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 不认识的蘑菇最好都别尝!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叶卡斯)进入雨季后,各类野生蘑菇繁殖旺盛,误食野生毒蘑菇的情况时有发生。专家表示,目前民间流行的“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等说法其实是毒蘑菇的识别误区,最好的办法是不要轻易采摘与尝试不认识的蘑菇。
据介绍,人们在识别蘑菇是否有毒上存在几种误区。首先,不少人认为鲜艳的蘑菇才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事实上,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分蘑菇是否有毒。
其次,有人说长在阴暗、潮湿地方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但白毒伞等一些有毒种类就是生长在干净整洁的松林中,因此不能简单依据这些条件来判断。
在一些人看来,有分泌物的蘑菇有毒。然而,有一些毒蘑菇具有高级“伪装术”,如亚稀褶黑菇表面光滑,没有鳞片和黏液,菌杆上也没有菌托和菌环,一旦误食,会导致溶血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器官衰竭。
此外,很多人相信,生蛆、生虫的蘑菇没有毒,理由是虫子吃毒蘑菇都没有死。实际上,许多剧毒的蘑菇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有一些对蚊虫、果蝇无害的蘑菇,对人却有致命伤害。
民间还流传将蘑菇和银器、大蒜、大米或灯芯草一起煮,毒蘑菇经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后可去毒等说法。专家表示,这个鉴别方式毫无科学依据。大蒜并不能起到解毒作用,银器等也不会在与毒蘑菇同煮时变色。
万一不慎进食毒蘑菇该怎么办?据介绍,毒蘑菇中毒的临床症状非常复杂多变。毒蘑菇中毒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抽搐、痉挛、昏迷,甚至出现幻觉、溶血症状和肝脏损伤等严重症状,死亡率极高。如果误食了毒蘑菇,应立即用指头或筷子压舌根催吐,然后口服温开水反复催吐2~3次,直至吐不出食物残渣为止。催吐的同时可联络急救中心,或在催吐后将患者送医,不要因为症状较轻或症状没有恶化就不去医院。另外,还应保留食用过的毒蘑菇,以便确定中毒原因;应告诉医生可能是毒蘑菇中毒,便于针对性治疗。
医生提醒,如果进食蘑菇后感觉身体不适,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越早治疗,越可以及早地控制病情,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5岁女童吞190颗巴克球 在胃中待两月未造成胃穿孔
- 放宽首套房标准 中国超20城按区认定住房套数
- 太阳“发脾气”为何还有个周期?
- 报告:目前三四线城市消费提升效果比一二线城市更明显
- 3D游戏玩“吐”了?如何应对3D眩晕症
- 中公教育宣布转型“就业与再就业服务提供商”
- 暴雨蓝色预警:14省区将现大到暴雨 海南岛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 《财米油盐》| “三百六十行”上新!毕业生迎来就业新选择
- 全球热议的中国两会关键词
- 上海:持续推进“五个中心”建设 打造全球投资首选地
- 荟萃五洲风情 2023重庆国际文化嘉年华启幕
- 青海省首次连续11年未发生人间鼠疫疫情
- (经济观察)多领域“开花” 中国经济新动能加速成长
- 中国原创大型手术设备出口泰国
- 袭击佩洛西丈夫的男子被联邦法院判处30年监禁
- “服到位,零距离” 榨菜之乡司法服务有温度、有深度
- 毕井泉:侵犯知识产权与盗窃和抢劫财产没有本质性差别
- 俄乌局势进展:扎波罗热核电站遭袭失去外部电力供应 联合国秘书长再访乌克兰
- 暑期档票房创新高 档期是“票房灵药”吗
- 四川康定山洪泥石流现场:大半个村庄被冲击
- 热门推荐
-
- 我国加大多维度政策支持促外贸增长
- 山西通报中煤集团山西华润联盛黄家沟煤业运输事故:系架空乘人装置发生故障所致
- 梅赛德斯-奔驰携21款车型和数字化前瞻科技登陆2024北京国际车展
- 黔西南州文旅融合主题活动“亮相”广东惠州
- 曾全网关注的小石头,如今怎么样了?
- 世界首位,27岁英国男子从南到北跑步穿越非洲大陆
- “托底”守护28年 湖南桃江刘厚元让特殊教育成为爱的教育
- 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还将采取什么措施?专家解读→
- 国内游市场:短期波动长期向好
- 浙江块状经济“上新” 特色商品畅销全球
- 国际热评:78年过去,日本仍需反躬自省消除遗毒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暂停门诊 谢绝一切探视
- 中韩高校师生联合展出百余幅摄影作品
- 多彩贵州推广文化旅游 发出夏游避暑邀约
- 上海破获首例非法制造、销售、使用假电子发票案
- 增长“引擎”动力足!多领域“火热”数据点“亮”中国经济
- 联大举行防治结核病高级别会议 为未来五年制定新目标
- 集宁经大同至原平高铁开通运营
- “贵过公交时代”来临,共享单车还能骑多久?
- 中国—印度洋地区代表昆明共商“蓝色防灾减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