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大多维度政策支持促外贸增长
培育外贸新动能 强化外贸企业服务保障
我国加大多维度政策支持促外贸增长
核心阅读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培育外贸新动能、强化外贸企业服务保障等九个方面进一步强化我国贸易政策支持力度。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今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整体保持了质量提升、数量稳定的发展好势头。商务部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6万亿人民币,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2%,中国的出口在全球市场上份额基本保持稳定。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培育外贸新动能、强化外贸企业服务保障等九个方面进一步强化我国贸易政策支持力度。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强化贸易政策和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协同,打造贸易强国制度支撑和政策支持体系,积极应对贸易数字化、绿色化趋势。出台《政策措施》就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具体举措。
积极促进跨境电商发展
《政策措施》提出要积极培育外贸新动能,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海外的法务、税务资源对接服务。
跨境电商是国际贸易的有生力量。近年来跨境电商行业在我国迅猛发展,这主要得益于跨境电商自身独特的优势,比如它可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到货快,节省费用。正由于这些优势,跨境电商有比较好的竞争力,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也越来越大。
为支持新型业态发展,此次出台的《政策措施》提出要持续加大对跨境电商贸易的支持工作力度。具体包括:加强供需对接。组织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开店的外贸企业和在境外的智慧物流平台进行对接,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举办跨境电商交易会、供需对接会。
做好合规建设。现在我国跨境电商的出口企业已经有12万家,这些企业大多数是小企业,在做电商出口的过程中会遇到报关问题、税务问题、产品质量问题、知识产权问题,要帮助这些企业搞培训,提高企业的合规能力。
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鼓励平台企业、链主企业深入地方特色产业带,包括全国的16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进行合作,帮助更多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借助跨境电商的线上平台接触到国外采购商,拿到订单,参与国际贸易。
深化国际合作。目前中国已经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有23个。据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最近签的双边自贸协定,或者正在升级的过去的自贸协定中,都把跨境电商作为一个新的条款纳入双边自贸协定中,推动我国和有关自贸协定国家跨境电商的发展。
“中国作为世贸组织的重要成员,我们也在积极推动世贸组织关于电子商务协定谈判,我们希望世贸组织电子商务协定谈判能够早日结束,为跨境电商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强化外贸企业服务保障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单方面免签政策,正是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举措。
去年以来,我国采取了多项举措便利包括商务人士在内的外国人来华,特别是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比如我国先后对法国、德国等29国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这些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过境不超过15天,可以免办签证入境。
该政策实行近一年来,不仅畅通了中外人员往来,更为促进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提供了诸多便利。根据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三季度,外国人入境818.6万人次,同比上升48.8%;其中,通过免签入境488.5万人次,同比上升78.6%。
通关便利一直是外贸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而促进通关便利也是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海关近年来在持续推进通关便利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据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海关围绕“提效能、强创新、优服务”,着力为外贸企业创造一个更加高效、便捷、可预期的通关环境,全力支持外贸企业降成本、抓订单、拓市场。
在“提效能”方面,我国海关持续提升跨境物流效率,助力货物进出口跑出“加速度”。近年来,海关持续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全链条通关效率持续提升,不断推广“船边直提、抵港直装、联动接卸、离港确认、铁路快通”等海关特色便利化措施,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不断完善,农产品绿色通道、“7×24小时”预约通关等快速通关渠道保持畅通,让企业享受“一站式”通关服务便利越来越多。
在“强创新”方面,我国海关持续推进外贸新业态监管创新,激发外贸发展“新活力”。针对跨境电商发展趋势和特点,海关一直坚持“量体裁衣”,打造适合跨境电商特点的监管模式,创新开展跨关区退货模式、先查验后装运模式、电子缴税等便利措施,推动跨境电商健康规范发展。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达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
在“优服务”方面,我国海关持续打造一流的口岸营商环境,提升企业降本增效的“获得感”。支持更多企业成为高级认证企业,稳妥推进“经认证的经营者”国际互认,推动企业在境内外享受便利。截至今年10月底,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数量已达5977家。
“近期,我们就外贸稳增长政策措施效果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相关便利化措施落实效果比较明显,深受外贸企业欢迎。下一步,海关将不断创新监管服务制度,不断扩大受企业欢迎、效果明显的相关便利化措施实施范围,围绕企业通关便利诉求,不断推出更多更优的举措。”该负责人说。
拓展绿色低碳贸易产品
外贸稳定发展离不开金融政策的有力支持,帮助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降低融资成本等,是金融、外汇等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
据悉,中国人民银行非常注重降低我国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今年以来,一年期和五年期以上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下行0.35和0.6个百分点,引导包括外贸企业在内的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显著下降。9月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大概3.5%左右,比上年同期低0.31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同时央行还持续优化跨境人民币结算环境,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今年前三个季度,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8.9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5%,占同期货物贸易本外币跨境收付金额的比重高达26.5%,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降低了外汇市场波动对企业的影响。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多措并举,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指导金融机构基于实需原则和风险中性原则,积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汇率避险服务。今年1月至9月,企业外汇套保比率27%,新增的汇率避险“首办户”超过3.2万家,中小微企业规避汇率波动风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绿色化是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代表着未来,可以说绿色贸易也是中国对外贸易产品创新、结构升级的一个新动能。近年我国外贸企业积极顺应贸易绿色化趋势,通过创新,将绿色低碳的概念转化为优质产品,为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拓展绿色贸易的专门政策文件,现在这个文件正在起草之中,预计明年适当的时候出台。文件将在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拓展相关产品进出口、建立健全支撑保障体系方面,谋划一些务实的举措,为拓展绿色贸易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治日报 记者 万静)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日本石垣岛民众抗议新设导弹驻地 “不能把岛屿变战场”
- 专家大咖齐聚成都为“双碳”目标献计献策
- 厦金航线复航以来运送旅客突破百万人次
- 俄罗斯莫斯科州一光学机械厂发生爆炸致至少38人受伤
- 香港夫妇关注内蒙古自闭症儿童 连续5年捐资捐物
- 张江生物医药发展显韧性,创新指数同比增长4.81%
- 《中国关键词:文明理念篇》首发亮相并将推出多语种版本
- 陕西省气象台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1—11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6415列 发送货物174.9万标箱
- 奥运火种抵达法国巴黎 烟花秀、无人机表演展现奥运元素
- 国家气候中心:本次厄尔尼诺事件预计4月前后结束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完成全部五次彩排
- 卓别林《淘金记》拉开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回顾展”序幕
- 天津音乐厅推出四季主题演出季 打造沉浸式场馆艺术之旅
- 柬埔寨加速发展清洁能源应对电力短缺挑战
- 税务总局发布最新版税收指南 助力出海企业走得更远更稳
- 中国第四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第十四师段)路面完工
- 中国大使代表“捍卫联合国宪章之友小组”阐述在人权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 “碳”路先行|“绿电”助“工业大市”山西介休低碳发展
- 近五百位高校师生相聚山东青岛 “以赛促学”探索能源经济未来发展
- 热门推荐
-
- 隆基绿能宣布终身认养一只秦岭大熊猫 命名为“嘿猫”
- 紫金山天文台:星月拱门将浪漫亮相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教师必须成为知识生产者
- 北京市民家门口“直采”河北农产品
- Chinagoods云仓共享直播基地在浙江义乌启用
- (第七届进博会)打卡中国馆:丝绸“黑科技”让印染污水减排99%
- 第十六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发布“北京倡议”
- 三卷本《梅兰芳菲》出版
- 枪声不断!美国“独立日”成“一年中最血腥日子之一”
- 环京周边新建50家蔬菜生产基地
- 科创板开板四周年:硬科技作底色 为科创企业撑起一片天
- 个人养老金可提前支取吗?满足这些条件就行
- 乡约福建:德孝乡风表白不一样的520
- 房子、车子、钱袋子,有新动向!
- 力求打造上海科创中心新名片 2023外滩大会9月7日开幕
- 拜登政府工作人员在白宫外抗议,吁拜登支持加沙停火
- 充分释放消费潜力(评论员观察)
- 黎巴嫩南部一难民营武装冲突已持续5天 至少12人死亡
- “纪念天后诞辰1063周年” 天津天后宫举办皇会踩街展演
- 中国贸促会发布1月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月度观察报告