开启分年龄段时代,各类体检项目到底怎么选?要知道,选错了体检项目,不仅多花冤枉钱,还可能遗漏本该筛查的问题,造成病情延误。这份“不同年龄段体检攻略”供读者收藏备用。
体检项目选择“1+x”原则
体检项目选择有一个基本原则。2014年中国《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提出了“1+x”原则,明确区分了必选和备选的体检项目。
“1”是基本体检项目,也就是必选项目,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等。比如体重、脉搏、血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等。
“x”是专项体检项目,也就是备选项目,主要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筛查及健康体适能检查项目,具体项目比如尿系列微量蛋白、肿瘤标志物、HIV、梅毒、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HPV多亚型检测、24小时血压、24小时动态心电图、乳腺B超、胃肠镜、颈动脉B超、骨密度、甲状腺B超、冠脉CT等。
不同年龄段体检项目重点
那么,不同年龄段人群,体检项目该如何选择呢?
【20岁】
20以上人群正值毕业工作、交际增多时期,且大多进入育龄期,身体抵抗力、免疫力都处于较高水平。这个阶段除了基本体检,要多注意传染病的筛查和预防,比如肝炎、消化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
1、基本体检项目中,建议重点关注肝功能、血常规、肺部摄片等。
2、“x”体检项目中,建议增加传染性疾病(HIV、梅毒、乙肝、幽门螺杆菌等传染性指标)筛查。
特别注意的是,女性在20岁以后就要注意乳腺和妇科生殖系统方面的健康筛查,可选择乳腺B超/乳腺钼靶、妇科B超等。有性生活女性可加做HPV检查、TCT检查等。依据年龄和健康状况,乳腺和妇科方面疾病建议每年至少筛查一次。
【30岁】
而立之年后,生活压力大、代谢下降、运动不足、容易发胖,血压、血糖、血脂、尿酸容易出现异常;久坐不动者颈椎腰椎容易出现问题。
1、基本体检项目中,建议重点关注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
2、“x”体检项目中,除往年项目,根据个人症状可选择性增加颈椎、腰椎等检查项目。若基础检查中血糖出现异常,建议加查餐后2小时血糖、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等项目。由于甲状腺结节和肺部结节检出率增高,存在一定恶性比例,建议增加甲状腺B超、甲状腺功能检查、肺部CT检查,选择性增加肿瘤标志物筛查等。
【40岁】
40岁以上人群进入健康高危期,这个年龄段的人精力、体力大不如前,开始体会到“断崖式衰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上升,心脑血管开始老化,患恶性肿瘤的比例增高。这个阶段尤其要监控血压、血糖、血脂、尿酸,警惕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做好肿瘤筛查,特别是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
1、基本体检项目中,建议重点关注心电图、血脂、血压、血糖、尿酸等。
2、“x”体检项目中,在既往体检项目基础上,建议重点排查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情况,可选择冠脉CT、肺部CT检查,选择性增加颈动脉B超、泌尿系B超、肿瘤标志物筛查、头颅磁共振等。
中年女性应重点关注妇科疾病,可选择乳腺超声或乳腺钼靶筛查乳腺癌,HPV+TCT宫颈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妇科B超筛查卵巢囊肿、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子宫肿瘤等。更年期女性可选择性激素6项检测激素水平,为临床用药干预提供依据。
【50岁】
50岁开始,人体机能衰退,除上述要注意的问题,还要关注胃肠道问题、骨骼问题。
1、基本体检项目中,建议重点关注心电图、血脂、血压、血糖、尿酸、大便常规+隐血等。
2、“x”体检项目中,在40岁以上应查项目外,建议增加肿瘤标志物检测、胃镜、肠镜、骨密度检查、脑血管风险检查(颈动脉B超、经颅多普勒等)。建议普通人群每二至三年做一次胃肠镜检查;有既往病史或家族史的高风险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胃肠镜检查。
【60岁】
60岁以上,建议至少每年做一次全面大检查。
这些根据年龄的划分只是大致概念范围,具体到个人,要根据情况具体分析,才能给出个性化建议。普通人群除了常见疾病筛查,还要注意听力、视力的筛查;从年轻时起,就要注意运动和补钙,预防老年后的骨骼韧带等问题。这些小问题常常极大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女性朋友可以选择注射HPV疫苗等,预防、减少一些肿瘤的发生风险。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祝各位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作者均任职于上海新华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超链接
关于体检的快问快答
问:“防癌体检”是在花冤枉钱吗?什么年龄段合适做?
答:“防癌体检”并不是在花冤枉钱。虽然在世界范围内,早癌筛查的年龄推荐在50岁以上,但由于近年发病年龄持续降低,群体健康意识增强,越早发现问题,获益越大,所以建议精准早癌筛查年龄在40岁以后,注意筛查肺癌、胃癌、肠癌、肝癌、乳腺癌、子宫癌、前列腺癌等高发癌症,特别是有既往病史、家族史和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
问:不同年龄段人群最该查什么?
答:总结来说,20岁以上,传染性疾病;30岁以上,血压、血糖、血脂、尿酸,颈椎、腰椎、甲状腺、肺部;40岁以上,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筛查;50岁以上,除以上项目外,筛查胃肠道疾病和骨骼疾病;60岁以上,全面筛查。
问:胃肠镜是否值得做?多久做一次?
答: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定义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建议作为胃癌筛查对象人群: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既往史、家族史、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结肠癌肠镜筛查的年龄一般定在50岁以上,但是结肠癌发病年轻化、早期常常无症状,等发现时常常已经是中晚期,所以建议肠镜筛查年龄也可以提前到40岁,特别是有家族史、既往肿瘤史、肠道疾病病史、生活方式不健康(吸烟、运动少、超重、高蛋白高脂肪饮食、缺乏膳食纤维等)。
筛查未发现明显问题,胃肠镜每5-10年做一次,有问题者1-3年做一次。
问:查出来的病,特别是标注随访的,要去看吗?
答:标注随访,一般是指病情较为稳定或者目前病情比较轻微的情况。是否要去看门诊,要看具体是什么情况。
比如,慢性咽炎随访,高血压控制较为稳定等,是不要去看门诊的;肺部微小结节,如果是第一次发现,根据结节特征有不同的门诊随访路径,如果是历年几乎无变化,可不去门诊,年度随访即可。
当然,病情是发展变化的,有不适症状出现,建议及时看专科门诊。健康管理中心有检后门诊服务,也可以帮助体检者明确随访方向。
翻译
搜索
复制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州粤剧“春班”受热捧 多场演出票房喜人
- (新春走基层)春风送岗促就业 江西彭泽破解用工荒难题
- 《千年之约·梦幻龟兹》亮相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
- “出圈”的人形机器人正加速迭代进化
- 唐山大地震47周年:印尼归侨老人的“守”与“望”
- 7月29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上周五上升0.89个点
- 中新健康丨冬春季细菌性肺炎高发期 专家呼吁老年人等易感人群及时接种疫苗
- 北京现代舞团举行“告别”演出 姜文周国平黄渤助阵
- 支持外贸创新发展 中国延续两项税收优惠政策
- 广西横州打造平陆运河文化旅游带
- “陪诊师”悄然兴起 让“孤独就诊”者不再孤独
- 修正药业捐赠的100万元药品入藏 助力中国志愿医生义诊活动
- 彰显西部精神的花鸟画展走进广州
- 报告称,下半年中国一线城市新房成交规模有望温和修复
- 日媒: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将赴美参加美日韩首脑会谈
- 四川出台“七条措施”稳定生猪生产
- 朱一龙:隐藏在角色背后,是演员的本分和职责
- 特朗普:TikTok回来了
- 世界闽南语金曲大奖全球十强选手名单“出炉”
- “硬核”国货上新:售价999999元只能看不能买
- 热门推荐
-
- 图书短视频带货,如何发挥“长尾效应”?
- 土耳其就瑞典加入北约提出条件
- 专家:我国食品消费潜力巨大 须下好“食品安全”棋
- 吉林长春四平等地再迎降雪 公路铁路民航受不同程度影响
- 浙江上线重整与清算投融资平台 数字赋能破产资产投融资
- 30%以上增速、127条国际货运航线……从经济数据看活力中国
- 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
- 冰城哈尔滨:中秋假期出入境客流将达去年同期1.64倍
- 30余家外资企业聚海南自贸港寻投资商机
- 23条举措助综保区高质量发展
- 台风“苏拉”将影响华南沿海 华北东北地区多雷雨天气
- 餐馆陌生食客拐走店主儿子28年
- 高压不减!开年已有多名医疗系统干部落马
- (新春走基层) “小而专”家庭作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 厄尔尼诺事件5月已结束 今夏后期或进入拉尼娜状态
- 新疆巴州29万亩青贮玉米迎来收获季 为牲畜越冬备足“口粮”
- 洪都拉斯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
- 天冷易冻膝 快学几招护关节
- 山东东营追“风”逐“绿”:“绿电”乘“风”而来
- 中国大学生微纳大赛:309支队伍“论剑”总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