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胃部健康!关于幽门螺杆菌 一起学习这些知识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生存的细菌,也是全球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每年的5月15日被定为全国“无幽日”,关于幽门螺杆菌,这些知识一起来学习。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胃内的细菌,黏附于胃黏膜及细胞间隙,能够在强酸性环境中生存。数据显示,在我国已有一半以上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目前,不少人对幽门螺杆菌的认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1、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没有症状 无需主动治疗
幽门螺杆菌是非常明确的致癌因素之一。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幽门螺杆菌的危险性,对于部分易感人群来说,感染后病人得癌的几率会明显增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 李鹏:(感染后)可能会有几天胃的不舒服,会引起来急性胃炎的一些表现,但大部分我们其实都不知道。一些所谓的高危人群,一做胃镜,发现里面其实是有萎缩的改变,比如说有特别弥漫的大范围的萎缩、肠化,对于这部分人来说的话,我们要特别关注,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发现早期胃癌。
误区2、感染幽门螺杆菌就意味着得胃癌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出现胃癌比例约1%。
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增加得癌几率,但并不意味着感染后一定会得胃癌。医生介绍,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出现胃癌的比例大概占到1%左右。感染后无需过度焦虑,应根据自身症状积极配合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 李鹏:可能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这样溃疡的疾病,还有可能像淋巴瘤之类的问题,还有一些其实就是一个慢性胃炎,而不进展到萎缩,也不进展到胃癌。
误区3、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能完全根除
幽门螺杆菌再感染几率低。
据了解,幽门螺杆菌的再感染几率总体较低,对难以根治的、反复治疗仍然杀不掉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对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来进行抗生素的选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 李鹏:其实目前有非常好的这样一些根除的方法,目前三联或四联的治疗,根除率的话能够在80%以上,像我们国人的研究结果的话,大概根除以后每年新感染的机会在2%到3%,当然有些研究结果这个比例可能会高。再感染的机会其实是不多的。
守“胃”健康 让胃无“幽”
了解了幽门螺杆菌的相关知识后,我们在日常生活是否能够提前预防感染?哪些情况下我们应该去做相关检查呢?
养成好习惯 减少感染传播
从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病来看,生活条件较差、卫生习惯不良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会更高。医生介绍,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幽门螺杆菌。不共用碗筷、实行分餐是常见的预防方式之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 李鹏:有些地区还存在比如老人或者是父母给孩子口对口喂食这种习惯,这种不良的习惯要尽量去避免,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对控制它的发病也会很有帮助。
针对性检查检测 重点人群需重视
那么,哪些人应该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呢?首先是家庭成员中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其他家庭成员应当检测;其次有相关疾病病史,特别是有胃癌病史的老人,还有就是经常出现胃疼、胃胀、消化不良症状的人群也都需要重点关注。(总台央视记者 余静英)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福建多项工程入选2022至2023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 第四届消博会开幕 中国与世界共赴“开放之约”
- 截至2024年3月底沪深股通股票占A股市场市值比重超九成
- 中国首套自主研发的海底注水树投用
- 2024年自由贸易园区发展论坛在三亚开幕
- 2023年12月香港商品出口货值同比升11%
- 超190个!统一预制菜标准为何“吵翻天”?
- 台风“卡努”致日本冲绳2人死亡61人受伤
- 文化中国行|15个国家49名中外大学生相聚寿县古城 感受中国文化
- 176艘保洁船守护“母亲河”:广州“绣花功夫”管理水域环境
- 三亚入境过夜游客增势迅猛 将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 古都洛阳立法保护牡丹引关注
- 南昌至列日国际货运航线复航 畅通江西进出口物流通道
- 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中国经济新路径意味着什么?| 问答中国
- 中小学“作业熔断”,别变成自己糊弄自己
- 倡议提振无障碍消费信心
- 学者:对华电动汽车加税,欧洲将面临“副作用”
-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日程
- 今天傍晚北京雷雨又将来“串门” 夜间阵风六级有轻度沙尘
- 面点大师纷纷亮绝活
- 热门推荐
-
- (乡村行·看振兴)荒地变“宝地” “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江西湖口乡村振兴
-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综合整治 聚焦“缺斤短两”问题
- 北京国际音乐节 以国际立节以中国为心
- 广西桂林黄埔后代:以黄埔情缘纽带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 宁波舟山港:何以打造连接内外的一流强港?
- 俄总统新闻秘书:拜登政府正试图使乌克兰局势升级
- 南京“天使餐厅”助力残障人士就业
- 福建三明:以生态警务为笔墨 绘就山水“平安底色”
- 上半年北京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约两成
- 广铁集团广州工务段:高温天,白云站里“验收”忙
- 从“三驾马车”看中国经济动力之变
- 白皮书:中国能源绿色发展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引擎
- 冬天的仪式感!全国堆雪人预报地图出炉 十余省份可实现雪人自由
- 安徽芜湖响水涧:发挥自然优势 共绘农业与旅游发展新蓝图
- (乡村行·看振兴)小枳壳大情怀 “70后”返乡二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 小城纺织有“智慧”——河北高阳毛巾纺织产业集群建设调查
- 脑机接口从梦想照进现实
- 第十届“国企好新闻”颁奖?中国新闻网多件作品获奖
- (乡村行·看振兴)黄河边上的“甜蜜事业”
- 中方介绍美财长耶伦访华共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